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发生了严重的武装冲突,引起全世界关注。这起事件以中国军队获得胜利结束,但却让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正式破裂。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 0.74 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珍宝岛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在 1964 年中苏边界谈判时,苏方也承认该岛属于中国。

20 世纪 60 年代末,苏方不顾之前达成的协议,声称珍宝岛是苏联的领土,在珍宝岛地区频繁向我国进行挑衅。

1969 年初,苏边防军甚至出动装甲车运送军人登岛,拦截、殴打巡逻的中国边防军人,并用冲锋枪向中国边防军开火。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进行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1969 年3月2日、15日和17日,中苏两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上爆发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最终的结果是中方将入侵的苏军全部逐出了珍宝岛。

珍宝岛问题是中苏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前,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苏联成立后明确宣布“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俄国租界”,但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协议,埋下了日后双方冲突的导火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渡过了一段蜜月期。但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两国关系出现裂痕,苏联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压服和控制中国。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多次授意在中苏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不断在珍宝岛地区向中国军队进行挑衅,并扬言中国军队敢上珍宝岛巡逻,就用武力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苏联的举动,中方加强中苏边界的边防警戒,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重点、有计划地打击苏军的挑衅,做到“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最终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有力地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据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回忆:“我们准备了2、3个月的时间,从3个军抽调了3个侦察连,每个连2、3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

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国军队都加强了战备,毛泽东向全党全军提出“要准备打仗”的战备号召: “我们要作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毛主席发出战备号召后,中央军委制订了详细的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战备活动。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要求军队设防的重点转向北面,全军要调三分之二的工程建筑团到北部筑防,加强防敌突然袭击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10月17日,林彪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抓紧武器的生产,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等。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将林彪的指示以“林副主席第一号令”向全军进行了传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按照林彪的指示,聂荣臻元帅是要到河南郑州的。但聂帅认为既然是准备打仗,那自己做为一名老兵,就应该做好打仗的准备。

聂帅想到战争年代自己一直在北方指挥作战,对郑州及附近的地理情况不是很熟悉,所以想换个地方,最好是能去自己当年的老根据地晋察冀地区。

毕竟自己在那里呆过多年,对晋察冀地区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一旦战争爆发,自己可以马上指挥我军,同敌人周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些,聂帅于是给总理打了个电话,向总理报告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不久后,总理告诉聂帅,中央同意聂帅到河北邯郸。

离开北京之前,聂荣臻安排秘书上街买了两盏马灯和一捆蜡烛,聂帅自己则翻出了两个战争年代自己用过的马褡子,准备带到邯郸去。

夫人张瑞华感到很奇怪,问聂帅干嘛带上这些东西?聂帅一边细心地擦去马褡子上的灰尘,一边对张瑞华说:“咱们去邯郸不是去养老的,而是准备打仗的!要真是打起仗来,我可是要带人上山打游击的,到时这些东西可都是能用上的‘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后来中国和苏联之间并没有爆发大战,老帅们也在后来陆续返回了北京,但聂荣臻带去邯郸的这几件东西,却被张瑞华小心地保存了下来。后来陈毅元帅来聂帅家做客。

听说了这件事后,陈毅让张瑞华把那几条马褡子拿出来让自己“参观”,陈老总一边看一边笑眯眯地说:“还是聂帅想得周到!我当时可没准备这些东西,不过我当时就想着要是苏军真的打过来,我就上梅岭去,和他们打游击去!”

这件事后来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毛主席那里。在一次接见周总理、陈老总和聂帅的时候,主席也和两位老帅开玩笑说:“听说你们准备在苏军打过来时上山打游击,你们要是上山了,那我也上山,我就去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理也笑着说:“有聂帅在,用不着主席和陈老总上山的!”

陈毅感觉有点奇怪:“总理是不是瞧不起我陈毅呀,梅岭打游击可是好地方啊!”总理解释说:“我不是瞧不起你陈毅。有聂荣臻在,能就把他们撵出去。你看这马褡子多结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林彪的“一号命令”发布后,我军在东北和新疆两个战略方向上都加强了战备。直到1970年 4月24日,军委办事组才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出指示,部队和重型装备这才全部返回了营房。

聂帅是在接到命令四天后,孤身一人乘火车来到邯郸的。

因为他的夫人张瑞华,被到了吉林,唯一的女儿聂力,则被安排去了河南,只有6岁的外孙女聂菲跟着聂荣臻来到邯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到邯郸也没有带秘书。因为从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聂荣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被大量“精减”,仅有的一名秘书要留在北京值班,不能陪聂帅去邯郸。

幸好聂帅的威望很高,邯郸军分区挑选了一名干事给聂荣臻当秘书,这才解决了聂帅工作和生活中的好多难题。

邯郸军分区向这位干事提出的要求是:生活上一定要把聂帅照顾好;要绝对保证聂帅的安全;不能向聂帅介绍部队情况,因为当时的聂荣臻,被林彪视为和朱德、陈毅一样的“右”的代表。

一开始,这位临时借用的秘书很紧张,因为他从没见过像聂帅这样的大官。

但在以后的朝夕相处中位秘书发现聂荣臻是一个言语不多、平易近人的老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对工作人员很和气。

聂荣臻很关心邯郸驻军的战备情况,但这位秘书事先接到的命令是不能告诉聂帅这方面的情况,所以聂帅只得找到当年的老部下、邯郸军分区的政委,了解民兵的战备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帅详细询问了一旦打起仗来民兵如何组织,如何调动的有关问题,并指示这位军分区政委说:“被服、武器装备等要到各地,不要集中在大城市,打起仗来就地发军装,就地参加战斗。”

