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驻华大使:美欲迫使中国按其意愿治理?想法太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前美国驻华大使:美欲迫使中国按其意愿治理?想法太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5日,美国前驻华大使、威尔逊中心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创始主任芮效俭接受美国电子杂志《连线中国》采访,就中美关系谈了他的几点看法。《连线中国》7月25日发表题为《芮效俭问美国想从对华关系中得到什么》的文章。

在专访中,芮效俭谈论了中国的发展壮大、采取长期视角以及外交政策的目的等问题。

首先,美国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在为滥用权力付出代价。

芮效俭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在世界上再没有可检验和平衡自身力量的对手,本应通过强化国际体系和规则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和规范,避免在国际上滥用权力。如若这样,美就能避免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泥潭。遗憾的是,美在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后,日益膨胀,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在为滥用权力付出代价。

其次,美国有能力干预中国内政的想法是荒唐的,干预中国内政只会弄巧成拙。

在访谈中,芮效俭提出,美决策者需要搞清楚外交的目的是什么,是按照美国的想法重塑他国吗?美国有能力强迫别国接受其治理模式吗?显然,外交应当是通过对他国施加影响,促使其按照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式行事,但需要尊重他国根据自身意愿决定国家治理架构。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为什么美国同自家后院的海地及中美洲小国打交道反而没有中国有效率?如果美国连让小国推行其体制都做不到,凭什么认为有能力让中国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

当美国就涉疆、涉港等问题对中方无端指责时,中国人是否也应该采取措施强迫美国更好地解决美内部尖锐问题或举行诚实可信的选举?大多数美国人或许会说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因为对美国的事情指手画脚超出了中国的能力范围。但认为美有能力干预中国内政的想法同样是荒唐的。

对于中国内政,干预只会弄巧成拙。美国会对美企业使用原产于新疆的棉花进行所谓制裁,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将在工商界压力下被迫调整。

正如美前国务卿亚当斯所言,“我们并非要到国外去寻找怪物并消灭它们”。但美外交政策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老毛病,就是总想去国外找怪物消灭,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态度就是如此。

最后,美国应向中方明确表示美方期待的中美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关系。

芮效俭表示,把竞争当成中美关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有问题的。冷战教训之一就是竞争总是包含军事因素,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与中国进行一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过去半个世纪,东亚经济之所以实现繁荣,重要原因之一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国家将更多资源用于发展经济而非军备竞赛。

美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合作伙伴的利益,不能想当然地把自身诉求强加给他们。在对华关系上,东亚国家对华贸易额均超过对美贸易额,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即便美对日本影响力突出,也不能强迫日本对华宣战,何况日本会担心由于接纳美军基地不可避免成为攻击目标。

美国必须将自身利益同盟友利益联系起来,照顾其关切,才能取得最佳结果。这就意味着对华关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竞争,还需要更多内涵。美方需要清晰明确地向中方传递一种信息,即美方期待的中美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关系。

芮效俭是美国资深外交官,1935年出生于中国南京,父亲是在金陵大学任教的传教士,哥哥名叫芮效卫、是美国知名汉学家和中国文学学者。芮效俭曾于1991年至1995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1996年获美国外交界最高荣誉——终身大师头衔。1999年秋,芮效俭升任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2001年从国务院退休。

延伸阅读

拜登政府想压制中国?该悬崖勒马了!

【文/ 乔纳森·泰普曼,译/ 观察者网 宁栎】

拜登政府上台6个月后,“拜登主义”出笼,形成了新政府的基本外交原则。最近几周里,一些博学之士鼓吹一场“民主国家”和“威权国家”之间的斗争,具体来说,就是要美国和中国摊牌。哈尔·布兰德斯(Hal Brands)和托马斯·怀特(Thomas Wright)等人指出,只有这个框架能解释拜登政府的各种外交行动和姿态:笼络美国中产阶级、加强民主国家合作、保护人权、投资基础设施和研发来提升美国竞争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产业政策。

拜登瞄准中国并不奇怪。中国是近30年来最接近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国家。中国的政府越来越强硬,中国在制造业、技术、贸易、网络安全等方面,都影响着几百万美国人。这一点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包括俄罗斯。因此,拜登决定对抗中国,并把这一点作为其外交核心,在政治上不奇怪。

虽然在战略上说得通,但是过于模糊,特别是拜登的行动太有挑衅性。美中关系正处于几十年来的低点,拜登政府的对抗政策还会进一步恶化美中关系,美国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未来将证明,刚出笼的“拜登主义”,将比大部分分析人士或拜登政府所认为的,要危险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很少有专家预测到拜登对中国的强硬立场。大部分专家认为,拜登的国内政策将更温和,将推动美国回到更坚实、亲和的正常状态,因此他们也认为拜登的对华政策将同样地向中间和现实靠拢。拜登在外交政策上从来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狂热分子或鹰派。在竞选过程中,拜登声称期望推动美中两国合作。对于那种认为除非美国立刻行动,中国会来抢占的说法,拜登当时报以嘲笑。

但拜登政府上台后,立马来了个转弯,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强硬对抗。拜登为何从期望合作转向期望对抗,这种转变的原因还不为外界所知。不管怎么样,拜登对中国的看法,和他作为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参议员时,都截然不同了。

