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E商高研院

编辑 | 实效EMBA项目组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6月起将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可能是疫情隔离管控2个月来的最好消息。

两个月来,上海从未如此冷清。现在上海疫情真的要翻篇了,可对无数街边小店来说,却面临着生死大考。

01 在夏天经历冬天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段视频:上海华池路干了十多年羊肉馆老板崩溃,下雨天在自家店门口嚎啕大哭。

在夏天经历冬天,这是无数小微店主陷入疫情困境后的缩影,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封控之时穿着棉衣,再见面就已经到了夏季。很多小店熬过了冬天,却倒在了夏天。气温虽然越来越热,可数万小店主的心却越来越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店日子艰难,大型企业同样面临困境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

就在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在此前的论坛上,各派经济学者多少会有观点交锋对峙,而这一次却出奇地统一,只有一个关键词:救经济。

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的发言更是一针见血,就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需要“不惜代价救经济”。

黄教授认为,中国的全力抗疫进入到第三年,很多企业和很多家庭的流动性遇到巨大问题。在维持现有抗疫政策的情况下,需要更直接地支持这些机构,去支持老百姓的生活。重点应该放在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老百姓生活的稳定上。

另外,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在业的企业数量有312万家,其中一半企业的注册资金低于100万,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的企业有37万家,占比11%。

也就是说,中小微企业是绝对的主流。

在疫情面前,大象企业尚不能自保,街头千千万万的小微店又该何去何从?

02 向左走,向右走

在镭哥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有燕麦奶创业者因北京、上海疫情影响,销售渠道受阻而艰难求救。企业都不是孤立的,上下游之间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门的虽然是实体店,可后面可能是一整个产业链。

许多小店面临的真实困境是:房租要付,工资要发,老人要养,孩子要顾,房贷车贷又是两座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稳定增长时,创业的成功率也是极低的,更何况是疫情时代。有多少人的家底能撑得住?

也许有人说,在别人都撑不住的时候咬咬牙抄底,也许就能盼来爆发。但现实是,疫情让大部分人都开始节衣缩食,大部分人收入减少,两手空空,消费欲减少。

也有人相对乐观,认为经历疫情后,会迎来报复性消费。现实真的会如此吗?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盛松成以自己的经历举例,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在上海是很有体会的,我被封了两个月,头发三个月没有理了,如果解封以后,我不可能一个月理三次。”

换句话说,受疫情影响失去的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往往是很难弥补的。服务业断崖崩塌,其他产业何时能恢复也还需要时间证明。一是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其次,疫情的反复会影响实体店经营者的信心。

作为小微企业、街边小店店主、个人创业者,你何去何从?黯然离场或是咬牙挣扎?

扼杀一座城市的活力太容易,重建却太难。挺住意味着一切,可是,挺不住,怎么办?

感谢您的阅读,写下您的看法,让我们认识您。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E商高研院”编辑部 进行收集整理,如涉版权问题请 及时联系小编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