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7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B1出口,摆满了市民祭奠逝者的鲜花和卡片。

有人脱险后折返施救,有人在虚脱中凭本能站起来救人,有人不断鼓励大家……和李英豪有同样热血的年轻人,会将郑州暴雨之夜“逆行者”的名字刻在心上,这正是穿透历史长空的守望相助。

|作者:杨学义 冯群星

7月20日下午5点多,李英豪像往常一样坐着地铁5号线回家。他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重症病区的一名男护士,这一天的工作像往常一样紧张忙碌。由于雨下得太大,他特地穿了一双凉鞋和一条短裤。除此之外,并未有任何不同。他还没有察觉到,这将是极为特殊的一天。

地铁的门关上了,李英豪听到广播里偶尔播放“某某站不停靠”的消息,有人焦急地议论着。行进到海滩寺站,列车关门后又突然发生了紧急停靠,大部分乘客也没往心里去,毕竟公交车已经取消了,只能坐地铁回家,此刻担心的是哪一站不能停靠又要耽误回家。几分钟后,列车重新启动,开往下一站沙口路,但只开了约一分钟,就再次停下来。

此时,车上的每一位乘客都突然看到,列车司机从车头驾驶室一路小跑奔向车尾,他一只手推开人群,另一只手里拿着对讲机不停和工作人员交流。他想掉转车头,将车开回海滩寺站。车又往回走,但大概只开了5米就停下了。乘客们一脸茫然,直到看见司机又从车尾往车头跑,并打开最前面一节的车厢门,他们这才明白:他们要从隧道内的应急通道走向站台了。

惊心动魄的一晚,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换你!我是青年党员”

应急通道沿着隧道内壁悬挂,宽30-40厘米,只能容一人通过。李英豪在第二节车厢,很快就到应急通道上了,“出来我才明白,隧道进水了,列车无法开行,但我还能隐约看到水流中的车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号线地铁乘客在逃生时拍摄的隧道积水。

顺着通道向沙口路站方向走,两三百米的距离,眼看快到站台时,李英豪发现队伍走不动了。水势迅猛了许多,且水位大涨,后面的人见状,心里着急,开始催促前面快点走,但前面就是走不动。

李英豪往前望了一眼,原来应急通道和候车的站台不是直接相连,需要先从通道下楼梯,再上楼梯到站台,像个“V”字形。由于洪水淹没,这段距离就成了“断头路”。

李英豪看到已经有3名地铁工作人员泡在“V”字底部的水里,不停说服不敢跳的乘客跳下来。李英豪果断跳下去,对水里一位个头不高的女工作人员说:“我换你!”并自报了家门,还特意加了一句“我是青年党员”。工作人员钦佩他的义举,接受了他的提议。

紧接着,他开始鼓励不敢涉水的乘客:“我是省人民医院护士,也会游泳,请相信我!”听到这些,乘客跳下的步伐加快了。

在水中,他们几人扎着马步,逐渐熟悉了地形。他们踩住坚实的地方,用手握着乘客的双脚,乘客扶着墙,艰难过关。接近站台时,再被人拉上去。三四十分钟后,李英豪感到体力不支,于是换到了站台上,趴着拉乘客。又过了三四十分钟,应急通道最后一名乘客走出来了,李英豪终于松了一口气。

就在起身时,他发现隧道另一侧的电缆上还站着10名乘客,在过去一个多小时里,他们看着水势越来越猛,变得惊慌起来。其中一名乘客绝望地喊道:“我快崩溃了!”李英豪不断安慰他们,告诉他们已经求援了,消防官兵马上会来。另一名乘客想让他从站台甩一根绳子过去,他们就可以拽绳游过来,李英豪大声解释:如果擅自行动,会有危险,只有等消防人员过来,用专业器材救援。最终,这10名乘客被赶来的消防人员救下来。

李英豪说,越是在极端情况下,冷静分析越可贵。这和他平时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关系——在呼吸重症病区,每天要处理很多的危急情况,他有太多这样的经验和体会。

