引言

关于彭加木的失踪,之前我就写过文章,探讨过彭加木失踪的十种可能。其中,评论里有不少人都倾向于他被队友谋害。

不过,有那么一个读者的评论,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让我眼前一新。

这位读者的留言,大致是这样的:

集体犯罪是最不牢固的一种方式,被队友杀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九个人共同犯罪是最禁不住心理(良心)考验的。

这篇文章,我就从囚徒困境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囚徒困境和十人考察小队

咱们先来聊聊“囚徒困境”到底是个啥。

囚徒困境说到根源上,就是双方或者多方心理上的一种博弈。

两个囚犯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彼此之间不能沟通交流,也不知道对方的情况。

在这种条件下,存在三种结果:

1、双方都保持沉默,不揭发对方,两人都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被释放;

2、两人互相揭发,结局是,两人都要承担全部的后果;

3、其中一人揭发,另一人保持沉默,则揭发的人立功减刑,还能额外获得一笔赏金,而保持沉默的一方,将承担全部的罪责。

这种困境,很考验两人之间的信任感和默契。

但是,囚徒困境很好地拿捏住了人性的自私,任何一个参与到其中的“囚徒”,在消息和情况不明的条件下,都会优先考虑或者是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虽然出卖队友不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是最为符合自己利益的一种抉择。

仅仅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理博弈,就显得如此困难,更何况是九个人之间的“囚徒困境”,更是不牢固。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回归正题,来聊聊彭加木和考察队的情况。

彭加木作为队长,第三次进入罗布泊的时候,加上他,一开始整个队伍只有六个人,即:

彭加木:队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汪文先:副队长,新疆分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百禄:行政处保卫干事;

王万轩:司机;

包纪才:司机;

萧万能:电报员。

1980年6月5号,彭加木带着这五个队员到达了米兰小镇,这个小镇位于罗布泊的南岸,是农2师36团的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天后,6月7号,另一组四人考察小队也来到米兰小镇休整。

由于前方的路和环境会更加艰难,由此,两组考察队决定组成一个队伍,并定于十号出发东进。

到此,彭加木的十人考察小队正式成立,人员如下:

1、六个老队员

彭加木:队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汪文先:副队长,新疆分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百禄:行政处保卫干事;

王万轩:司机;

包纪才:司机;

萧万能:电报员;

2、四个新队员

阎鸿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沈观冕: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仁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大华: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司机。

彭加木和队员之间的四个矛盾

如果彭加木和队员们之间存在矛盾,那么,确实是有被谋害的动机。

而且,当时彭加木和队员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矛盾。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矛盾是否已经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吗?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

先来看看队员们是如何评价彭加木这个队长的:

他知识面很广,但他毕竟主要研究的是植物病毒的,作为队长,对于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中,所遇到的各方面困难,他却并不样样在行。

一个人,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对于队长,队员们只对他身上的这一缺点颇有抱怨:

在倾听队员们各方面意见这一点,他显得过于自信,做得不够。

当然,队员们的这些抱怨和意见,也不足以成为动机。

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细数看看他们之间的矛盾点:

1、出发时间

最开始的六人小队,是从乌鲁木齐出发的。彭加木制定的出发时间是1980年的5月3号,原本,这一天,出发前的工作都准备好了。

但是,彭加木忽视了一点,这一天是周六,其他五个队员的家都在乌鲁木齐,这一出发考察,一走就得一两个月。

所以,队员们就想周一再出发,想利用周末陪陪家人,安排好家里的事再出发。

这一要求,其实也不过分,不过,彭加木没有考虑队员们的这个要求,还是决定周六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中途增加路线

六人小队在米兰,和另一组四人小队汇合,十个人的队伍出发,贯穿了罗布泊,到达马兰。

到了马兰后,彭加木提出东进考察,这一计划并不在原先制定好的计划之内。

考察队一路上穿越罗布泊,在野外生活了一个多月,到马兰的时候,已经很疲惫了,大家都想回乌鲁木齐休整。

不过,最后还是服从了彭加木的决定,在马兰稍作休整后东进。

3、准备不足

彭加木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是想借此机会顺便考察罗布泊的东线情况。

不过,也因为这是在马兰临时做出的决定,因此出发的时候,准备工作不充分。更为致命的是,对于东进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这也就导致考察队到了库木库都克之后,水和汽油严重匮乏。

