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7月27日报道:

“很难把自己的煎熬和别人去说,因为说了别人也不会懂啊。站在金字塔顶端,就注定要去接受孤独。”说这话时,徐嘉余的眼神有点空,东京奥运会开始前,作为中国游泳队的“领军人物”,他将第三次踏上奥运会赛场,此时他手中那份耀眼的履历上,只差一枚奥运金牌了。

徐嘉余独家专访视频:

徐嘉余独家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徐嘉余独家专访

然而东京奥运会游泳项目进入倒数第二个比赛日,徐嘉余手中只有一枚男女4x100米混接银牌;100米仰泳单项决赛中,因为身体和状态均不在最佳,徐嘉余位列第五。虽然还有一场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未比,但中国男队整体实力尚不属于世界顶级,徐嘉余很清楚,这一次的奥运之旅要以遗憾告终了,“不足以回报(已故教练徐国义),还需要再努力,以后还能做得更好。”赛后,徐嘉余第一时间把这枚银牌挂在了师娘楼霞的脖子上。

高压的奥运备战——“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能轻弹”

高压的奥运备战——“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能轻弹”

出征东京奥运前,中国游泳队的训练有了变化,大量的体能练习被赛前适应训练取代。量下去了,身体恢复起来,但心理的高压却逐渐上升。“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还差一点点。”大考即将到来时,徐嘉余还是尽量把对于金牌的期待降低,以此减压。奥运会延期,去年的感受就是“不考了,一下子松了口气。”但该来的还是会来,随着东京奥运临近,他心里的小鼓也越打越快,“毕竟我们有实力去争这一块金牌啊。”

多出来的一年时间,对于谁都是煎熬。

作为游泳队的“大哥”,徐嘉余没有过度掩饰自己的情绪,他承认确实有些艰难,“但只是一部分吧,心里还有个目标,你就会觉得并非只剩煎熬。”备战东京奥运会这一路走的非常艰苦,为了保证状态和体能,游泳队训练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平线上,即便是徐嘉余这样的顶尖选手也常常有几近“崩溃”的时候,“累到哭!”

这些年来,他从不避讳“哭”这个字眼,甚至知道自己有个绰号叫“小哭包”。“随时随地想哭就哭!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对男人的束缚,为啥就不能哭了,就像别人说女人就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这是不对的。”徐嘉余把“男儿有泪不轻弹”改成了“男儿有泪不轻谈”,太累了就哭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会在别人面前落泪,不去告诉别人,就是“不轻谈”。

除了眼泪,奥运前徐嘉余的减压法还有游戏,“没有其他特别明确的办法,只能顺其自然。打游戏的话就会把一些对于输赢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这个阶段就用的这个方式来解压吧。但也会烦呐,怎么老是输啊。”

以前队里的队友叫他“甲鱼”,这几年大家都开始叫他“甲鱼哥”,除了年纪的增长还因为成绩的不断提升。但越是站得高,很多心里话越无从找人谈及。“能理解的人比较少吧,因为首先大家能达到同样水平的就比较少,然后能聊的人比较少,还有能理解你的人也比较少,三重删选后,基本就很难找人了。金字塔顶端是最孤独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缓解。”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大考在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延期,大部分争金的运动员会受到强烈干扰,多数人已经习惯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出状态。这四年来,徐嘉余的状态起伏明显,他宽慰自己,按照2017年夺得世锦赛金牌算起,到2021年正好四年。临近奥运那段时间,他也焦虑,“最好成绩确实很难出来,但最担心的还是近期成绩有下滑。”这之前,他冠军赛夺冠成绩只有52秒88,甚至排不进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的前五。

这个时候,国外的比赛也在进行,从成绩上来看,其他队员的奥运备战状态都很好,“现在网络很发达,不经意就会看到自己的报道,说徐嘉余不行了,对手很强。其实对于我来说,听到这些反而更加平静,感觉这更像我从前的样子。”

差点错过伯乐———初进国家队竟觉很奇妙

差点错过伯乐———初进国家队竟觉很奇妙

从前的徐嘉余是什么样子?

