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维拉坝幸福桥,这座桥连接着居民安置点与农业生产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冲刺,“小康之梦”终于得以实现。

1

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

——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就此拉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为了攻克绝对贫困最后的“堡垒”,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拿出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举措——

党政凝心聚力。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真金白银投入。脱贫攻坚8年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年均超过20%的势头增长。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

举全国之力。东部9个省份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份,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307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军部队就近就地帮扶4100个贫困村,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7.32万个贫困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在宁夏闽宁镇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采摘蘑菇。

宁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宁可牺牲一些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减贫工作大局;宁可经济增速慢一些,也要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脱贫攻坚,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8年来,党和人民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2

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中国特色减贫理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中国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地标”。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

紧扣“精准”二字,十八洞村下了一番“绣花”功夫:建立规范化、程序化机制,明确“九不评”标准,严格实行“七步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苗绣和劳务输出五大支柱产业;将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推行“互助五兴”工作机制,扶志又扶智,杜绝“等靠要”思想。

2017年2月,仅用三年时间,十八洞村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就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全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18369元,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精准”既是重要方法论,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套务实的工作方法。开展建档立卡、选派驻村干部,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推进分类施策、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解决“怎么扶、如何退”;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严格落实“六个精准”明确要求,纵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总能保证扶贫举措对症下药,各项政策红利惠及扶贫对象。

25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牵头负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推动实施了“吊庄移民”工程。25年来,山海携手,福建省先后选派11批183名援宁挂职干部,派遣科技、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

昔日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如今已是繁荣富裕的“塞上江南”。闽宁镇的移民人数从最初的8000人,发展为6.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不足5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6万元。在闽宁镇的示范带动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涌现出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

闽宁镇的变迁,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出的硕果,是960多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缩影。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的框架下,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得以在广阔的国土空间纵横调度。易地扶贫搬迁堪称“五个一批”工程中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在中央和地方的统筹谋划、协调联动下,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统一协调,保障资金、强化人力,广泛参与、合力攻坚……脱贫攻坚的胜利,有力诠释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概括为“七个坚持”。这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3

历史性的变革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

2012年,全国年度贫困人口9899万人,到2018年下降到1660万人,2019年551万人,2020年降为0。 贫困人口数量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递减。

与之对应,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3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自主增收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脱贫摘帽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更体现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全面实现。不但要保证基本生活水平,在教育、健康、住房等较难用货币衡量的维度上,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也要有保障。

67岁的李立木卡正在绣制精美的土族盘绣作品。在国家精准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的支持下,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建起盘绣园,过去的“炕头产业”走向国际,宝贵的传统技艺成为支撑群众脱贫增收的“法宝”。

2019年5月,杨德书易地扶贫搬迁入住贵州省晴隆县三宝街道,在附近的建隆公司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慢慢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

在国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的支持下,考上大学的河北省阳原县考生范鑫只用几天就顺利拿到助学贷款,不用为学费发愁了。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开展找水打井项目大会战,2019年,加方乡龙岗村古龙屯贫困户韦飞航喝上了安全饮用水。

每一个贫困户都沐浴在脱贫攻坚的阳光里,感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好农村路”连片成网,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全部通上动力电,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的坚强后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忠信镇石笋村的绝壁通组公路。

全国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一个贫困县都已形成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电子商务、光伏、旅游等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兴起,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产业结构显著改善,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脱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跟上,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减贫成就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极大提振了全球减贫的信心。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一系列国际减贫合作,努力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4

乘势而上 接续奋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我们面临更高层次的矛盾和挑战。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要工作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

主要衔接政策全部出台,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驻村帮扶、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帮扶衔接深入推进,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只增不减。

特色产业持续提升,就业帮扶不断强化,产业、就业双管齐下,夯实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兴仁镇石人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档立卡户林德山在晾滑子蘑,他在这里打工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

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万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乡村振兴开局良好,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牢记初心使命,亿万中国人民携手同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将描绘出更加壮美的新画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图片:新华社

监制:高雅 编辑:李忆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