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殷(1977年-),安徽省岳西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担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已离职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交换研究人员、比利时欧洲大学跨区域整合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从学校离职前曾任教授 、经济学家、国际问题学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21年12月29日,时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储殷在自媒体上宣布离职。

三个重点。

第一,经济上独立,是指个人有自己的工作或其他收入来源,在经济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靠他人的帮助。

第二,二十七八岁的女性经济独立,在30岁如果还没有经济独立再回去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了。

第三,女性30岁结婚生育问题。

第一个问题,经济上独立,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北京为例2021年年底数据,非私营单位194651元,私营单位100011。根据中指50城住宅租赁价格指数数据,今年7月北京住宅平均租金为91.2元/平方米·月。按照静态30平米计算,房租一年3.28万元。餐饮以及服装等支出可以不计算,按照宏观数据来看,最低要满足5万年收入而言能够在北京生存,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是否是经济上独立的范畴呢?那么看,在北京的女性青年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公务员是否看中了未来的发展,以及工资和薪酬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二十七八岁的女性经济独立,那么按照最低5万元的年收入来看,应该算是经济独立,在北京意味着更开阔的眼界以及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吗?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无从谈起。

第三个问题,女性30岁结婚生育的问题,大龄剩女的产生社会性的看法,一些小城市的男青年是否能够选择30岁的女性作为结婚的伴侣还有待调查。传统的婚恋观中,女性30岁作为女方父母来看确实比较心急。

那么回过头看,褚教授的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城市生存压力以及个人结伴幸福的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地区之间不平衡,工作就业与学校就学之间的联系上非常不紧密。单纯以22-24岁大学生毕业而言,在北京城市上经济独立,经过3年-5年的工作应该来说是满足经济独立的要求的。

第一,褚教授的说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搞清楚女性工作压力与男性工作压力是相同的,甚至说高于男性的。因此,所谓的二十七八岁经济不独立应该回去的说法本身存在问题。作为新时期的青年而言,个人的追求要能够跟国家的政策和经济的形式产生联系。在就业方面,更需要谨慎,专业的选择也需要做好规划。目前的就业形式和城市的发展而言,除了高新科技产业以外,单凭收入来评定一个城市是否符合自己已经不现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的看法是褚教授的这方面言论不严谨。应该说是一些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适时选择回到家乡去,可以选择在就学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学术理论进行融合,再回到家乡去建设家乡,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将自己个人的生活追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保持一致,这样才是新时期的好青年。当然,如果是科技产业或者是比较冷门的专业,离不开大城市不能够发展的,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对比。

第二,女性就业、婚恋的问题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也不是女性权力的问题,而是与男性相同的问题。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本身在于城市的友好型、城市的老龄化问题!这点需要学者能够去研究。毕竟,所谓的将年轻人、女性,或者男性弄到原籍、小城市,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座城市,或者是一线城市由于缺乏人口,无法发展,最终导致城市经济由于购买力不足,人才短缺导致竞争力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认为,褚教授的讲法是既得利益者且短视人的看法。作为学者应该研究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城市如何留住人才、城市如何降低房租成本等问题,要能够将城市打造成更好,吸引人们留在城市当中。不然,短期的就业压力性的问题,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相悖。当一线城市本就人口流动性大,再将人口采用各种手段推下去以后,城市必将因为人口的不足导致房价下跌、生活需求降低,结果就是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地方用外籍,或者水博士就是证明)

此外,对于一些基础性专业的学生,是否考虑能够回到家乡?发展家乡?毕竟下一个十年在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大城市在未来的几年中,必将由于人口、政策、企业、岗位以及既得利益者的保护导致就业的问题较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