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晚清至民国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纵观袁世凯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驻军朝鲜期间;小站练兵期间;逼迫清帝退位;签订“二十一条”和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2年的袁世凯,这一年的袁世凯24岁。

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袁世凯是晚清时期凤毛麟角的存在,驻军朝鲜让他获得了巨大声望,而小站练兵则给他崛起提高了实力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中)和其他官员。

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廷痛定思痛,慈禧太后等人认为原来的八旗、湘军、淮军等军队堕落不堪已经不堪重用,于是编练新军。次年,从朝鲜归国的袁世凯接替原胡燏棻的工作,开始了小站练兵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和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在练兵期间,袁世凯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编练军队控制,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这些人后来无一不成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左右民国时期的政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和各国使节合影。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去世,溥仪登基,宣统成为摄政王。不久,袁世凯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赋闲期间,袁世凯积极等待机会复出,为此还写了一首诗,“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号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今项城市)袁寨人,故又称袁项城。

清朝末年,袁世凯担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之后窃取革命果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华民国大总统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用和平手段迫使大清皇帝逊位,是大清帝国的直接终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在祭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逼清帝溥仪退位,推翻了清朝,成为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图为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袁世凯准备登基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称帝后的袁世凯。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但袁世凯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短短83天后被迫宣告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称帝失败后的袁世凯照片

1916年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葬礼。1916年6月6日上午10点40分,袁世凯因尿毒症,终年57岁。袁世凯临死前留下一封遗书,“恨只恨我,读书时少,历事时多。今万方有事,皆由我起。帝制之误,苦我生灵,劳我将士,群情惶惑,商业凋零,如此结果,咎由自取。误我事小,误国事大,摸我心口,痛兮愧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