几天后,聂荣臻将自己对邯郸民兵战备工作的一些看法整理成文,让秘书分别送到邯郸市几个相关的部门。

聂帅心里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的意见不一定能得到重视,但做为一名老兵,自己都要禀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个老党员和老兵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位临时的秘书看到这一切,对聂帅的崇敬之心越来越浓厚。

有一天,聂帅向秘书提出让他弄一幅地图来,想挂在住处研究一下民兵的布防问题。

这位秘书接到任务后,很动了番脑筋,不但弄来了一幅大型军用地图,还把地图上邯郸地区25个民兵点都插上了小红旗,并在旁边标注了民兵的人数和武器装备,聂帅大为高兴,大大夸奖了秘书一番。

聂荣臻虽然当时已经“靠边站”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天站在插满红旗的地图前,思考着民兵的战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帅还常和这位秘书谈起到南京、济南参观民兵大比武时的情况,并对秘书说:“民兵搞好了,力量很大哩。”

聂荣臻在此期间,吃得很简单,食堂供应什么就吃什么,从来不提特殊要求。那年春节,军分区政委给聂帅送来了10多斤花生,聂帅每天吃的米饭里,这才多了几粒红红的花生豆。

对于这种生活,聂帅已经感到很满足了——这比起战争年代来要好得多了。他难受的是自己暂时失去了为党工作的机会。

尽管这样,聂帅还是利用一切可能,下到工厂、农村搞了许多社会调查,短短数月,聂帅便先后去了邯郸制氧厂、钢厂、锅炉厂、化工厂等10家工厂和几十个农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下农村视察途中,聂荣臻得知左权将军就葬在不远的邯郸烈士陵园里,于是专程绕道赶到左权将军墓前,向左权将军脱帽致哀。

在左权墓前,聂帅伫立许久,沉痛地说:“左权年轻,能吃苦,很能干,是我军的优秀将领,可惜牺牲得太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初,聂帅全身起了严重的湿疹,每天都痒得无法入睡。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打电话把聂帅调回北京治疗。

1970年“五·一”节那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聂荣臻,关心地询问起聂帅健康情况。

得知了聂荣臻的病情后,主席指示说:“你不要出去了,就在北京吧,北京好治病,出去干什么?”就这样,聂荣臻结束了邯郸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朱老总到了广州。朱老总没有别的要求,只想让康克清和自己同行,但却被告之需要“军代表”的批准。无奈之下,朱老总给总理打电话求助,康克清才得以与朱老总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10月20日中午,朱老总和董必武、李富春、滕代远等到广州的老同志们走下了飞机。

连续3个多小时的飞行,让83岁高龄的朱老总感到相当疲劳,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下。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一个穿着军装的人面无表情地对朱老总说:“等着吧,你的驻地还没有收拾呢!”朱德只得静静地在候机室里等待着……

朱老总的地方,是广州附近的从化。虽然这里环境幽静、气候宜人,但朱老总的也受到了种种限制和冷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朱老总想在住处附近散散步时,总有人告诉他不准超过警戒线;想找个人帮着念念报纸,也会被骂是“老军阀作风”。康克清生气地说:“你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他们这样对你,像什么话?一点自由都没有!”

每次康克清发火的时候,朱老总总是微笑着劝老伴:“我们一辈子难得有这种机会休息一下,在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将来许多问题都会搞清楚的。

咱们现在好好休息,准备将来回去更好地工作。”见朱老总这样说,康克清还能说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

据汪东兴回忆,毛泽东曾指示汪东兴:“要把邓小平、陈云、王震他们放在交通沿线,来去方便。万一打起仗来,要找的时候方便些。这些人还用得着,我还离不了这些人呢!”

汪东兴带着主席的指示找到邓小平,告诉小平同志:由于战备需要,中央决定将邓小平夫妇送到江西,去工厂劳动锻炼。

听到消息,邓小平感到很突然。他想了一下,向汪东兴提出自己的继母夏伯根年纪大了,无人照看,想带着她一起去江西。汪东兴当即表示同意。

接到通知后,邓小平夫妇便准备离京事宜。他此时并不知道,为了安排好他在江西的生活,此时的周恩来正在进行周密的部署。

在小平离京前,总理给江西方面打去电话,指出邓小平夫妇到江西主要是学习,可以适当参加些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话中,总理特意向江西方面重申:“毛主席在九大说过,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和别人不同。小平同志年纪大了,气候又不适应,江西方面对小平夫妇的生活应当加以照顾!”

在总理的关心下,江西将邓小平夫妇安排在南昌郊区的一所拖拉机厂,还为邓小平夫妇准备了一幢独家独院的两层楼,楼上让小平夫妇住,楼下则是工作人员住,既方便,又比较安全。

小平对江西并不陌生,这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他曾经历过人生中的第一次起落,他还会怕革命途中的风风雨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江西后,小平一家人进行了分工。小平包下了家里拖地板、劈木柴、砸煤块等重活,卓琳则专门扫地、擦桌、洗衣、缝纫。

夏伯根饭做得好,因此做饭由她全权负责。三人相互照顾,互敬互爱,把这段生活过得既充实而又充满了生命力。

在江西,小平以温和、低调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得知小平每天都有散步的习惯后,工友们主动花了两天时间,从拖拉机厂为小平修了一条直达住所的小路,大家还把这条小路亲切地称为“小平小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卓琳曾给“小平小道”陈列馆写信说:

“南昌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拖拉机厂工人师傅们的深情厚谊至今仍然温暖我们的心。

那条‘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

人民网:《工友忆邓小平下放江西往事:温和低调 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