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

方力 贾品荣 姜宛贝 等 著

《2022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10章内容组成。总报告提出衡量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建构了衡量区域高质量发展的68个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2021年北京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其成效,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运用指数评价了北京高质量发展。分报告分别构建了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分析,对2005~2019年北京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与各维度指标得分较优的省市进行对比分析。专题报告则聚焦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首次构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了北京产业发展水平。在北京产业发展中,“高精尖”产业是有力抓手。报告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和科技服务业这三个北京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存在问题及国际经验比较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

2022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主要建树

本报告的主要建树:

1.“三驾马车”驭高质量发展全局,68个评价指标推动北京转型发展。

报告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建构了68个指标构成的北京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国际权威机构报告看,经济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看,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相比,从关注经济增长一个维度,转向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从北京的定位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集聚了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以创新为第一引擎,引领并驱动经济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首个实质性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应通过适当恰当地减量,倒逼其改革机制达到在既有的人口、土地和环境等硬约束下实现更大产出比,实现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北京是中国首善之区,按照“七有五性”要求,应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城乡统筹,促进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2.北京高质量发展持续领先,主要引擎作用凸显。

报告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评价了2005~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水平,重点评价分析了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2005~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由0.714上升为0.973,增长幅度为36.27%,年均增长速度为2.24%。就2018~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2.31%。研究得出:(1)2005~2019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加速增长,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作用凸显,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提升。(2)北京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于其他各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3)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提速增长,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为关键驱动力。相比其他省市北京创新驱动指数优势明显,效率提升亟待加强。(4)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数小幅增长,民生优化和城乡统筹为主要驱动力。北京民生优化和城乡统筹水平居于全国前列。(5)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增长,资源利用和污染减排为主要动力源。污染减排和资源利用水平为全国最高。

3.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创新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报告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创新驱动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2005~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得出:2005~2019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0.310增至2019年的0.477,增长幅度为53.87%,年均增长率为3.13%。近3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幅度为9.40%,年均增长率为4.60%。2018~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同比增长5.07%。北京经济发展近期处于一个“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其中,北京创新驱动指数优势明显,创新驱动指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的贡献为52.10%。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相比全国最优水平有一定差距。报告从稳固创新驱动优势,保持经济增长稳定,补齐结构优化短板,推进效率提升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4.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呈“N”形增长态势,应加强风险防控水平。

本报告从民生优化、城乡统筹和风险防控三个维度构建了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2005~2019年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得出:(1)2005~2019年,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N”形增长态势。近3年,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数增幅为1.62%,年均增长率为0.81%。(2)2005~2019年,民生优化指数整体呈增长态势,增长速度随时间加快,其为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横向比较而言,北京民生优化水平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3)2005~2019年,城乡统筹指数呈现出“增长-下降-上升”总体增长的态势,为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关键推动力。(4)2005~2019年,风险防控水平总体稳定,对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需要提升。

5.污染减排水平表现亮眼,助力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

报告从环境质量、污染减排、资源利用、环境管理四个维度构建了环境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2005~2019年境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得出:(1)2005~2019年,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数由持续增长转变为波动增长。近3年,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数增幅为0.14%,年均增长率为0.07%。(2)2005~2019年,北京环境质量指数略有增长,其对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四个维度中最低。与其他省市相较而言,北京环境质量水平在全国各省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2005~2019年,北京污染减排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其对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在四个维度中位列第二,但近期(2015~2019年)排名第一。从全国来看,北京污染减排水平高于其他各省,稳居全国第一。(4)2005~2019年,北京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且增速较快,其为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横向比较而言,2005~2019年,北京的平均资源利用指数位列全国第一。(5)2005~2019年,北京环境管理指数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其对北京环境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但随时间逐渐增强。

6.“高精尖”产业脱颖而出,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六大特征。

2022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本报告从产业基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建构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对北京产业升级进程和发展特征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研究得出:(1)2020年,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7229,比2005年增长了2.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5.2%。(2)在六个维度中,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增幅最大,2020年北京产业绿色发展指数是2005年的3.3倍。其他维度亦实现了大幅增长。(3)从贡献度分析,绿色发展指数贡献度最高,北京产业协调发展指数贡献度亟需提升。(4)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六大特征: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发展再添动力;第二,构筑创新发展优势,人才驱动蓄力前行;第三,协调发展空间打开,高精尖产业脱颖而出;第四,绿色发展助力增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第五,开放发展迈上台阶,服务贸易优势突出;第六,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共享发展更进一步。

7.科技服务业成为战略支撑力量,产业生产效率提升成为“关键棋子”。

“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科技服务业作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释放科技服务业发展红利、支撑其他部门经济转型升级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目标。本报告对科技服务业已有研究、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成效进行了梳理,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运用指数评价体系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科技服务业规模、投入、产出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从宏观层面来看,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四大特征:

第一,科技研发重视度凸显,研发投入产出率持续提升;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行业发展活跃度显著增强;

第三,新创造价值能力偏弱,产业生产效率提升是关键;

第四,行业发展区域性明显,海淀区和朝阳优势显著。

从各行业发展来看,北京科技服务业具有四大特征:

第一,科技金融服务业盈利能力显著,但增速偏低;

第二,研究和实验发展资产总额偏低,仍需加大投入;

第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利润为负,发展潜力待激发;

第四,科技信息服务保持稳定增长,支撑作用凸显。

在《国际首都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报告》中,本报告首先构建了指标体系,测度和评价了国际首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识别出北京目前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其次梳理了国际首都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政策和措施;最后基于国际首都的发展经验,针对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不足之处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与新加坡、东京和首尔等国际首都城市相比,北京的科技服务业在产业规模、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针对北京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弱势,提出了加强“高精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提升科技服务的商业化水平,提高研发服务业的发展质量等政策建议。

8.“高精尖”产业赛道如何胜出?十五个发展趋势缤纷呈现。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精尖产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本报告以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为例,从五个方面反映发展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提出发展高精尖产业需要把握“五大宏观力量”、“五大中观力量”和“五大微观力量”。“五大宏观力量”是指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双碳目标、就业优先战略及健康中国战略;“五大中观力量”是指产业互动、产业升级、空间重构、产业生态、数字化驱动;“五大微观力量”是指技术引领、应用场景牵引、人才与企业的匹配、服务化创新及迭代进化。

目录

Ⅰ总报告

B1 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一、主要进展与基本成效

二、北京高质量发展评价

三、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四、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五、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趋势

Ⅱ分报告

B2 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B3 北京社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B4 北京环境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Ⅲ专题报告

B5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2)

B6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B7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B8北京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B9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策略报告(2022)

B10国际首都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报告(2022)

Ⅳ附录

B11北京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B12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解释及资料来源

Abstract

Contents

主要编撰者简介

方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科院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主任,《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研究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刊发多篇理论文章。主持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比较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二等奖。出版《首都高质量发展研究》等专著。

贾品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科学者”,北科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精尖产业研究学术带头人,研究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专业:产业经济学。主持中国社科院重大招标课题、北京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等多项。著有《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京津冀传统高能耗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研究》《高精尖产业发展研究》等专著16部。在《Energy》等SCI一区和《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论文7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14篇。决策咨询报告刊发于科技部《国家软科学要报》等内参。

姜宛贝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本、硕、博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低碳发展与多元信息建模。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省际碳强度非均衡性的演变特征、效应及驱动机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Remote Sensing》《Land Use Policy》《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