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发现一个规律,最近几年社交软件用得越多,遭遇的“审美霸凌”就越多。

直肩、细腿、高颅顶,要白、要瘦、要减龄……

不管什么脸型、什么身材,你总能从中对照出自己不好看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象征“美丽”的新词层出不穷,但当我深究那些一字眉、直角肩的“祖籍”,却发现它们要么来自韩国,要么来自日本。

我们维护了新疆的棉花,护卫住四川的泡菜,却在传承自家的“东方美”上输人一筹。

但什么才是正宗的中国东方美?像“美丽”这样缥缈的概念,又该如何找回呢?

 东方美人的高级之处,都在「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东方美人的高级之处,都在「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左右,韩国和美国的造型对中国影响非常大,那时的姑娘要么在追求“光泽感”肌肤,要么在追求大眼妆和珠光眼影。

到了2015年之后,韩式淡妆不流行了,改换粗粗的一字眉霸占电视荧幕。

豆瓣有一个话题,叫做“亲历过的古典美感消亡的事例”。

网友@舒怡 贴出了87版元春省亲的剧照,感叹道:

「圆圆的脸庞、弯弯的长眉,以前的古装剧看着就像是古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近几年的古装剧,好像再也看不见精致的盘发和头饰,不管是仙女还是侠女,统一披头散发。

有时单看妆发和背景,都不敢相信是古装剧。

所以为什么都说古装剧最考验剧组审美

我想除了历史还原难度大以外,也许还因为当年的“中国风”一直走在世界美学的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伊雨飘潇 是这样欣赏唐朝审美的:

「中唐时期以胖为美,这种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唐代,大唐帝国国力之强,引万国来朝,极大地影响了日韩两国的审美。

日本的奈良时代后期,仿唐朝服饰制作而成的日本服装开始出现,女性穿上类似于唐朝女性披帛的裙装。

韩国出于政治原因,“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仿唐朝服饰将衣袖改宽、加长,并在领、袖、衣和裙边镶上颜色艳丽,图案精美的花边。

可以说在那时,我们的审美就是世界最顶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宋朝的审美,更是历史上空前的文化美学高峰。

史学大师陈寅格如此评价宋朝美学: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花、香、画、茶、瓷器,虽然都不是宋人创造,但却都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

日本美学中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在宋代器物中找到源头;同样宋朝的极简风格,也走在世界的潮流浪尖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拿美学盛世压人,就说我们其他的传统文化元素,单拿出来一个,就足够惊艳世界。

比如国粹京剧,谁说京剧就是给老年人看的?

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捋髯、翻身、亮相,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举个例子,梅兰芳在表演中就创造了48种眼神和53种指法。

所以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欣赏,会发现京剧的舞台设计、演员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200多年的文化内涵,比一些影视剧都要好看很多,更值得被铭记和传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传统乐器琵琶,称得上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

相信90后小时候都被逼着学过乐器,以长笛、钢琴、小提琴这些西洋乐居多,但长大后,反而觉得民乐更能打动我们的灵魂。

网友@蓝芯 是一位语文老师,她讲课时特意请一名学琵琶的学生上台,演示了几段琵琶演奏。

「我觉得只有认真听过琵琶曲,才能真正读懂白居易的《琵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语文老师的故事,让我想起夏天的一则新闻:高考结束后学生扎堆整容。

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高考生预约整容手术的数量比去年增加了40%。

整容医美的最初目的是“畸形矫正”,但在日韩文化影响下,却仿佛成了“变美的必经之路”,让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也陷入了容貌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审美教育」。

审美与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教育是培养历史文化意识的基础,也与我们自身的幸福程度有很大影响。

如果一定要将其他文化对美的理解,安到自己身上,自然会觉得哪哪都不好看。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潮”“国风”正在引领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自己的“东方美学复兴”。

京剧大师@果小菁 是新生代的京剧传承人,她在网上有百万粉丝,积极向大家科普京剧中的“讲究文化”,传播京剧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手@周洁琼 从小习艺,一手琵琶动人心弦,她的每一次国风造型都是一次对中国古典美的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大家会对@何灏浩 感到陌生,那是因为她一入水就成了“水下洛神”。她的作品《洛神水赋》让很多人刷新了对中国美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维空间”上也有人在努力,水墨大师@鹿溟山 用书画演绎过的《中国神话地图》和《中国妖怪大全》,唤起了人们对于中国志怪文化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东方美的复苏,审美教育意识的培养,还需要能量更大的领头人。

一些历史悠久的国产品牌,便主动担起了传承东方之美的使命。

皇后品牌诞生于1980年,传承古老的中华草本文化,将东方养肤美学与现代先进技术相融合,以古时智慧,润养当代肌肤。

“皇后”为国人匠造了诸多经典之作,其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更是曾被国际友人所推崇,风靡海内外。

当然,传承中国文化与东方美,不代表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变化与革新,以更先进的理念,顺应新的时代,引领新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皇后”品牌焕新,以一场西安大明宫发布会亮出品牌决心——“以美的底气,执掌未来”。

“皇后”用品牌、用产品,向国人讲述我们的美,在形神、在才情、在气韵,希望大家重拾关于“美丽”的文化自信,重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审美意识。

今天,皇后品牌与陈数一起,尝试从历史中、从传统文化中,寻回让世界都为之惊艳的东方之美。

陈数自幼学习舞蹈,包括芭蕾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舞。是最具古典气质的女明星之一,被称为“旗袍女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夸她穿旗袍很美,但她说:

「我很热爱旗袍之美,我更愿意在角色当中展现它的美而不是我自己。角色具有时代的风范,旗袍更是锦上添花,让角色更丰富。」

对于东方女性之美,经历时间沉淀的陈数,和走过四十载时光的皇后品牌都十分清楚。

所谓中国的东方美,是一种底气,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带来的自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东方美”的旅程,其实也是一次审美教育的历程。

越是寻找美丽,就越是发现,美丽不在妆容,而在自信。

当我们深入了解历史,会发现唐代已经出现了“咬唇妆”;

京剧的行头和舞台有多“能打”;

水中的洛神之舞有多“高级”……

我们有数千年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何必热衷于其他文化对美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有一则段子说,唐朝人的厉害之处,在于改不了口腹之欲,就改变了审美。

我认为这就是盛世的话语权,不是用“美”来对照自己,而是用自己定义“美”。

所以有时候,变美不需要改变自己,只需要培养一份美的底气。

随着陈数、周洁琼、果小菁等艺人以及艺术领域的意见领袖,有意识地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皇后”这样的老字号国货品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与外来文化争夺“东方美”的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正在重新拿回“美丽”的话语权。

与其让别人规划我们的美,不如拥抱与生俱来的东方美,用我们的美执掌未来。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看鉴

策划 | 看鉴

编辑 | 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