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懿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在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便深深印刻上了共同富裕的鲜明底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梦想终于从理想照进现实。经过一百年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共同富裕初露端倪。

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它既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究竟用何种模式和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共同富裕?西方在思考,东方在探索。日前由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韩康教授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教授主编、中央党校专家学者著作的《奔向共同富裕》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做出的探索、选择的路径、明确的机制和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效。

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路,探索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道路,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因此,共同富裕既是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对实践的探索,因此《奔向共同富裕》分为上下两个篇章,并将上下篇分别命名“求真”“求实”。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换而言之,当代的共同富裕思想,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奔向共同富裕》上篇六章,就是从历史的深处出发,把中国古代的“大同”“小康”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民生主义思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所构建出的“乌托邦”等进行了梳理,粗线条勾勒了古今中外对贫富分化的思考和对均衡财富分配的探索。尤其浓墨重彩地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探索,从“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追寻”“新的赶考: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方向把握:实现共同富裕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阐释。可以说,该书明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路径,剖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奔向共同富裕》下篇的七个章,立足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方位、现实基础、实践要求和人民期待,从“基础保障”“战略考量”“固本强基”“积极扩群”“调节收入”“精神富足”“乡村振兴”多方论证,全面展现、解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做出的战略选择和路径安排。比如,谈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该书作者指出,这种模式能够有机地根据政府行为的结果进行考量,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正确性、流程的合理性;只在经济层面推进共同富裕不算共同富裕,还要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在满足经济上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将最广泛地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可以说,《奔向共同富裕》蕴含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过程。

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更好地解决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笔者真诚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提升读者理解共同富裕概念的介质,让共建共享的思想在大家心里生根发芽,让富裕之花在生活中盛放。

(作者系中南传媒出版部二级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