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天气预报市区小雨,不少上班的人感到市区道路通行情况基本正常。有人惊呼:“说好的雨呢?”

昨晚至今晨,天津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降雨。由于大气流转变化迅速,虽是最强,但与之前的预报,与往年的强降雨相比,量级变小。早晨7时30分,天津解除防洪四级应急响应。而这一期间,所有的防汛力量严阵以待,以防大、防猛、防超常,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应对雨情,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以防汛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雨情的不确定性。昨天(26日)10时30分,天津启动全市防洪四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涵盖京津冀,市、区两级防指,会商预警、信息发布等5个防汛工作群,第一时间传达调度指令、工作部署、汛情信息,直达全市7375名防汛重点点位责任人、9700名灾害信息员、1810家企业4007名管理责任人、4.8万名网格员和高风险区域公众。

昨天开始,本市严格落实极端天气应急处置实施方案、29项应急机制。12800余人的第一梯队力量集结待命,随时准备调动增援。全市348个下沉地道涵洞压实“应急排水、交通管控、物理隔离”三个责任人责任。

天津市防办提前启动信息发布机制。媒体也第一时间及时播发发强降雨防范工作通知和雨情水情实时信息,用各种方式全面提升广大市民安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情就是命令。从昨天傍晚开始,中心城区普遍降雨,全市的排水工作也随即展开。但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早在昨天中午,各个易积水点位,就已摆放了移动泵车、打井标识等各类防汛物资,并安排了专人进行值守。天津市排管中心调度科科长赵国钰表示:“6月26日中午12:00,启动了中心城区的防汛四级预警,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区的防汛人员都及时上岗到位,同时按照预案的要求,中心城区的23处易积水地区,16处易积水地道全部落实到位,为了迎接此次强降雨做出了充足的准备。”

在这场降雨中,各部门在应对和准备上展现出诸多可喜变化。虽然部分地区的短时降雨超过了每小时20毫米,但只有个别路段积水,且退水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这背后,是防汛理念的进一步升级,是基层防汛部门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

防汛工作是系统工程,必须早动手。中心城区落实“一低两腾空”和易积水地区“一处一预案”措施,6月15日起,天津中心城区的二级河道已经提前采取这种预腾空的措施,降了30公分,预计到7月15日,七下八上之前,再下降30公分,提前流出河道的调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汛期,我国北方地区整体降雨量较往年偏多,并且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今年,北方强降水出现的时间比“传统”北方暴雨出现的时间偏早,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逐渐东退至海上,南海西南季风携带充足的暖湿水汽一路延伸到北方地区,加上北方地区处于东北冷涡底部,冷空气自北方南下,两股空气相遇之后,造成了这次北方地区的强降水过程。

去年的郑州“720特大暴雨”,让人们对极端天气下的防汛,特别是地下空间的防汛安全有了充分认识。郑州“720特大暴雨”因灾死亡失踪380人,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郑州地铁5号线一辆列车迫停在隧道内,数百名乘客被困两个半小时,造成14人遇难。郑州京广路隧道遭遇暴雨迅速没顶,短时间内吞噬了数百台车辆,多人遇难。此外,2021年8月16日,北京海淀区突降暴雨,2人驾车被困身亡,现场积水深度近2米。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绝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死角。今年汛前,天津各级防汛部门都修订了相关预案,将各类地下空间的防汛预案进行了完善。各部门及时启动防汛预案和“一点一策”方案,特别是强化险工险段、下沉地道、轨道交通、危陋房屋、建筑工地、学校医院、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沿海堤防口门、港口码头等3800余个重点部位巡视巡查、抢险力量物资预置,提前做好防大汛、除大涝、抢大险、救大灾准备。排管、交管等部门再次对防汛应对标准进行了升级。天津市排管中心第三排水管理所副所长宋悦表示:“因为地道积水速度上涨得比较快,对于这种下沉路还有地道,标准也提高了。10公分预警,20公分断交,完全硬隔离,绝对不允许再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把可能发生的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安全度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面对防汛工作,就应该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这一点,不论各防汛部门,还是广大市民而言,都是确保安全的不二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 吴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