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成都16岁少年“救狗溺亡”的事情伴随着少年的遗体被找到,正式走向“定性阶段”。要知道,从事情发生以来,始终有两个问题在人们的心头萦绕:其一、“少年救狗溺亡值不值”;其二、“少年救狗溺亡狗主人该不该负责”。

就“其一”来讲,如果仅是基于“狗命”和“人命”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值得的。但是说回普遍意义上的见义勇为实践,却是值得肯定的。但前提是,不管是救狗(或其它宠物),还是救人,都必须确保最大限度的安全性,否则最好不要去冒险行事。

至于“其二”而言,狗主人该不该对少年救狗溺亡的结果负责,这还需要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进行定性。不过少年的亲属在复盘事发时的情景时强调不理解狗主人为什么要向未成年寻救(溺亡少年不会游泳),同时还认为狗主人呼救时把宠物叫“妹妹”对少年造成误导。

平心而论,少年的亲属面对孩子的溺亡,有这样的想法是不为过的。但是我们以寻常视角审视这件事情时,也要考虑到狗主人当时的惊慌失措状态。换句话说,狗主人在慌乱之际可能根本顾不上考虑施救者是不是未成年、会不会游泳;而对于呼救时把宠物叫“妹妹”,也可能是狗主人平日里就是那么叫的。

因此少年的亲属质疑狗主人对少年造成误导,可能还需从长计议。之所以如此审慎,倒不是急于为狗主人脱责,而是我们在看到“少年救狗溺亡”这样的意外时,不能因为“人命”高于“狗命”,就忽视基本的事理逻辑。

然而少年的亲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的一个细节却很值得玩味。少年的亲属强调:狗主人做完一次笔录后,至今杳无音信(“一句话也没有”),让人心寒。在这个事情上,少年的亲属倒不见得是想把狗主人怎样。而是作为溺亡者的亲属,希望事情的主要牵涉者能站出来说句暖心话。毕竟不管怎样,少年的施救初衷是为救狗。

当然基于“少年救狗溺亡值不值”和“少年救狗溺亡狗主人该不该负责”这两个议题,狗主人肯定是难免受到公众指责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讲,最需要“被共情”的是少年的亲属,而狗主人就算也需要“被共情”,那也得往后靠一靠再说。

所以有人提出“狗主人消失”是因为压力太大,显然从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基本的情理是:“人家的孩子都没了,你总该说些什么”。起码陪着亲属为少年争取“见义勇为”的称号也是应该的,因为这对于失去少年的亲属来讲,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且说回事理,就算定性狗主人寻救应该指向价值无涉。但是基于相关性以及后果性而言,狗主人还是需要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当然不见得一定是物质性的责任,但是精神上的抚慰和道义上的担当却是很有必须要的。因为这不仅关乎“见义勇为”之于公共层面的推开,更关乎人们对于“做好人、做好事”的正向理解。

正如少年的亲属悲叹道:“太令人寒心了,家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好人没有好报。”坦率地讲,这句话除却有对少年溺亡的悲观理解,更为主要的还是因为没有得到狗主人的良性回应。所以对于狗主人来讲,不管此时此刻压力如何大,都必须要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少年的亲属。

唯有如此,少年的溺亡才有可能走向普遍意义上的积极理解。要不然,当“少年救狗溺亡值不值”和“少年救狗溺亡狗主人该不该负责”的议题走向极端追问后,只会让更多的冷漠无情和悲愤谩骂笼罩在这个悲剧里。不仅少年的亲属会显得很凄凉,狗主人也会就此被激愤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