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个中秋假期,在西宁、在海西,在全省很多地方,许多人奋战在生产一线,坚守岗位,战疫情、保生产、抢工期、赶进度,奏响了一首铿锵有力的生产进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员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图片由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提供

  每天发货1000件

9月12日,位于西宁市城北区生物产业园区的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坚守岗位,生产、质检、打包……他们用汗水和辛劳奋战一线苦干实干,稳步推进生产进度。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生产线上的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转运小货车在车间里往来穿梭,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质检部工作人员李小燕正忙着检验产品。“由于之前疫情防控停工,现在要努力把时间赶回来。”李小燕说,公司大部分员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赶订单。

这家企业以青海特有的高原特产为根基,致力于青海枸杞、菊芋、牦牛皮、三文鱼皮等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重点研发生产天然细胞修复、肠道健康、减脂增肌等系列产品。8月以来,瑞湖公司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第一时间采取闭环管理,将生产车间及各部门工作区域划分成班组,实行人员零接触管理,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企业生产有序开展,确保生产不间断,满足客户需求。

车间里,生产部抓紧时间忙生产,质检部认真检验产品,电商运营部及时处理订单回传发货部,发货部根据订单数量合理安排配货与物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配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保障生产任务不落下、经营工作不放松。“从9月5日起,公司所有员工进入上班模式,开足马力忙生产,各生产线从未间断,全力满足客户需要。”瑞湖公司车间主任汪海燕说,公司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他们抢进度、赶工期,主动放弃节假日,奋战生产线,坚守岗位,全力冲刺今年订单目标。节日期间,瑞湖公司每天发货1000件。

随着西宁市有序恢复工作、生产、生活秩序,瑞湖公司的出货量将持续增加。“我们全体员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积极落实稳经济政策,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企业生产保持稳定,需求逐步恢复。”汪海燕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商运营部打单员处理订单。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中秋节收到特别礼物,编号001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东出口的光伏发电园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近90名员工一刻不敢懈怠。

每天,他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精心运维发电设备,及时处理缺陷隐患,全力以赴保障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电量应发尽发,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为保障能源供应贡献力量。

中秋节,有一份特别的礼物令大家兴奋不已——经英国建筑研究院和全球公认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联合评审,海西多能互补运控中心零碳建筑示范项目荣获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净零碳建筑卓越级认证,证书编号001。

据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海西多能互补运控中心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外形呈覆土壳体围护结构,由接待展示区、办公区和生活区3个功能区组成,总用地面积14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43平方米,是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基地的“中央控制室”。示范项目以建筑运行年度为周期,通过建筑本体最大化减碳运行,结合使用周边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碳补偿方式,综合考虑能源消耗、水资源处理、垃圾废弃物处理等因素,最终实现多位一体、零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基地是国内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项目,于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9月全部并网发电,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智能调度的技术空白,并作为电力行业代表项目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基地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除部分就近消纳外,剩余电量通过电网输送至中东部地区,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万吨。

“荣获西北地区首个净零碳建筑卓越级认证,将进一步提升海西多能互补运控中心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的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绿色低碳作为我们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点,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员工巡视检查设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图片由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产车间内,几十台自动生箔机正在满负荷运转。摄影:周建萍

  1.5万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投产

中秋佳节忙生产,坚守一线显担当。对于一心只想造出优质“青海造”的诺德人而言,金灿灿的铜箔里承载着他们满满的成就感。

走进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铜箔无尘化管理的生产车间,几十台自动生箔机正在满负荷运转,整个车间不超过10名工作人员,一个人同时负责几台设备,生箔机控制系统显示的速度、收卷张力、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

铜箔是生产动力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池工艺和性能。一根头发的厚度一般是60微米至90微米,6微米锂离子电池用双面光超薄电解铜箔薄如蝉翼,细过发丝,却是新能源汽车、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行业、笔记本电脑、ESS储能系统、航天等产品电池的核心材料。

最近,诺德新材料二期1.5万吨项目建成投产,这个总投资约6.5亿元,以工业4.0的标准建设的数据标准化、现场数字化、管理实时化的电解铜箔智能生产车间,利用了独创的低温融铜工艺、复合添加剂技术等,生产出极薄的4微米至6微米高档锂电池用电解铜箔。

“这次我们的项目共设4条生产线,每台生产线设置12台生箔机,主打4微米和4.5微米高端动力用锂电铜箔,可实现8微米与6微米两款产品的柔性切换,具体生产1200毫米、1380毫米、1550毫米三款幅宽产品。”诺德股份青海地区常务副总经理李永贞介绍,新的生产线投运后,产品在抗拉强度、延伸率及表面润湿性等方面较国内外企业有明显技术优势,可大幅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生产运作管理等智能一体化,建立无人搬运系统和自动仓储系统,实现自动化物流。在追求‘极致薄’的基础上,还添加了全新无铬配方,打造环境友好型产品,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可以与日韩等企业同类产品相抗衡。”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