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作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伴随而来的是无数名头和采访,但同时也有许多质疑和恶意接踵而至。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莫言对自己一鸣惊人也表示很无奈,自他得奖以来,已经连续遭到15位知名作家联名反对,并且还声称莫言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明明是为国争光的是,为什么莫言却惹得“众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11岁就辍学在家放羊。1973年进入石棉油厂工作,曾先后参军担任过班长、教员、和干事等职务。直到1978年他才开始文学创作,并且以“莫言”作为笔名。

1984年,29岁的莫言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开始进行文学深造。也正是这次难得的机会,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86年,一本《红高粱》横空出世,很多人都得知了莫言的大名,知名导演张艺谋还对《红高粱》进行改编,并且聘请莫言作为编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很多人都是因为《红高粱》而认识莫言的,但莫言的优秀作品远不止《红高粱》这一本。诸如《食草家族》、《酒国》、《丰乳肥臀》、《蛙》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有着浓厚的批判风格和讽刺意味。

比如《酒国》中,他就曾以“酒”为线索,展开了一桩吃婴儿的案件。一次来展现我国官场腐败的一面,并且控诉我国官场有名的“酒文化”。而在《丰乳肥臀》中,莫言塑造了一个重男轻女且不守妇道的母亲,将人们心中对“母亲”的印象回炉重造,揭露了中国上千年重男轻女思想的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正是这些能言他人不能言的作品,却成为了无数作家联名反对莫言的理由。一开始作为一位普通的作家,莫言虽然有一些“不合群”的作品也无可厚非,毕竟写作风格因人而异。可当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许多人便开始眼红耳热,他们嫉妒莫言摘得了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头衔,便对其作品开始口诛笔伐。

诸如抹黑中国人,以讨好外国人,作品低俗且充满中国人的劣根性等等,几乎能找到的恶毒词汇都被从犄角旮旯翻了出来。对此莫言如何回应?他只说了一句话:“从得知获得诺奖到今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也看到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心而论,莫言真的不配获得诺贝尔奖吗?其实很多作家根本就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比如陈丹青他就坦言,自己从没读过莫言的书,知道他这个人也只是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连作品都没读过,却有人言之凿凿地批判着莫言,这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人云亦云?

另外一位著名作家余华,在评价莫言时说:“莫言如果不配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曾经获得过这一件奖项的大多数作家都不配获奖。”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莫言最差的作品都比90%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余华说的话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人充分认可莫言的,或许是因为余华和莫言的风格相似,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鲁迅先生的狂热粉,但无论是余华还是莫言,或者他们奉为先驱的鲁迅先生,都是一位勇敢的作家。

他们敢于去挑战权威,用笔揭露人性深处的黑暗,抨击社会的丑陋,而不是一味的歌颂光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正如一位疾病缠身的富人,即使他家财万贯,穿着绫罗华丽的丝绸,但是在丝绸之下却是即将腐烂的脓包。

人们看到的只是他华丽的衣裳,却没有注视到他病弱的身体。而仅有的一少部分人,掀起了丝绸发现了脓包,都要因此受到苛责,只是因为他们掀开了丝绸让丑恶和肮脏展现。如此一来,中国不知道还能不能出现,敢于挤脓包,根除罪恶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