这10名乘客冷静下来后,其中一人想起了一个重要而可怕的信息:列车上还有没出来的人。站台上的众人大吃一惊,李英豪随着一名工作人员和一个勇敢的陌生人一起往回走。他们拿了两个灭火器、两个消防水带,顺着大水艰难逆行,直到走近才听到,车厢内已经响起了打砸车窗的混乱声响。工作人员用灭火器用力砸车窗,而李英豪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开始用消防水带连接列车和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铁5号线隧道中,李英豪(右上图画红圈者)勇敢逆行,营救被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死时刻的逃生井然有序

当李英豪随着第二节车厢的乘客走向应急通道时,另一批乘客就没那么幸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园区综合科主治医师秦杰林,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是个20多岁的女孩,走在应急通道的后方,当李英豪在“V”字形底部扶人涉水时,洪水已经涨了上来,排在后面的乘客又回到了车厢,打算在车内躲避洪水。

车厢内的乘客一开始还只是担忧,但慢慢变成了恐惧和绝望。不少人恶心、头晕,尤其是孕妇、孩子和老人,已经体力不支。随着时间推移,靠后车厢的乘客由于地势低,已经看到窗外的水漫过头顶,但人们仍然互相安慰着,并提醒彼此冷静,减少氧气消耗。

随着氧气越来越稀薄,秦杰林的意识也逐渐模糊起来。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时,她只依稀记得,有乘客开始砸窗自救。还有一个细节她记住了:一名热心乘客喂她吃了一口东西,鼓励她坚持住。后来,她神志已经不清。再后来,她就迷迷糊糊地被人拽出了车厢。

随着水势猛涨,列车向一侧发生偏移,受困的乘客努力寻找逃生机会,用车内灭火器狠狠砸露出水面的车窗。他们与外面拿灭火器砸窗的工作人员内外合力,车窗终于碎了,乘客们有了宝贵的氧气。此时,车厢外的李英豪看到水势太大,从车窗到应急通道有将近两米的距离,乘客过水时很可能被冲走。于是,他们先让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出来试试。小伙子握紧了已经系好的消防水带,由他们在旁保护着,最终成功爬上应急通道。

方法可行,逃生开始了。让李英豪记忆犹新的是,生死时刻的逃生竟是井然有序的。最先出来的是孕妇,然后是孩子,女士随后,男士垫底。其中,一位母亲紧紧抱住儿子,看着李英豪,那种眼神是复杂的,绝望、感恩、恳求。儿子和妈妈分别了,妈妈哭了出来,但后面还有其他小孩,所以她并没有和儿子一起出去,儿子说:“妈妈,我们一会见!”

三个小男孩和两个小女孩先被救出来。让一个孩子走过长达两三百米的狭窄通道,实在太危险,况且隧道已气温骤降。被寒冷、惊恐、不安笼罩的孩子们不停打哆嗦。李英豪对孩子们喊:“今天经历了这些,你们太勇敢了,都是小英雄。”他背着孩子们一个个地走,走到那个“断头路”时,孩子们更害怕,李英豪就对他们说:“相信叔叔,你什么都不要想,现在用尽所有力气抱紧我。”

来到站台,他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要棉衣,给孩子披上,又回去救人。那位和儿子分别的妈妈也上来了,呼吸急促。“我摸了摸她的脉搏,判断她是由于紧张过度造成的。”李英豪于是让孩子坐到妈妈身边,“她看到儿子平安无恙,好了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限抢救,敬畏生命

消防、公安等部门也参与到救援中来,站台上全是心有余悸的乘客。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大喊:“这里有人急需心肺功能复苏!”李英豪听到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般,但依然冷静地说:“大家都到楼上去,务必把孩子带上。”

此刻,秦杰林因为长时间缺氧,出现了头痛、胸闷的症状,神志也没有完全恢复,正坐在一个角落。但听到有人要做心肺功能复苏,她几乎是靠本能站了起来,下意识地冲了过去。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天职。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冲到最前线。”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另一名医务工作者于逸飞也站了出来,他是郑州人民医院新进研究生试工人员。这样,车站内3位医务工作者全部站了出来,组成临时救援小组。于逸飞、李英豪做心肺复苏,秦杰林做人工呼吸。这3位初次相遇的“白衣天使”没有过多的沟通,却形成了无比的默契:一个人站起来,另一个人就赶紧接上去继续抢救。

