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一则班级群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聊天记录显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公开对家长表示:“不欢迎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且还出言羞辱家长,称其“就是乡下人”。福建石狮市教育局回应称,涉事教师系一名编外教师,已经解除劳动合同。(据5月29日光明网)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家有儿女的人,看到这则新闻恐怕都会觉得血压上升,气不打一处来。

有教无类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歧视学生是教师绝对不应该有的想法,身为班主任,公然在班级群内说“不欢迎调皮捣蛋的学生”,本身就是非常迷惑的发言。孩子的天性就是顽皮的,天生就乖巧听话的孩子,本身就是少数,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也应帮助学生培养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端正品性,规范行为。把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懂道理,明是非,不也是教育的责任和目标吗?如果见调皮捣蛋的孩子就不收,就放弃,那还办什么教育呢?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更让人生气的是,该教师言语粗鲁傲慢,透露着各种刻板观念和歧视态度。《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无论是不是本地人,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都应该平等地有学上,有书读,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该班主任先是斥责家长:“有素质怎么还在当工人”;后又嘲讽其“本来就是个乡下人,做梦都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几次要家长将孩子带回老家教育;最后还高高在上地表示:“我能陪你聊这么久是你的荣幸”。这种趾高气扬的倨傲究竟从何而来?哪里有一点教书育人,培德铸魂的样子?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老师本来就是学生的榜样,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如果连老师都公然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歧视成绩表现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或户籍不在本地的学生,那其他的孩子会怎样去看待这样的同学?会不会造成校园内的孤立、歧视和霸凌?会不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在某些孩子心中留下一生都不可消除的伤痕?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曝光的该班级群聊天截图

所以,虽然这位老师只是出言不逊,看上去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但身为班主任,在班级群中进行这样的发言,影响是极为恶劣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班级群本身是老师、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交流的中心始终应该是孩子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矛盾、消除隔阂、解决问题、促进和谐。如果教师利用其强势地位,将班级群作为个人不当言论的发布广场,无疑是制造家校矛盾,暴露自身低下的素质,恶心家长的同时,也给学校乃至整个教师群体抹黑。这位老师祸从口出,害人害己,被解除合同也是自食其果,不但应该接受处分,还应该给当事家长和学生郑重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回应处理结果时,说了一句:“该教师是编外的教师”,似有开脱卸责的意思。岗位编制有区别,但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应有区别。教师不是普通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伦理要求,也承载了更高的道德期待。无论是编内还是编外,既然从事了这一岗位,都应该严守师德规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教学工作,对待每一个学生。编外不是、更不能成为歧视学生、羞辱家长、违背职业道德的借口,学校更不能将教师分为编内、编外来区别对待,在师德师风这种底线要求上,必须一视同仁,严谨严肃。

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老师的态度和话语对未成年学生的影响极大,极深,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很难弥补,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所以,强化师风师德建设,也要从“事后追责”转为“事前预防”。在平时就要将师德十条禁令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强对于班级群,家长群的管理,不要再让一些害群之马抹黑教师行业,不要再让不合格的老师误人子弟了。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