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们都希望养出乐观的孩子。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新研究:乐观的人更长寿,更可能活到85岁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 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中提到乐观的好处:

它帮助孩子在面临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悲剧时抵抗抑郁;它帮助孩子在学校、体育场上及课堂上得到比他人预料还多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乐观”能“保命”。

前不久,“四分之一青少年检出抑郁”的新闻震惊了家长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身边抑郁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多。

世界范围内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是自杀,仅次于车祸。

焦虑虽然有时候能“保护”我们,提前预警不好的事,但可怕的是,一直陷在焦虑里无法自拔,无力脱逃。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悲观。

而乐观,并不是简单的“变脸”——心情不好也假装坚强,满脸笑容。而是跌入泥潭后将自己拔出来的心气,从负面情绪中重新振作的能力,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1 乐观的孩子vs悲观的孩子, 有什么区别?

其实主要的区别,在于“认知”,即遇到同一件事,因为不同的认知和信念,而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和行为。

举一个例子,父母为“谁负责接送孩子去兴趣班”而吵架,乐观和悲观的孩子分别会产生怎样的“解释”和行为呢?

悲观的孩子,看到父母为送自己去上兴趣班而吵得不可开交,他心想:

“每一次都是因为我,我总是让他们吵架,如果他们离婚,就是我的错,我是世界上最坏的坏小孩。”悲观的小孩喜欢用“总是”来解释坏事的发生。

不仅是具有“永久性”的“总是”,还喜欢由点及面地“扩大化”:“如果离婚,都是我的错,我是最坏的小孩”,将原因全部归于自己,都是我的错(内部归因),陷入自责。

而同样是父母吵架,乐观的小孩可能心里会想:

“哎呀,今天爸爸妈妈因为接送我的事情吵架了。爸爸要准备开会资料,妈妈也很忙,这次他们都很焦虑没人送我,我就不该提起这件事。这次我得自己提前搭公交车去得了。”

乐观的小孩会认为是偶尔发生的,并把问题具体化,虽然也会自责,比如怪自己为何提起这件事,但也只会怪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我就不该提起这件事),并不会上升到自己的性格问题,也不会怪太久。

因为把问题具体行为化,并且也考虑了一些外部因素,他们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并不会觉得无力改变。

当好事发生时,乐观和悲观的孩子又会进入截然不同的思维定势。

比如,悲观的孩子当选了班干部,会想:

“我被当选班干部只是因为我这两次成绩好,所以大家觉得我还不错。下次考得不好的话,我就会失去所有人的喜欢。”(偶然性)

而乐观的孩子当选了班干部,会想:

“我被当选班干部是因为我本身性格就挺不错的,其他小朋友都喜欢和我在一起玩。”(永久性)

——好事发生的原因事关性格,具有永久性的特质,并且会扩大化——“小朋友们都喜欢我”。

这种遇到不顺心把问题“具体化”,遇到好事又能“扩大化”的能力又如何习得呢?

2 是什么导致了 孩子的乐观与悲观?

孩子性格乐观悲观的形成可能与平时的生活中这两方面有关:

1.与父母不同的解释风格有关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说:“生活的10%,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另外的90%,是你的反应。”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会给孩子“解释”,当自己遇到问题时,自身对事情的“叙事方式”造成了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习得对事物的看法。

比如,一对父母带孩子去海洋公园,恰巧是周末,人山人海,难免不耐烦。

妈妈说:“每次出来人都这么多,没一次开心的。”(永久性)

爸爸说:“都怪你早上出门晚,老是改不了这个毛病(扩大化),你太懒了(内部归因)。”

孩子在旁,也把父母的话听进去,习得了这种解释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与对孩子的批评态度有关

悲观的父母习惯把小事化大,乐观的父母则习惯把大事化小。

曾今在网上,有一个网友求助,自己是从小被父母打骂大的,只要小考没考好,就会说很严重恶俗的话,并且经常拿她和别人比,说别人前途一片光明,而她猪狗不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做不到,你就完了,你就是没有价值的,你和任何人比都是没有价值的。