被抬上来的人里,需要心肺功能复苏的越来越多,人手已经严重紧缺。他们3人开始紧急招募志愿者,并现场教学:跪地双手按压心脏30次,人工呼吸吹气两次。按照国家规定,如此循环做30分钟以上无效,才可以宣告死亡。志愿者立刻投入战斗,包括两名女性和一名记者。每个人都是持续做了40到50分钟,实在无效才无奈停止。

秦杰林还未从自身的精神状态中挣扎出来,此时她是一个矛盾体,自己的惊恐还未散去,职业的本能又促使她完成救援。被各种复杂情绪困扰的她,几乎是边哭边救人。她记得有人在旁边鼓励她:“不要哭,保存体力,还要救人!”一种莫名的力量,的确使她坚持了下来。

李英豪看着未抢救过来的遇难者,内心复杂。“我在呼吸重症病区工作,经常遇到逝者,整理遗容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但这一次,李英豪格外悲痛,他让人们把手中的湿巾和卫生纸都给他,将一个个逝者的脸和衣服仔细擦干净,还用卫生纸遮住逝者的双眼。“最后卫生纸全部用光了,我就把衣服脱下来,给逝者盖上。”李英豪说:“逝者为大,无论在哪里,都要敬畏生命。”直到整理完最后一名逝者的遗容,他才感觉自己耗光了所有精力,连腰都直不起来了,瞬间瘫在地上。直到5天后与《环球人物》记者见面,他还戴着护腰在家中静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艰苦的救援工作后,李英豪体力透支,躺在病床上休养。长时间的跪地心肺复苏,让他的双膝都红了。

而秦杰林看到救援人员来到后,也于21日凌晨走出了地铁。她的表哥正在等她,等了足足5个小时。终于看到了亲人,她将所有的情绪释放出来:“哥,我还活着!”

因为这段时间正好在外参加进修,秦杰林出地铁后没有回医院,也没有把这一夜惊心动魄的经历告诉领导和同事。直到第二天,地铁5号线的事情见诸媒体,3位医护人员救人的消息和图片逐渐传出,同事们才发现:这个见义勇为的女医生,不就是秦杰林吗?目前,秦杰林仍然有头痛、胸闷、全身酸痛的症状,每天都要做高压氧治疗。不过她说,最近退烧了,疼痛也没那么厉害了,“没事的”。

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秦杰林反复说起一句话:“其实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人生中从未有过的无助时刻,遇到了那么多友善、互助的陌生同伴。而她,只是做了一个医生、一个人该做的事。“任何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0日,秦杰林在地铁5号线上救助了多位民众。

去年2月9日,李英豪随河南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在青山方舱医院奋战了将近一个月。仅过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在郑州地铁5号线,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逆行”。

他给《环球人物》记者看了一段在方舱医院中他和患者讲的一番话:“这里提倡互帮互助,咱们就是一个团体,你们早日出院,我们早日回家。你们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们,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是河南医疗队!如果有物资不够,我们是可以协调的,但是协调不是说来就来,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家吃饭好好洗手,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锻炼,我们共同努力,早日出舱!”如果将“出院”换成“出车厢”,将“医疗队”换成“救援队”,将“早日出舱”换成“尽快解困”,那么这番话也同样适用于被困在地铁中的那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英豪从小梦想当兵,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抗疫期间,他在国旗下敬军礼。

李英豪还提起了很多人的名字,比如《觉醒年代》中出现的革命先烈陈延年、陈乔年,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15位空降勇士,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逆行的消防员,2018年10月向队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中国总能涌现出这样的人来,也正是这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激励了我。”

今后,和李英豪有同样热血的年轻人,也会将郑州暴雨之夜“逆行者”的名字刻在心上,这正是穿透历史长空的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