爸爸姓徐,妈妈姓余,所以给他取名徐嘉余。因为名字谐音,他从小就被叫做“小甲鱼”。妈妈余珍珍曾经是市体校游泳队的队员,姐姐徐思也在体校练过一年,算得上是一个体育之家。但徐嘉余是早产儿,小时候体质很差。

4岁那年,妈妈带着徐嘉余去游泳,把他往泳池里一丢,小徐嘉余一阵扑腾,一脸兴奋。2001年,温州体校去徐嘉余所在的幼儿园招生,但那一周,徐嘉余恰巧因为发烧请假错过了。一年之后,徐嘉余已经上小学,因为第一批招生人数不够,体校又去小学补招,结果伯乐林梦华一眼就相中了他。

在体校训练的几年时间,林梦华不仅为徐嘉余的专业能力打好了基础,更是让生活自理能力一般的徐嘉余逐渐成长。到了2008年,林梦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把徐嘉余推荐给了她曾经省队的队友——著名游泳教练徐国义

2011年,徐嘉余进入国家队,刚进国家队时候,刘子歌、焦刘洋、孙杨都在练,徐嘉余觉得那种感觉很奇妙,他还模仿一些明星选手,早年在温州练蝶泳时候,他的偶像是吴鹏,经常模仿吴鹏的技术动作。改练仰泳后,他开始模仿日本名将入江陵介。

他并非那种人人口中的天才少年,他的一切成绩都来源于他自己周而复始的游泳,那看起来极度枯燥的泳池,却成为了他的乐土。

2012年伦敦奥运会,17岁的徐嘉余在200米仰泳预赛小组垫底,教练安慰他,“没事,我们就算是见了世面”;201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徐嘉余100米仰泳还是折在预赛,但他主项200米仰泳进了决赛,这让他信心大涨;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子100米仰泳决赛,徐嘉余力压日本天才萩野公介获得银牌。男子200米仰泳决赛,又拿到一块银牌,虽然没有金牌入账,但命运已经把徐嘉余推上了舞台中央。

2015年喀山世锦赛,徐嘉余拿到100米仰泳决赛第四,200米仰泳决赛第六;2016年里约奥运会,徐嘉余在100米仰泳决赛中获得银牌站上领奖台;2017年世锦赛,徐嘉余收获了自己的一个国际大赛金牌,随后是2019年韩国光州世锦赛的男子100米仰泳冠军……

在成为中国泳坛领军人物之前,他确实经历过太多的平凡和错过。东京奥运开始,他试图让自己忘记那些也曾有过的高光时刻,回到当初那个不起眼的自己,这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减压。

恩师病逝——带着他的遗愿备战奥运

恩师病逝——带着他的遗愿备战奥运

徐嘉余想回到从前的那个自己,大概还有另外一个念想——去年7月,恩师徐国义的离世,给了他重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陷在一种“从此只能独自前行”的巨大悲痛中,“很多事情都变了,只能逼迫自己成长。”

作为中国游泳队的功勋教练,徐国义先后培养出叶诗文、傅园慧、徐嘉余、陈慧佳、李朱濠等众多游泳名将。大部分弟子都习惯称呼他“徐爸”,因为都姓徐,外界一度还以为徐国义和徐嘉余是真的父子关系。

2008年,徐国义第一次见到13岁“柔弱得跟豆芽菜一样”的徐嘉余,当时他妈妈找到徐教练,说孩子是早产儿身体不好。其实不只是体质弱,后来徐国义发现,这孩子还爱哭,性格不算外向,却常常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徐嘉余聪明、热爱游泳、训练从不偷懒,让徐国义看在眼里。

在徐国义的调教下,徐嘉余的技术细节越来越好,国内大大小小的冠军也拿了不少,但距离世界顶尖选手仍有不小的差距。反复的琢磨后,徐国义意识到偏瘦的体型和肌肉含量的欠缺限制了他的成长,就亲自为弟子改了食谱,每天以牛排为主,半年徐嘉余增重了4公斤。这一改变,让徐嘉余的技术得以更完美发挥,最终在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夺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打破了中国男子仰泳的“天花板”。

除了专业上的指导,徐国义对于徐嘉余而言确实是如父一样的存在。19岁时,徐嘉余迷上了网络游戏,徐国义发现后,曾先后两次砸了徐嘉余的电脑。徐教练最常说的就是,这些孩子,能不能出成绩先不论,至少品行在我这儿不能出差错。“这些年,我最庆幸的就是徐导当初没有放弃我。在我叛逆期间,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我拉回来。要是没有徐导,我可能正在温州某个厂子里打工呢!”徐嘉余说。

2015年,徐国义被查出患上了脑癌,需要立即手术。然而这么大的手术,他却放心不下备战的队员们,术后仅仅五个月时间,徐国义重新站到了游泳池边。叶诗文已经拿到过女子游泳项目的奥运金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弟子能在男子游泳项目上拿到一块奥运金牌。而近年最有希望完成这个心愿的人,就是徐嘉余。

一场疫情导致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徐国义没有能等到徐嘉余站上东京奥运赛场的那一天。2020年7月19日,徐国义病逝。