4、矛盾集中点

彭加木和队员们最为核心的一个争议就是:要不要寻求附近驻军的帮助。

彭加木的想法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能不麻烦国家就不麻烦国家。

他算过一笔经济账,附近驻军用直升机运水,飞一小时就要花费两千多;单程的费用就接近七千多,来回的话就得上万,这笔费用在八十年代可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为了给国家节约资金,彭加木才执意要求自力更生。

不过,这一次队员们实在是精疲力尽,都不同意队长的想法,还是要联系附近的驻军。

最后,彭加木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意见,就是一边和驻军联系,一边往东去寻找水源,倘若找到了水源,就通知驻军不需要运水过来了。

队员们也同意了队长的这个意见。

这是彭加木和队员们之间所存在的四个矛盾,对比下来,也就最后一个才是彼此之间最大的争议点。

但是最后,也找到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法;在我看来,如果这个争议没有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倒是会成为一个爆发点,但是还不至于导致出人命的结果。

还原彭加木失踪当天的情况

6月16号,彭加木失踪的前一天。

这一天下午,陈百禄和汪文先往东的方向去寻找水源,并没有什么发现。

当晚,队员们陆续钻进帐篷睡觉,凌晨两点左右,彭加木还在篝火旁煮着野骆驼肉。

这野骆驼的肉很难煮,彭加木之所以大半夜的还不睡,就是想着队员们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能吃上早餐,补充一些体力。

第二天早上九点,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彭加木再次提议往东去寻找水源。

汪文先表示,自己昨天下午和陈百禄去找过,没有发现。彭加木认为,水源地很大可能是在120公里处的克孜勒塔格附近,他们二人光靠着走路是肯定找不到的。

彭加木计算过,这一路上只需要用掉半桶汽油即可。

不过,对于队长的这个提议,大家都表示反对,汽油本就所剩无几,再用掉半桶无疑是雪上加霜。

早饭吃完后,队员们陆续开始自由活动,有的钻进帐篷打牌,有的躲在卡车的阴凉处歇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加木坐在平时乘坐的越野车里,查看着地图,一言不发,眉头紧皱。

11:30分的时候,电报员收到了驻军的电文回复,等密电码转译出来后,也差不多到了12点。

电报员没找到队长,就把电文拿给副队长汪文先。

汪文先看过之后,去找彭加木,也没找到。不过,他并没有在意,他想着彭加木可能是寻了个地方大小便吧,也就回到了帐篷等候。

12:30,在卡车阴凉处歇息的司机王万轩,起身去越野车拿衣服,这才发现彭加木留下的纸条。

上面写着,彭加木10:30分独自往东寻找水井。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为何要独自行动,不坐车,也不拉上一两个队员一起呢?

答案很简单,一来队员们已经有了反对和抵触情绪;二来。队员们确实精疲力尽了,作为队长,彭加木便选择自己行动。

“谋害说”为何站不住脚

我先假设彭加木确实是被队友谋害的,那么,九个人共同合谋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也就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性:他是被一两个人给谋害的。

那为何其他人为何默许?又为何不揭发呢?

1、遭到胁迫;

2、木已成舟,再加上平时不满的情绪占据了上风,也就服从和掩盖了既定事实。

如果“谋害说”成立,那么,前文我所提到了“囚徒困境”也就出现了。

九个人要共同守护和掩盖一个秘密,是很难的,九个人之间的信任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尤其是对于没有直接参与动手的人而言,且不说“良心”这一关,事后大规模的搜寻和调查,肯定是压力巨大的。

从人性自私的角度而言,只有揭发才最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因为你压根不能保证,其余那些没直接参与动手的人,会不会主动揭发。

而且,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彭加木和队员们之间的矛盾,远没有尖锐到不可调合的地步。

那么,又为何找不到彭加木呢?

罗布泊那一带,每年都会有人失踪和遇难,有的人找到了,也有更多的人没有找到。彭加木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把他的失踪案放在罗布泊里,也只是众多个体中的一员。

那么,他又为何失踪呢?

用一个读者的评论来结束吧:

我是青海油田的职工,在我们这的戈壁滩,什么流沙,沙尘暴,高原反应,大型的食肉动物,极端天气(一天当中你可以经历春夏秋冬)等等,都会不经意间要了你的命,所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没那么多的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