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一地鸡毛

这一阵儿,车圈最热闹的就是 汉EV 参数 图片 )和极狐阿尔法S的对撞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极一时的比亚迪神车碰撞欠佳,静置48小时后起火。一时各种阴谋论、公关声明、网友互撕纷至沓来,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车聚君尝试来解析一二。

一、冷却液背不背锅?

冷却液不背锅。懂车帝在直播中明确回应:并未更换冷却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C-NCAP的规定,碰撞前要排空冷却液换上同质量不同颜色的液体。所以,即使换了冷却液也是常规操作。总之,换不换冷却液根本不是重点。

很多车主和一些媒体人证实,他们汉EV的电池冷却液也是粉色。

就连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也表示:“汉EV根据不同批次冷却液颜色不同,但只是加注的颜色不一样,冷却液都是不导电的,跟颜色没关系。”

车聚君一位朋友恰巧是比亚迪4S店的售后,他的说法是:汉EV的冷却液大部分为紫色,一些批次确有粉色。功效与导电性都一样,只是别混加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业内人士称,无论什么色,冷却液的成分都是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兑蒸馏水,另外再加一些添加剂如防锈剂、防霉剂、pH调节剂、抗泡剂及着色剂等。着色剂的作用是区别主要成分,如乙二醇一般用绿色、丙二醇用红色、二甘醇用蓝色。丙二醇和二甘醇物理属性相似,区别是丙二醇是药用溶剂,无色透明;二甘醇是工业溶剂,有毒性,成本是丙二醇的一半。

所以,冷却液的颜色取决于着色剂,只是为了区分冷却液的主要成分,防止混加。不同成分的冷却液在物理特性上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同一车型会有不同颜色的冷却液。

另外,着色剂随光照与时间变化,会有一定氧化反应,存在变色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车言论》的汉EV在刚入手时冷却液是紫色,而最近拍视频时是红色的原因。其编辑解释,可能是后期调色的原因。其实更大可能是着色剂氧化了。

所以车主应记住「买车时」冷却液的颜色,以后添加时以最早的颜色为准,防止加错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无论如何,全世界都认为汉EV的冷却液有红色,除了比亚迪公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在官方声明中坚称只有紫没有红,甚至固执到对另一家媒体说:“公司内部并无冷却液的回应,汉EV使用的冷却液均为紫色。”

杀急了,连自己人也不放过啊。

比亚迪公关如果想自救,目前只有一个出路:它承认那些冷却液为红的汉EV新车,其实是库存车。只有这样,逻辑链才能完整。

二、刀片电池为何起火?

关于重大事件的定性,一定要先看官方文书与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尚未公布《火灾事故认定书》,唯一线索是主持人在视频中的转述:“经消防认定为电瓶电气线路故障导致车辆完全损毁”

这话曾引起很大误解和争议。

首先,「电瓶」一词容易让人理解成小电池,即12V蓄电池。这也是很多迪粉蜂拥而至攻击懂车帝的一个点。他们认为,起火的是小电瓶,为何标题说是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聚君一开始也以为是12V起火,引发了动力电池火灾。但很快,主持人@汽车大侦探东门 正式澄清:

“起火点在比亚迪主驾位置下方,后续燃爆来自车身底部,都不是小电瓶的位置。”

这么看,起火部位确实是动力电池组了。那么问题来了:

▎针刺都不会导致磷酸铁锂电池出现明火,液体渗漏如何能让它短路?

▎冷却液在副驾前方,离起火点主驾下方有一定距离,这得多大的流量才能形成浸泡?大夏天的液体,48小时没蒸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显示,碰撞后汉EV红色的冷却液已经流了一地,余量很难再对电池组形成浸泡,除非懂车帝把电池组拆下来放在漏液上。

▎无论什么颜色的冷却液都是几乎不导电的,用欧姆表实测,电阻都是无穷大。因此,即便懂车帝把刀片电池摁在漏液上,也很难短路。

▎短路?我们一直讨论如何产生的短路?是不是被公关声明带偏了?消防部门说的是「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同学们,是线路故障,没说短路。

▎如果真像公关声明说的导电液体会让电池起火,那么下雨天你还敢开比亚迪的车吗?因为只要不是100%纯净水,都会导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片电池当时不是宣传“七层四维安全矩阵”,防水等级达IP67吗?怎么会轻易被漏液所破防?

基于目前信息,汉EV的起火应该与任何液体无关。

起火的真正元凶,应该是车身结构设计与用料无法给予刀片电池足够保护,导致电池组内部线路出现应激性破损,个别电芯短路并不断发热。热量公式为:Q=l²rt,随时间推移,热量逐渐增高,最后积累形成热失控,冒烟起火。

三、汉EV的车有哪些问题?

