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重庆市第五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

重庆市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下称“秀山职教中心”)秉承“崇德尚能,向善向上”的办学理念,立足非遗文化推进“三教改革”,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实现新发展,打造武陵山区腹地、渝湘黔鄂毗邻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优质中职学校,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承非遗文化,实现立德树人

武陵山区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发扬光大,并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出非遗文化的育人功能,始终是秀山职教中心思考的时代命题。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非遗文化育人,拟定并实施了《“秀山花灯”非遗文化在中职学校的育人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渝东南地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优势,切实开展“秀山花灯”工作坊等美育工作,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育人内涵,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非遗文化成果,极大增强了师生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正在进行龙凤花烛制作

学校围绕“秀山花灯”“龙凤花烛”深入实施校园非遗文化品牌培育工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体系,为提高“品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学校坚持从发展实际与县域发展现状出发,着力打牢基础,积淀文化底蕴,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工学结合,积极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打造具有中职特色的学校文化系统;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与非遗文化、革命文化相结合的非遗文化长廊、非遗文化景观,营造出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凤花烛大师工作坊学生创新的文创产品—蜡烛玫瑰

如今,秀山职教中心通过将“龙凤花烛”“秀山花灯”等非遗技艺带入课堂,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成果,已累计培养传承人800余人,让传统的手艺真正在年轻一代得以传承和发扬。2021年学校4名教师(杨秀英、庄凌锐、卢琳、江秋蓉)被命名为秀山县非遗文化传承人。学校获批“秀山花灯保护传承基地”“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秀山职教中心不仅积累了大量的非遗文化传承经验,更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界、学界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同。

创新非遗文化,创建优质学校

秀山职教中心以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为目标,紧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年—2023年)》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三教改革”,实行模块化教学,成立教育教学督导小组,实行“推门听课”“周查月评”常态化开展。持续推进“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文化育人创新实践,通过建立“秀山花灯”“龙凤花烛”“苗绣”等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学→做→创→展→销”五步连环教学路径,搭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学生综合能力实践的三环双联动教学平台,塑造校园民族特色,促进学校优质化发展。使非遗文化在培育时代英才方面充分发挥出了启思、引领、育人的优势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职业教育的时代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绣大师工作坊大师正在教授学生苗绣技艺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研讨、技能竞赛、优质课大赛等教学教研活动,形成了“以研促教、以赛促教”的生动局面。为师生参加各项技能型、体育类、艺术创意设计等比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近年来,师生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获奖120人次、市级文明风采大赛获奖89人次。2022年学校报送的《“非遗+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集。2021年师生参加重庆市非遗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0年,教师参加重庆市首届非遗文旅产品创新设计大赛荣获“最佳组织奖”,更收获了7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使“秀山花灯”“龙凤花烛”等民族文化更广泛地走进了大众视野。提炼的《实施“秀山花灯”育人创新实践项目研究助推精准扶贫》案例在市中职教育案例遴选中荣获“职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下一步,学校将着力打造非遗传承文创基地,持续开发非遗传承教材,广泛参与县域经济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

秀山职教中心在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将专业建设和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措施作为职教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为中心,立足大师工作坊发展,传承创新非遗文化,推进非遗作品向产品和商品转化,促进市场化开发。一是“线上”营销。在秀山电商孵化园建立电商销售平台,研发制作具有非遗文化的特色产品,形成了以“秀山花灯”“龙凤花烛”为核心元素的文旅产品“学-研-产-销”一条龙产业链。二是“线下”营销。在秀山微电影城、川河盖等4A级旅游景区和官庄街道柏香村、妙泉镇等民俗旅游景区建立门店,面向游客进行“线下”产品售卖,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还带动了创业增收。三是建立生产车间。在校内开发和加工民族服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和“学-研-产-销”的一条龙产业链共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增值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微电影城开展非遗培训

近年来,学校立足秀山县渝鄂湘黔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紧密对接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深入开展“非遗+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建立了非遗文化双创实训基地4个;兴建了秀山花灯、龙凤花烛、苗绣、旅游服务、陶艺等8个非遗文化工作坊;编写了非遗系列教材9本;开发了香薰蜡烛、苗绣、剪纸、泡沫工艺、泥塑等12类文旅产品。秀山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乡村振兴”项目,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让更多具有匠心、匠术、匠德的优质人才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区域发展而献力。

奋楫笃行,履践致远。秀山职教中心立足秀山县发挥渝东南桥头堡城市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服务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育人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奠定基础,为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