证据是,拜登上台后口气就变了。2年前,拜登还认为中国的威胁不大,但今年3月,拜登就宣称只要他当总统,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全球领导国家、最富裕国家和最强大国家”。拜登政府的要员也纷纷应和。5月,美国国安会的对华政策最高主管坎贝尔宣称,“对华接触已经结束”。

拜登政府的行动不止停留在话语上。3月,布林肯国务卿和沙利文国安顾问在阿拉斯加和中国方面举行高层会晤。两位美国外交高官抛开外交惯例,直接公开指责中国方面“威胁了维系全球稳定的基于规则的秩序”。同样在3月,美国国务院年度人权报告第一次公开指责中国在新疆的政策。

在2021年上半年,拜登政府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迫使美国的盟国站队,包括七国集团峰会和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美国还牵头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美国还提出要分发2百万剂新冠疫苗,来对抗中国的疫苗影响;美国还促使北约关注中国的网络行为。

拜登在经济领域对抗中国的政策更加强硬。拜登政府上台后,继续维持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制裁。拜登政府还促使参议院通过一个2500亿美元的产业计划来提高美国竞争力。拜登政府还推动“买美国货”运动,把外国企业从美国政府采购名单中赶出去。拜登政府还限制中国在美国的采购和投资。拜登政府还阻止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到美国。6月17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投资那些和军事或监控技术有关的中国企业。

这些外交和经济行动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压制中国国际影响力,巩固美国的立场和地位,阻止中国像过去那样从美国贸易政策获益。白宫还相信这种施压在政治上有利可图,既能缓和共和党的攻击,也能讨好美国选民。白宫的想法可能有点道理,正如法里德·扎卡里亚指出的,“60%美国人现在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这是皮尤研究中心2005年开展这项研究来最高的。”

虽然这些做法有利于拉升民调,但拜登的对抗政策最后还是会落空。除了短期的政治收益外,从长期看,大部分对抗中国的政策要么无效,要么会打击到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会见舍曼时明确中方对中美关系三条底线,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一,大部分对抗行动都需要各种国内和国外盟友的参与,这很难指望。民主党中的进步派反对拜登的对抗政策。桑德斯参议员发表文章反对新冷战的危险。一周后,40个进步主义团体督促总统放弃对中国的“对抗姿态”。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对华强硬政策也不热心。马克龙和默克尔最近不顾美国反对,表态支持一项中欧投资计划。虽然美国能从北约、七国集团、四国对话中得到一些承诺,但集体表态很容易,集体行动要难很多。

哪怕拜登政府能笼络住盟友,但对抗政策只会给全球和美国招来更大危险。在经济领域,拜登认为限制中国进入美国市场将削弱中国,改变中国的行为。但是,削弱美中经济联系,只会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影响,被孤立的中国没什么可失去的,反而会更少顾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亚当·波森(Adam Posen)认为,在金融领域这一点最明显。他说,“目前,全球金融几乎都是通过美国金融体系运转的。这让美国有巨大的制裁权力。但是,如果美国滥用权力,只会增加人们离开的动机。如果中国抛弃美国的金融体系,以及相关的IT和商品货物贸易体系等,这将导致大混乱,美国将没法控制这局面。只要中国能从美国获得经济利益,就不会来激怒美国。但是美国削弱这种激励,只会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影响。”

在战略领域,情况可能更危险。虽然拜登宣称在有利时将和中国合作,但拜登政府的对抗姿态还是推远了美国,削弱了中国在气候、军控、防疫等领域和美国合作的愿望。

对抗还增加了两国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其中,最危险的因素可能是围绕台湾问题的偶发冲突,毕竟双方在台湾地区越来越多的海空行动已经造成局势紧张。两国在其他地区的摩擦也可能造成失控。2001年,一架美国间谍飞机和中国战斗机碰撞后,迫降在海南岛。小布什政府在经过谈判后,中国送回了机组成员和拆成零件的飞机。今天要应对此类情况并避免军事升级,将困难很多。

托马斯·比宾斯基(Thomas Pepinsky)和杰西卡·陈·韦斯(Jessica Chen Weiss)还提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另一种潜在危险。由于美国强调冲突的意识形态色彩,把美中对抗说成是民主和威权的对抗,只会促使中国发展干预行动,包括俄罗斯那样的选举干预行动。

很长时间来,中国在这方面是高度克制的。把美中关系推向意识形态冲突,只会使中国退出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如扎卡里亚所说,除非中国被“给与一个位置,并获得参与决策的权力,否则中国就会自由行动,创造自己的结构和体系”。

如果美国真把美中关系看成两种对抗体系的根本冲突,那么赢得竞争的最好办法是提高美国竞争力,证明美国模式的优越性。如桑德斯所说,“民主要赢,不能通过传统的战斗,而是要证明民主能比威权更好改善民众的生活。”

拜登政府应该理解这一点,因为新政府上台以来在改革美国社会和经济上建树很多。既然如此,虽然美国仍应阻止中国的恶意行为,但应该降低意识形态的高调,应该停止隔离两国经济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中美关系目前的僵局,应由美方采取主动

张牙舞爪能给拜登带来一些短期的政治利益,改变政策需要拜登作出一点牺牲。但是,这能降低发生灾难性军事冲突的危险,避免削弱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避免迫使美国的盟友站队,事实上德国、法国和日本都拒绝站队。因此,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当然,这种细致的政策会让博学之士更有压力,因为要设计更精准的拜登主义会难很多。这个世界十分复杂、丰富,因此好的政策也是这样的,哪怕这让分析人士要花更多力气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