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逝世

1976年1月5日,病重的周总理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当时他的情况已经严重恶化,在病痛的折磨下,日渐消瘦。

1月7日,周总理的脸色更加憔悴,并常常陷入昏迷状态,医护人员看在眼里非常着急,一直守护在病房内,准备随时抢救,深夜11时,周总理缓缓的睁开双眼,看着一旁面容沉重的吴阶平大夫虚弱的说道:“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快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他们比我更需要你们。”

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举国悲痛,但由谁来为他致悼词却一直争论不下,这时叶剑英坚定地说道:按规格和资历只有一人最合适。

周总理病重,叶剑英多次看望

周总理病重,叶剑英多次看望

1975年12月,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愈下,医疗组的专家们预感他的病情已经难以控制,可能到了最后阶段,并作出了最坏打算。

几天之后,周总理突然陷入昏迷,值班医生不敢耽误,赶忙通知专家们以及当时的医护人员,经过仔细检查之后发现,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从而导致大脑缺氧而陷入昏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晚年周总理

经过全力抢救,周总理终于苏醒,但饱受病痛折磨的他可谓是痛苦不堪,常常因为剧痛而浑身颤抖,不停的出虚汗,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从不轻易喊疼,用超人般的毅力一直咬牙坚持,大家看在眼里很是心疼。

有一次,正在熟睡的周总理眉头紧皱,身体上的剧烈疼痛使他突然惊醒,这时的他赶忙转头问一旁护士:“我喊叫了吗?”

护士听他这样说,心中感到阵阵难过,哽咽着说道:“总理,如果您真的疼,您就直接喊出来吧,不碍事的。”

但周总理却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辛苦,所以说他一直忍着,不愿让他们继续担心,但唯有一次他实在疼得受不住了,便把张佐良大夫叫到自己身边轻声说道:“张大夫,我实在是疼,想轻声哼一下,行吗?”

周总理的这番话让张佐良瞬间湿了眼眶:“总理,你觉得疼就直接喊出来,没关系的,怎样能得到缓解就怎样来,你真的别再忍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

话音刚落,张佐良就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任由它顺着脸颊滑落,他不愿让病重的周总理看到,便赶忙起身离开病房,其实在这段时间内,有不少中央的领导同志们都专程前来看望,叶剑英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1972年周总理确诊膀胱癌的时候,叶剑英就时刻关注着他的病情,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只要叶剑英有时间,他就往医院跑,他常常与周总理的主治医生交流,第一时间了解治疗情况,在这期间,他总是将一句话挂在嘴边:

“要想一切办法,能延长一天就延长一天,哪怕是多延长一小时一分钟,只要可能,就要尽到医疗方面的最大努力和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叶剑英和周总理

1974年,周总理的病情逐渐加重,必须住院接受治疗,当时的叶剑英十分担心,并亲自带领医疗小组,参与到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周总理尽快好转,他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除此之外,叶剑英还常常打听以及搜集治疗膀胱癌的民间秘方,一旦有了收获,便立马通知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检验,在这期间,他亲自通过仪器观察效果,并严肃叮嘱他们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

1975年,周总理因病情恶化再次住院,虽然说当时的叶剑英忙得不可开交,但依旧对周总理关怀备至,不仅仅每天早晚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而且在周总理进行手术时,他都会坚持守在外面,直到手术结束,得知周总理的情况之后,他才能放心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叶剑英

工作之余,叶剑英总喜欢通过钓鱼来缓解心中的烦闷,并常常自言自语道:“恩来同志卧病在床,今天一定要钓条大地给他好好补补。”

叶剑英总会特地把所钓的鱼装到盘子里,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尽快将活鱼送到医院,让周总理尝个鲜。

1975年8月,周总理做了一次电灼的治疗之后,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叶剑英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十分开心,不过当时的他即将离开北京,前往外地考察,只能在出发之前给周总理写一封亲笔信:

此次电灼,又取得一场大家庆祝的胜利,甚为欣慰!惟对多发的顽疾,必须乘胜进剿,加以歼灭,否则任其循环往复,对体质消耗太大。继续革命,国步艰难,千万为党珍重,为国珍重。敬祝早日康复!

除此之外,叶剑英还在信后的附言中写道:

“今天得到301医院送来的药方一份,请参阅。听说吴阶平同志正在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

虽然说周总理的晚年饱受病痛折磨,毛主席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常常劝他多休息,但周总理却根本停不下来,他每天都必须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并翻阅文件材料,直到后来他的身体实在虚弱,就只能让身边的秘书或者卫士念给他听。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当时他的病情已经不容乐观,只能尽力缓解痛苦。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因病逝世,现场哭声一片,他的妻子邓颖超悲痛万分,早已泪流满面,她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的摸着周总理的面颊,随后轻轻地亲吻着他的额头,哭喊着:“恩来,你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和邓颖超

由谁致悼词引争议,叶剑英:只有一人合适

由谁致悼词引争议,叶剑英:只有一人合适

1976年1月8日上午,邓颖超见中央领导人陆续前来,便怀着悲痛的心情向他们转述了周总理生前提出的三点要求:

不保留骨灰;二、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三、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

除此之外,邓颖超还特别强调,对于周总理丧事的安排,她个人没什么意见,一切都交由组织决定,李先念听她这样说,眉头紧皱,随即说道:“我不同意,不开追悼会也不能拿周总理来开刀,要是这样做的话也无法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邓颖超和周总理

李先念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他们经过激烈讨论之后决定,不仅仅要顺利举办追悼会,而且遗体告别仪式也不能少,至于骨灰问题则需要经过毛主席批准。

1月12日下午3时,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顺利召开,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就周总理悼词以及追悼大会的具体事宜展开讨论,会议开始邓小平就直接说道:

“总理悼词文稿,会前已经发给大家,为节省时间会上就不读了,请大家发表意见。这篇悼词我仔细看过多遍,我认为写得是不错的。对总理一生的评价,对总理的革命简历,对以总理为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总理学习的几段话,都符合总理的实际。我同意这篇悼词,认为可以用。大家有什么修改、补充意见,请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邓小平

邓小平简短的几句话便充分肯定了这篇悼词,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表示一致同意,当悼词讨论即将结束时,邓小平再次说道:

“大家讲得差不多了,对悼词文稿大多数同志表示赞成,会上没人提出具体修改或补充意见。我提一点具体补充意见,加一个字,印件中1922年总理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应是总支部书记,加上个‘总’字,符合实际。大家没有新的意见,悼词文稿就讨论到这里,政治局通过。个别文字修改后,报请毛主席审批。”

除此之外,邓小平还特地强调修改之后先送邓颖超过目,并询问她的意见,其实在此次的会议上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下,那就是由谁来为周总理致悼词,有不少人提议叶剑英非常适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叶剑英

但是叶剑英听过之后却十分生气,并直接选择了拒绝,随后严肃地说道:

“给总理致悼词,应该是小平同志!他是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无论从规格上还是从资历上,小平同志给总理致悼词是最合适的。我提议由小平同志来给总理致悼词!那个提议我给总理致悼词的意见,我认为不合适。”

参会人员听过之后,点头表示同意,并于当天晚上将修改过后的悼词让邓颖超过目,邓颖超看过之后非常满意,亲自打电话回复:“请转告小平同志,这篇悼词我已看过,甚好,并无意见。”

就这样,悼词进入了最后报批程序,那就是由邓小平亲自审阅后,报送毛主席审批定稿,这时他们认为应该在悼词上加上一句:“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但政治局已经审核通过,按照规定是无法添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和邓小平

不过他们考虑到在未报毛主席批准前,应该将这一想法大胆提出,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向汪东兴报告,并得到了他的肯定:“你们的这一想法我同意,加上这句话很有必要,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先告知小平同志,最好是带着悼词印件去他家里当面汇报。”

邓小平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亲自提笔在“他衷心爱戴和崇敬伟大领袖毛主席”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了“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时在悼词首页写下“请毛主席审批”五个大字,最终得到了毛主席同意。

周总理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周总理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1976年1月10日上午9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前来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朱德、叶剑英、邓小平等人难掩悲伤情绪,陆续走进吊唁厅,他们在周总理的遗体前沉默良久,鞠躬之后绕灵床半周,从侧门离开。

虽然说当时已经极力控制周总理告别仪式的时间以及人数,但是当天的北京医院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群众们深切缅怀周总理,并希望能够送他最后一程。

其实能进入周总理灵堂告别的只有几万人,此次前来悼念的人却有数百万,他们不畏严寒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只为悼念他们最为敬爱的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

1月11日下午,周总理的遗体将在八宝山火化,不少中央领导人以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前来送行,他们面容沉重,双眼含泪,邓颖超在搀扶之下,双手捧着周总理的遗像颤颤巍巍的走出吊唁厅,抬着黑色灵柩的礼仪士兵紧随其后。

数百万群众站在街头,默默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他们尊敬周总理,爱戴周总理,所以周总理地离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沉痛的打击,这支自发组成的送葬长队在如此寒冷的夜晚蜿蜒数十里,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力量着实令人感动。

1月15日下午,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顺利举行,悲痛而又忧伤的哀乐一遍遍重复着,现场十分严肃,周总理的骨灰盒上覆盖着党旗,并由邓小平同志亲自致悼词。

毛主席派人送来一个花圈,放在周总理的遗像旁,当时毛主席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甚至不能行走,他只能用这种方式与曾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和毛主席

追悼会结束之后,治丧委员会按照周总理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湖海,在这之前邓颖超特地让亲属们、医护人员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稍等片刻,开一个小小的会议,这时她郑重宣布了这一消息:“完成总理生前遗愿,将骨灰撒掉。”

现场的亲属们在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悲痛万分,声泪俱下:“我们留不住伯伯,难道就连骨灰都不能留下吗?”

邓颖超知道他们的想法,但她还是坚持尊重周总理的决定,并向他们严肃地说道: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用无产阶级的坚韧性,高度地克制我内心的痛苦,还要用愉快的精神解除伯伯的痛苦,共同跟伯伯与疾病作斗争。你们的伯伯在知道他的病不能挽救时,一再叮嘱我,不要保留他的骨灰。这是我和伯伯在十几年前共同约定的。我们国家在对待人死后的葬仪方面,从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一直是土葬的。从感情上讲,你们很难过。伯伯的肉体虽然不存在了,他的骨灰在祖国的大地河流作肥料,仍为人民服务。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不灭,生生不已。你们要支持伯伯的这一行动。伯伯的遗愿实现了。你们都听到小平同志的悼词了,中央对你们伯伯的评价已经超过了他的实际,你们不应该再有任何意见。从你们伯伯去世之后,关于后事的问题上,我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中央怎么安排我就怎么服从,你们也一样,不要想三想四,更不能有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周总理和邓颖超

在这之后,邓颖超亲自护送骨灰前往通县机场,一路上她紧紧地捧着周总理的骨灰盒,泪水不停地往下掉,身边的老警卫张树迎见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邓颖超和周总理相濡以沫几十年,感情十分深厚,而如今面对这种痛苦,他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树迎决定帮邓颖超捧一会儿骨灰盒,但却被婉拒:“就让我亲自来吧,这是我与恩来在一起的最后时刻了。”

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从不停歇,就算是在晚年病重时期,他都坚持工作,这样的周总理值得我们永远尊敬,而他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