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老了二麦黄,割了二麦种高粱;好吃不过高粱酒,好耍不过少年郎······”6月27日,在峨眉山歌发祥地之一的峨眉山市高桥镇福田村举办的庆“七一”乐山市级“非遗”《峨眉山歌》研讨会上,当地民歌老年志愿者唱起了尘封86年的峨眉山歌“种高粱”和“牡丹开”。悠扬、纯美的歌声把人们带入了80多年前的回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

据介绍,峨眉山歌是四川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峨眉山人的劳作和生活而产生的。千百年来,这种峨眉山特有的乡土气息浓郁、融入峨眉方言的音律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峨眉山人的民俗民情,承载着峨眉山人的喜怒哀乐世代相传,在巴蜀大地唱响。1935年,成都大同影片公司在峨眉山实地拍摄的四川第一部乡土故事片《峨眉山下》在成都智育电影院上映,引起轰动。片中根据“峨眉山歌”创作的电影插曲《种高粱》和《牡丹开》,随着影片的上映在成都大街小巷迅速传唱,曾风靡一时,流传甚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汇报

据史料记载,四川首部乡土方言故事片《峨眉山下》由1934年22岁的成都女子黄侯编剧,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修改,并推荐给南国社同仁万籁天编导,黄侯和妹妹黄今、黄美主演,电影皇帝金焰参加演出。影片外景在峨眉山实地拍摄,1935年分别在上海、南京、成都三地影院公映。电影对白用的都是四川方言,黄氏三姐妹在片中用方言演唱了著名作曲家沙梅作曲、著名电影导演孙瑜根据峨眉山张沟(今日为福田村)一带的“峨眉山歌”《峨眉山上牡丹开》和《高高山上种高粱》作词的插曲《种高粱》和《牡丹开》。三姐妹很快随着这部蜀地风情影片风靡一时,成了四川第一代电影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演唱

1936年,黄氏三姐妹在影片中用方言演唱的《种高粱》和《牡丹开》由上海百代公司灌成“峨眉山歌”唱片。A面为《牡丹开》,B面是《种高粱》,这两首歌源自峨眉山张沟,曲调优雅、歌词质朴,很快在成都等地流行,深受欢迎。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古老的峨眉山歌已被流行歌曲所取代,《种高粱》和《牡丹开》等峨眉山歌也逐渐被人们淡忘。20世纪80年代峨眉山市能唱山歌的老人多已作古,当年的壮年歌手已步入晚年,能唱山歌的歌手越来越少,峨眉山歌失传的濒危度极高,亟待抢救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指导

2006年,峨眉山市实施“非遗”保护抢救行动,先后将“峨眉山歌”申报为峨眉山市和乐山市首批“非遗”项目,并将高桥镇张沟村的民间山歌手赵国如和普兴乡张岩村的民间艺人余井泉申报为峨眉山市和乐山市两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高桥镇被峨眉山市政府命名为“山歌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园放歌

如今,高桥镇党委政府已将“山歌”传承工作列入镇里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正组织“山歌”志愿者演唱队,在峨眉山市关工委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演唱《种高粱》和《牡丹开》等峨眉山歌,在普及传唱的基础上,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对广大群众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唱响峨眉山歌,让“非遗”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研讨会上,乐山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正高级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乐山市非遗评审专家组组长孙忠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电影编剧、导演、作曲家、乐山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曾章琴,峨眉山市文体旅局局长苏真武,峨眉山市老协副会长唐国放,峨眉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蔡永红,高桥镇党委副书记陈文杰,关工委主任王桂兰等领导和专家纷纷发言,希望各级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在新的历史发展中利用“非遗”文化,推进峨眉山市文旅事业高质量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下回忆

研讨会结束后,高桥镇十几位“峨眉山歌”老年志愿者演唱了86年前流行巴蜀的峨眉山歌“种高粱”和“牡丹开”,并寻访了当年四川第一部乡土电影《峨眉山下》实景拍摄地,地处风景秀丽的峨眉山下的省级重点文旅项目——福田高桥里,并在曾章琴的指导下,引吭高歌“种高粱”和“牡丹开”,那早已被人遗忘的“山歌”又在峨眉山下响起······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 林立 记者 许芸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