先说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EV本质上还是「油改电」的产物,因此车体设计在很多地方必须向燃油车妥协。比如12V电池位于主驾前方,而一般纯电平台的车会把它放在偏副驾一侧,甚至后备箱内。这大概是因为,汉EV参考了日系车的设计,而日系是右舵车,故将蓄电池放到了人家的副驾,对应国产车的主驾位置。

汉EV照搬了这种设计,导致在50%对撞时,相对更重要的蓄电池容易受到撞击。测试后,整个蓄电池包括继电器、保险丝等部件全部撞毁,导致双闪无法打开、黑屏、车门无法打开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另外,因为汉EV还有孪生的 汉DM ,后者需要一个发动机,因此汉EV的前机舱留有一大块空挡。当冲击力足够大,材料支撑又不够时,整个前舱的压溃会非常严重。

因不是纯电平台,电池包不能和底盘紧密结合形成原生设计,在受到高速撞击时电池的承力会更大一些,直接导致电池包变形更厉害。加上刀片电池为了追求更大容量采用了CTP的无模组设计,内部支撑欠缺,电芯受到的风险会增大。

再说一下用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EV的前防撞钢梁没有采用热成型钢,导致在64km/h的对撞中完全折断。纵梁也被撞的七扭八歪,下方连接副车架的部件翻开撕裂。整个前舱变形严重,直接导致12V电池完全损坏,防火墙侵入驾驶室,对驾驶员的小腿造成明显伤害。

本应是最坚固的门槛梁也被顶弯,要知道主驾的门槛梁比副驾还多了一层热成型钢尚且如此,如果撞的是副驾,结果不敢想象。A柱、B柱、车顶都有明显变形,导致车门难以打开,多处呈明显的塑性铰。主要原因是没有使用更多的热成型钢或铝合金材料。

还有做工。

视频中主持人指出,汉EV碰撞后多处出现脱焊现象,失效区域也比较多。车门与门板之间也脱焊,导致驾舱变形比较严重,内饰条脱落、方向盘位移、副驾区域与车顶变形明显,说明汉EV的制造工艺有很大提升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太合理的设计、 不太厚道的用料、不太理想的做工,共同导致前排假人腿部受伤严重,后排假人颈部剪切力过大,存活机会不高。

关于汉EV的设计与车身刚度,车聚君早在去年试驾过高性能版就给出了警告。当时在40km/h中力加速,却听到了明显的响胎,并感到方向晃动,说明车身与底盘的贴合度、扭转刚度、轻量化都不够,设计与用料存在很大完善空间。

这些特性让汉EV的操控感欠佳,还会增加电池在碰撞后起火的几率。

四、汉EV的产品力很拉垮吗?

也不能这么说。

首先比亚迪的公关声明也有一些事实,如汉EV在C-NACP和C-IASI测试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说明它的应试能力还是很出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4km/h的对撞明显超纲了。汉EV好比是衡水中学的一个优等生,考上清华不太难,但现在参加的是奥数,输了也不能说是差生。

其次,极狐阿尔法S是一款接近SUV的跨界车,比汉EV高了10.4公分。姿态优势在对撞中非常重要,车身低的一方会受更大的力。

而且极狐阿尔法S确实是一个优秀选手:基于纯电平台的钢铝混合车身,全车44.5%的铝和超过14%的1500MPa热成型钢,这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

再次,关于刀片电池起火,汉EV是合格的,只是并不像它宣传的那么优秀。

一个底线是,它符合国标。工信部去年5月发布了三项强制性国标,要求电池单体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 不爆炸。另外,关于挤压测试的国标是,动力电池在变形达到30%后的一小时内,不能发生起火、爆炸现象。

这两条国标,汉EV在这次对撞中都满足了。48小时足够驾乘人员逃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们可以说汉EV还挺冤枉的?

也不是。虽然你应试成绩好,但人生不只是一场场考试,你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决定和你发生碰撞的对手是谁,还有可能是一辆大卡车呢?双车对撞本身,要的就是戏剧性。你汉EV之前出尽了各种风头,也要承担相应的被挑剔的风险。

48小时虽然够人员逃生,但不要忘记:因为汉EV的小电池被撞毁,车内的紧急呼叫系统失效、车内不能解锁很难打开,这时小腿粉碎性骨折的驾驶员和颈部受了103Nm剪切力的后排乘客(生还几率不大),很难自救求生。只能祈祷对面阿尔法S的人能下来帮一把,或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所以,车聚君只能给汉EV打60分。少一分显得不支持民族品牌和国之重器,多一分显得不尊重客观事实和公共利益。

车聚小结

截至目前,公众对此事的分歧依然较大,但一个共识是:比亚迪的公关照例不及格。

除了大家看到的“冷却液红紫门”,其实还有一个隐秘的行为让人难以释怀:很可能它在这次碰撞之后修改了汉EV的在线说明书,添加了冷却液会褪色的提示。

大可不必,或者可以更敞亮些。

汉EV不是之前一直宣传「君子之车」吗?何谓真君子?以技胜人、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一些暗戳戳的事还是少作为好。

一个正面教材是, 哈弗H6 在去年中汽研碰撞后车门打不开。它回应也不能说完美,但至少态度真诚,也没说“追究法律责任”云云。

汉为观止不重要,不要汗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