这一年对于徐嘉余而言,除了备战奥运的压力,他心里还有着要在2021年的夏天,带着金牌回去看徐爸的坚定期望,“但以前每次重大比赛,自己背后站了一个人,就像一个坚强的后盾在那里,他会给我说一些话,相信自己、不要想成绩之类的,现在没有了,就算有别人说出来,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虽然19年世锦赛就自己站在场上了,但毕竟是奥运会……如今都只能靠自己了。”

徐嘉余奥运备战的主管教练是楼霞,她正是徐国义的妻子,游泳队的队员管她叫楼妈。“徐嘉余一直比较依赖徐国义,所以国义走的时候,他反应比较大的。经过了那段时期之后他也在成长,训练非常努力投入,看得出来自己非常想在东京有所表现。”在楼霞的眼中,徐嘉余确实憋足了一股劲儿。

作为妻子,也同为国家队教练员,奥运备战期间,丈夫病逝的伤痛楼霞只能独自放在心底,她希望自己的身份能够让依赖徐国义的徐嘉余多少有些宽慰,“我能够站在这个泳池边,我想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让他能够心安。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对于徐嘉余而言,男教练和女教练训练的方式、态度激情都有所不同,习惯了徐指导那种方式,现在换了一种,他自己还是有点不适应,“但我是徐指导亲自挑选的,他肯定希望我去站上领奖台。”

2021年7月19日,是恩师徐国义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冥冥之中的注定,徐嘉余和中国游泳队在这一天启程,出征东京奥运会。而为了让自己更“踏实”一些,和徐嘉余一起前往东京的,还有由楼霞所赠、徐国义生前佩戴过的手镯。

没做好领军人准备——步子大会栽跟头

没做好领军人准备——步子大会栽跟头

要站上奥运领奖台绝非易事,更何况徐嘉余这次肩负的是夺金重任。“成绩越好越明白自己的使命,现在我只能是每一个方面,小步前进,大步容易栽跟头,只能一步步稳步前行。”奥运开始前,他步步谨慎。

出征东京之前,徐嘉余和游泳队一直在北京封闭训练,每天训练5-6小时,大概游7000-11000米左右。每周都有测试,检验技术水平存在的问题。那段时间,徐嘉余自己觉得算练得比较好。由于疫情原因,徐嘉余一年几乎都在封闭训练中度过,“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可能是食堂大师傅。”

虽然大战还未开始,但此时徐嘉余已经看到自己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新近涌现出来的俄罗斯双星雷洛夫和克莱斯尼科夫,这两人在4月份的俄罗斯全国锦标赛上,分别游出了52秒12和52秒24的好成绩,成绩均要高于徐嘉余在奥运选拔赛上的成绩。另外在2021年美国游泳奥运选拔赛上,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世界纪录保持者墨菲以52秒33夺冠,亚军亨特-阿姆斯特朗的成绩52秒48,甚至排在第三的萨内-卡萨斯也有52秒76的表现。

这是自己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但徐嘉余知道前两次奥运会的经验其实借鉴意义并不大,“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不能用以前的奥运经历作为现在的参考。东京奥运会的游泳决赛都在上午进行,这是以前从没经历过的。白天的决赛,每个细节和以前都不一样,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除了竞技水平的高低,心理状况也是奥运赛场最为重要的,徐嘉余很清楚,“大家都想争夺奥运冠军,放松心情摆正心态很关键,如果心态不好,肯定会影响到水平发挥。如果每次去想成绩好坏,有可能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也可能是增加自己的压力,就看怎么均衡。好的拿来用,坏的丢开吧。”在徐嘉余看来,奥运前自己的成绩没有达到巅峰,也许不是坏事,“不要出现伤病和大调整就行,所以目前的成绩,可能对于我自己来说反而是卸下包袱吧。”

此次中国游泳队征战奥运的名单上,小将占据多数,在历史的更迭中,徐嘉余已经逐渐扛起大旗,外界也把他定义为此次中国游泳军团的“领军人物”。

“说实话,对于这个角色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在站上东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前,26岁的徐嘉余依旧内心忐忑,“就像我总说对于拿冠军总的感觉还差一点,我想完美的领军人物应该是事事都最顶尖的,才能谈得上门面啊,不然不算。”

遗憾的是,在东京,徐嘉余依然没能如愿。100米仰泳预赛结束后,徐嘉余就因胃溃疡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身体虚弱到需要让医疗工作人员用轮椅推走。尽管徐嘉余在半决赛前强打气精神,但是想要在世界最高竞技水平的舞台上较量,这样的状态还远远不够。单项第五、男女混合接力第二,徐嘉余在密集的赛程中游出了自己当下的最佳状态,但第三次奥运之旅,一如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所感叹的:只能遗憾告终了。

作者:陈小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