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M心理咨询能力训练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问:曾老师说“人是可以轻易地闻到跟哪些人在一起自己会变得更好的”,那不断地遇见不好的人和事,是不是:1、防御,2、反向形成,3、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4、对家庭的忠诚?

我同意你的每一个解释。而且这个解释得真的很全面了。我看看还能不能强行地再增加一点。

我想到一个词汇,叫追腥逐臭。

有的人呢,在生活中他真的总是能够找到对他有利的事情,但是另外一些人呢,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对他不利的事情,或者是找到一些能够对他产生不好影响的人。

后面这种人呢,如果我们把他说的恶毒一点,就叫追腥逐臭。就是他永远都要通过看到一些糟糕的东西,或者是更糟糕的人和事待在一起,他才能够活下去。

这个当然跟你说的防御是有关系的,这个防御实际上本质就是移情,因为他早年的时候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中间。

我们还是从刚才与融合有关系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我想到有一次培训,有50个人,是一次参加人数比较多的培训,其他49个人都对这个培训很满意,觉得有收获。

但是有一个大概四五十岁的女性,她在培训完了之后,给我写了一封大概可能有三四千字的一个email,内容全部都是说主办方(那个时候不是我的工作室,是主办方,是某一个城市的心理培训机构),说这个机构有什么什么地方不好,等等。

我需要强调一下,她说的都是事实,但是那些事实呢,对于其他49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其他的49个人注意力全部都在“我从这个课程里面能够学到什么”上面。

但是这位女性呢,她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没有做好。

我就怀疑因为她早年的客体关系的原因,使她如果像其他那些人一样专心地参与这个课程,听我讲什么的话,她会觉得跟我的关系有可能是我把她吞噬,或者她把我吞噬。

这个在潜意识里面是没有方向的,就是我吞噬她,她吞噬我是一回事,就是反正两个人是在一起的,两个人都没有个人的存在了。

所以她需要从大量的挑剔主办方在课程的安排上面,与行政关系的安排上面,这种方式来避免我们之间的融合。

大家可以想象她的这样的融合焦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

同样的,当我们去一个什么地方,比如风景区去旅游的时候,或者见一些与自己不认识的人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也会启动这样的防御,就是对抗融合焦虑,他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挑剔,就挑剔这个地方的环境不好,或者是哪一些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等等。

我再说一遍,与事实没有关系,而是与他是怎么样用这些人格来强迫性重复他早年的经历,是有关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问:曾老师能多谈一下自恋受伤吗?感觉看65集初级视频学习收获最大的就是自恋这个部分,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自我瓦解的时刻,原来叫自恋受伤。但我不能够确定自我瓦解和自恋受伤,到底是不是同一个词汇。

我先说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们两个好像不是同一个词汇。

自我瓦解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自我都崩溃了,这个在有一些严重的解离的来访者身上会出现,而且,有一些完全正常的人,他们在某些特殊的时候也会出现解离的症状。

比如一个人连续熬夜很长时间之后,他可能会觉得有自我解离感。

自我解离,最重要的感受就是跟这个世界好像隔着一层纱,使这个世界显得不真实,或者是我自己的存在感显得不真实,而这种感觉跟自恋受伤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再回到自恋受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每个人都在一出生之后就有自恋的需要,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我出生之后,我从周围的人对我的反馈中间,从周围的人对我的态度中间,知道我是值得被关注和被爱的,是值得被尊重的。

但是有两个原因会导致这种感觉受损。

第一,就是缺乏来自他人的共情性的回应,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障碍的匮乏模式。就是你四顾无人,你不管是希望得到掌声,还是希望被人救命,结果周围都没人出来,这个就是一种匮乏的状态。

然后呢,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我不配爱,我也不配别人关注我,并且为我鼓掌,这就是导致了自恋受伤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这种动力学的变化,就是当我把力比多投注给别人,希望别人给我一个反馈的时候,如果这个反馈匮乏的话,那我只能够把自恋的力比多都撤回来,这就是自恋受损。

我们再说一下专业的说法就是,自恋受损来自于力比多向外投注的受挫,如果四周空无一人的话,这个力比多就会投注过来,这是一种自恋受伤的情况。

还有一种自恋受伤的情况呢,就是有一些矛盾的信息进入到我的内心里面。

比如有人有时候的回忆是,我是值得被爱和关注的儿童,而另外一些时候的回忆是我不配被关注,或者是我不配被爱。

比如我们碰到一个情绪非常容易波动的妈妈,这个妈妈动不动歇斯底里了,在她歇斯底里没有发作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是值得被爱的,但是她歇斯底里一发作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我们是一塌糊涂,非常的糟糕。

当这种矛盾的东西进入到我的内心世界,并且内化成我的内在客体的时候,肯定也是一个受伤的状态,因为这个给了我巨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我到底是不是值得被爱。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情绪高度波动的原因,除了向妈妈认同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我们内化的那个客体,说我们坏话的时候,我们情绪低落,当我们内化的那个客体说我们好话的时候,那么我们情绪变得比较好,差不多自恋受伤就是这两种模式。

问题中间,被问到最多的就是自卑。

如果我们用别的学派来说自恋、自大、自尊这些东西的话,总是会觉得有点绕,就是有点说不清楚的味道,没有一竿子到底。

那我们现在用精神分析的东西来说的话,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些东西说清楚,这句话大家可以把它背下来,并且可以把它套用在其他100种场景中间。

当然了,你如果是在语文老师这个级别,语文老师他们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就是当然这个让我很佩服,就是比较高层的,但是一说到与精神分析有关系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活跃的不仅仅是大脑皮层,还包括大量皮层以下的那些与我们情感、与我们体验有关系的那些东西。

语文老师讲的就是纯粹的逻辑嘛,而精神分析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有情感卷入,这是最大的区别。

下面我希望大家记住的话就是:自卑是对自大的防御,或者是自大是对自卑的防御,它们互为防御。

我会在黑板上把这两个单词用双箭头联系起来。

现在我们知道的非常清楚,就是我为什么自卑?就是因为我潜意识里面有个非常自大的自我。

那我为什么自大呢?就是因为我潜意识里面有个非常大的一个自卑的自我,就是它们互相倒腾。

就是有时候一面向外,有时候一面向内的,这个我相信在初级视频课程里面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如果大家不清楚的话,还是可以去看一看那些东西。

由这个联想到就是有些人他不管是从行为还是从语言上来说,都显得很谦卑,这个实际上也是防御,我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要是用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就是这个人可能没有伟大到他需要如此谦卑的程度,这个我相信大家可能也听明白了。

比如我最近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的自我介绍,这个作家是让作家们都很佩服的人,是谁我就不说了,他在他的书的扉页上面强调他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跟大家一样。

我看了之后,觉得这后面可能有东西,因为也许他潜意识觉得他自己不是个人,他已经到了神那个级别。

那当然也有很多人已经把他那个当成神一样的人,但是我估计我不会,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就是个人,所以不需要强调他就是个人,但是他潜意识里面可能不知不觉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神,所以他在自我介绍上面呢,需要强调一下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绕得足够清楚了。

- 好课推荐 -

新手入门必修

曾奇峰付丽娟带你深入精神分析

也带你鉴赏人格

与同辈群体一起学习

与精神分析氛围泡在一起

- 报名方式 -

2022年 第14期

精神分析初级训练营65集视频观看已开放

文字整理: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