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那就是:摩擦性失业。

这是上周,统计部门在讲到失业问题的时候,提到的一个概念。根据统计局发言人的介绍:今年年轻人的失业率创了新高,16-24岁青年人调查失业率创下新高,达到1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统计局的说法,造成这波年轻人失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加之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又创历史新高,加剧了青年人就业压力。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发言的时候用了一个词:摩擦性失业。这让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认为又是国内官方硬造的一个新词。其实,所谓的摩擦性失业虽然听着比较生僻,但是和“灵活就业”、“静态管理”不同,摩擦性失业并不是某些人造出来的全新词汇,而是一个学术名词。

这就和财经媒体经常提到的“技术性熊市”,其实是一个道理,这个词也曾一度引起了不少股民的愤慨,很多人认为:熊市就是熊市,说什么技术性熊市呢?其实技术性熊市和技术性牛市都是专有名词,一般指的是市场在持续上涨之后出现的一个回潮,而真正的熊市,则是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大幅下跌。

而在经济领域,经常讲的失业大概有这么几种。

比如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生产形式变化而产生的的失业,更多的是因为技术进步、产业进步带来的。比如,原来一个汽车制造工厂里组装汽车零部件需要大量工人,但技能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现在因为技术进步,工厂里大量工作交给机器人、机械臂完成了,需要的工人数量大大减少,也不需要只会干体力活的工人,而是需要知道如何操作机械臂的人。那么原来干体力活的工人,就要去学习如何操作机械臂,或者另学其他一些技能,这需要一定时间,那他们就会面临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周期也有很多种,例如猪周期,养猪的人的数量会随着养猪的利润的变化而变化。还有,因为五年计划,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会产生,一些落后的产能会被淘汰,这也会产生失业。

那什么是摩擦性失业呢?按照官方解释:摩擦性失业,就是技术性原因引起的失业,是由于经济调整或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人力资源要重新进行分配,在等待和寻找的过程中引起的失业。说人话就是,找工作的人可能因为没有合适的单位,或者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就造成了短期的失业。就是俗话说的:高不成低不就,比如一些产业没能成功转型,附加值不高,企业只需要低端操作工,不需要太多高学历的人才,因为对他们来说性价比太低,而大学生也不愿意去,因为很多工厂条件太差。

这也就造成了摩擦性失业,工厂招不到人,大学生就不了业。

可以看到,摩擦性失业的前提就是经济调整或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经济调整就不用多说,这一年来很多人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

具体怎么调整呢?在过去,国内主流观点认为:经济要向西方学习,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这个行业还能解决大量就业。所以大概在2000年之后,一直是把发展服务也作为硬指标来看待的,后来悄无声息的大家在新闻里逐渐看不见这样的字眼了,慢慢改为了扶持制造业,尤其是高新科技行业。为什么呢?因为外部环境变了,服务业只能对内互相满足,制造业才能保证不被卡脖子。所以呢,毫不意外这几年收拾的是互联网、教育培训、民间金融等。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上面的意志,劳动力资源需要从服务业流出,流向电子、科技、新能源制造,中间“寻找、培训、适应”的过程,造成了摩擦性失业。

第二个,就是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典型的资源就是银行信贷,过去大量的信贷就是流向了房地产,如今突然把这个资源流向给停了,而地产带动的建材、家居、家电等行业也只能收缩,人员被迫流向信贷资源丰富的行业。

那么,哪些行业拿到了超额流动性呢?从数据和调研上看,除了高新制造业、新能源行业之外,主要是基建相关行业拿到了流动性,但是这些待业人群,会不会走向工地呢,这需要一个过程,让每个个体自己去决策。不过需要说的一点是,如今工地的待遇今非昔比,施工自动化程度也很高,公司的吃住条件也远超过某些小工厂,但是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工地还是不入流的存在,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转变心理认知。很多施工企业,现平均年龄都在55岁,再有5年就面临青黄不接。

另一方面,国内每年需要解决1000余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资源错配,培养出了1000万白领,但是社会市场的反馈是:我们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究竟是谁的问题呢?我们不知道。只能说,制造业替代服务业路长且阻,高端制造业更不是一蹴而就,而人力资源培养,基本与社会脱节了。

理论上来讲,如果是摩擦性失业,调控部门是不需要做应对的。可如今年轻人失业率这么高,真的都是因为摩擦性失业吗?

我们知道最近几年除了个别疫情防控等特殊领域之外,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疫情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根据清华大学郑毓煌教授透露的数据,2022上半年就有46万家公司倒闭,注销的工商户310万,企业清算同比飙升23%。而今年除了千万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要找工作,同期还有别的8000万年轻人没工作,显然这才是年轻人就业形势紧张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出现特别反常的一面,那就是缺少朝气,并且极度厌恶风险。比如日益壮大的考公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公务员这份职业在中国之所以这么受热捧,就是因为有诸如福利相对较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等相对优势。直白的说,只要一次考试就有一辈子吃粮的机会,只要不作,那么很大概率这辈子衣食无忧,没有中年危机,没有失业风险。所以在很多年轻人心中,他们害怕风险,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就是最宝贵最核心的事情。

还有考研,如果说考研是为了求取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那无可厚非,毕竟有些专业的确是必须考研的,但有些专业考研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说选择考研是对就业压力和社会现实的逃避,那就有点问题了,当然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在年轻人本身。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有着天然的偏好,年轻人也正是精力最为旺盛的一群人,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着冒险精神。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状态,有当下经济不断下行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预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经济社会的预期,是对未来会越来越好的预期。这一代年轻人找工作更难、买房压力更大、阶层跨越更艰难,年轻人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心有疑虑,从佛系到躺平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但是这并不是促成所谓摆烂的直接动因。毕竟国人的安分守己、吃苦耐劳是出了名的,很多人抱怨归抱怨、担忧归担忧,该做的努力不会落下。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制度的预期。简单的说,制度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某些关系的确定。一个正确的制度的意义在于:公正有效的创造财富以及利益分配。面对有限的利益和无限的需求,如果没有公众认可并愿意遵循的分配方法,那么利益的争夺将变得无比残酷不公,社会也很可能变为人人争抢,互相枪害的丛林。如果一个社会始终都能让人民有稳定的制度预期,那么哪怕经济发展遇到再大的困难,年轻人心里都是有底的,他们的权利还在,属于他们的东西,属于他们的是谁都不能拿走的。反观现实,特别是在疫情之下,个别地方在防疫过程中层层加码,一再逾越法律,构成对个人权益以及私有财产的侵犯,在被舆论曝光后仍然堂而皇之、理直气壮,这令年轻人愤慨,也让他们担忧不已。毕竟对制度的一次践踏抵得上无数次的“正面宣传”。只有稳定的制度预期才会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才会有长期行为。与之相反,一旦制度预期丧失,权利可能受到伤害,家门可能被撬开,私有物品可能被随意丢弃,该冒风险努力奋斗,却敌不过政策的骤然转变,那么奋斗的意义何在?家财万贯又如何?索性躺平,干脆不抱希望,大不了成为最后一代。

可是,如果摆烂心态蔓延,年轻人都在“混”生活,那么任何宏大的顶层设计,也不过只是空中楼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