其实父母本可以说:“这次考试没考好,让我们看看这次错的题目都在哪里。什么知识点没有掌握,学会了就好了。”

一位网友说,妈妈教会了她乐观。搬家时候丢三落四把冬天的衣物都丢了,她和妈妈打电话哭诉,妈妈说:“你就当那些衣服提前退休了,要不就和号召大家给你捐款吧,我捐一条棉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并没有责怪女儿总是丢三落四,也没有把问题扩大化。她理解为了这次搬家,女儿已经够辛苦,丢了衣物很伤心,已经承受了结果。

之后这位妈妈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具体化,说你可以找大家“募捐”,“我先捐一条棉裤!”具体地给女儿展示了解决方式。

3 悲观的孩子,能如何改变?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采用“永久性”“扩大化”“内部归因”来解释事情,该怎么办?

1.干预孩子的解释风格,使用“ABC法”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提出过用“ABC”模式锻炼我们的解释风格。

A是“事件”(Activating events),是客观存在的。B是“信念”(Beliefs),即你对事情的“解释”。C是结果(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即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A是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可能已经给你带来了焦虑等坏情绪。而B,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却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改变B,就可以改变C,即最终的感受。

你可以问孩子一件最近不顺利的事,问问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比如孩子说,一次小组组队,最好的朋友没有选择跟他一起,他的看法是,“他可能再也不会跟我玩了。”“看来我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他再也不会跟我玩了。”是一种永久性的解释。“我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是一种扩大化的解释。

你可以辨别出他的这种永久性、扩大化的解释,看他是怪自己的性格,还是怪某种特定的行为。

如果他是怪自己的性格,你可以指出来,“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自己?”

并且举一个你对这个问题的“暂时性”的看法,比如:“是不是今天你们吵架了?”

孩子可能会因此想起一些什么,比如:“可能是我之前问他借的书一直没还。”或者“我要去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样,可以帮他把原因外化而非自我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不是说让孩子一味怪别人,而是更负责任。当我们只能怪自己的时候,能做的很少,把性格和问题划分开来,我们就可以帮孩子拓宽视野:原来改变的方法这么多,可以做的事也这么多。

2.帮助孩子“反驳”悲观,学习对自己宽容

从儿童时期形成的解释风格,未经干预可能会影响一辈子。除了转变解释的风格,你也可以教他反驳“不合理的念头”。

能反驳别人消极观念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个强大的心态。

曾经看到有一个新闻,说5岁男孩东东得了先天性多毛症,全身长满了毛发,鼻子周围也长了,小小年纪却像长了胡子。有一个女孩嘲笑他:“你怎么长这么多毛!”

东东也没有自卑,而是反驳:“谁不长毛,你头上也不长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有这样一些非理性的信念,这些非理性的念头,会诱发消极的念头。

比如,“我必须考好,否则我就是没有价值的。”

你可以试着反驳:

“你上次没有考好,你朋友不是一样和你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吗。就算没考好,也不能掩盖你整个人的其他优点。”

提醒孩子,一件事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

比如,“我必须对谁都笑脸相信,帮助对方,否则就没有人喜欢我。”你可以试着反驳:

“难道别人叫你去做什么,你都要去做,都要去笑脸相迎?神仙都做不到!你只需选择性地帮助那些你觉得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了。”

提醒孩子,控制权是在他的手里的。

比如,“我必须把这件事做到完美!否则就代表我能力不行。”

你可以试着反驳:

“你可以尝试做到完美,但不必一定要做到完美,结果重要,快乐也很重要。而且,能做到完美除了能力,还与时间是否充足,你是否感兴趣也有关系。”

如果孩子陷在悲观的念头里,那就把他非理性的念头的不合理之处放大给他看。

希望我们都能养育出能将自己从消极情绪中拔出的乐观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怎么改变孩子的悲观解释,或者是怎么反驳孩子的“不合理信念”的?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