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大越往单位跑”,记者探访山东省气象台——

“烟花”朝哪移动,这里紧紧盯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烟花”96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7月28日20时-8月1日20时)。(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7月28日一早,天气阴沉,离预报中的台风“烟花”中心到达山东还有近20小时,山东省气象台内一派繁忙。

尽管7月27日下午济南市发布了应对极端天气、调整上下班时间的紧急通知,28日上午推迟至10时上班,但这显然没有影响到气象台的工作人员。

“别人是下大雨往家跑,我们是雨越大越往单位跑。”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史茜在连续加班几天后,今天一早就到达了办公室。27日,我省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后,气象台启动应急值班。现场,工作人员都紧紧盯着面前电脑屏幕上的云图、雷达图等各种天气图,而旁边大屏幕上方的滚动字幕格外显眼:“关注重点:6号台风‘烟花’风雨影响。”

上午8时,在离着史茜工位几米远的视频会议区域,由中央气象台主持的全国天气会商准时开始,今天的会商,山东省气象台要发言。

“24小时我们还是考虑省内大部分地区有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你们考虑的特大暴雨区域是不是主要还是在中南部跟地形配合比较好的区域?”

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汇报人,语速都很快。

“这次的台风‘烟花’有些‘调皮’。”史茜说,“从‘烟花’形成之初,我们就开始关注,后来预测到会在浙江登陆。但登陆之后的路径,就不是那么明确了。由于缺少引导气流,烟花登陆之后路径特别不确定,速度也很慢。”

速度慢、携带水汽充足,自然会给停留地带来强降水。“我们24小时紧紧盯着它的动向!”史茜说。

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降水、GRAPES_3KM模式降水、科研所HUPPS模式降水……记者看到,气象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上显示着多种数据模式,这些都是用来预测天气情况的利器。

史茜的工位上放着一本《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这本650多页的书已经发黄、脱页。“我们很多同事对书上的内容了然于心,哪一页哪一段写的什么内容都能记住。”史茜说,“有了数据模式,我们还要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它们进行判断,比如看出某个模式预测的不对,我们作结论时就不采用。”

分析天气形势,参考数据模式,综合研判,最后作出预报结论,这就是气象台预报员在生成天气预报前的一系列工作。

气象台预报员的背后,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硬核技术在支撑。

28日中午,记者来到了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目前,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人员全部待命。

“装备和人员,我们都做好了准备。”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杨宗波介绍。中心成立了四个应急保障党员突击队,全面保证大型探测装备、地面观测装备、备品备件供应及物资保障等,保证台风期间全省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个探空观测站、1800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所有气象设备正常运行。

作为观测降水、风、温度、湿度、闪电等气象数据的第一线,大气探测可以比作气象系统的“眼睛”,以天基、空基和地基三种方式对天气状况进行多维度监测。天基通过气象卫星对地球大气层进行观测反演出卫星云图;空基雷达实时对大气进行扫描,捕捉云团变化、含水量、闪电等;地基观测站则收集风向风速、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等相关气象数据。

这些设备,小到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大到雷达,不仅仅为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观测资料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宝贵资源。

“像此次的‘烟花’,对我省来说不会常常遇到,所以我们要确保监测精密、观测数据精准,为日后进一步研究留下资料。”杨宗波介绍。

因此,在极端天气下,保证各项设备安全运转成为关键。杨宗波带着记者来到一间仓库,一排排的雷达配件整齐地摆在架子上。“为了应对‘烟花’,我们这几天对这些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每一台装备都有信息卡,一旦需要,就可以利用这个智能货架能够将其迅速调出。”

在另一旁,一个行李箱大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正在三脚架上进行调试。“这是我们兜底的设备,一旦气象观测站的所有设备损坏没法用了,就可以架起这套设备,用蓄电池供电,可以继续观测降水、风、气压等数据信息。”杨宗波说。

目前,我省共有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布设在济南、泰安、烟台等9个市,这些雷达传送回来的雷达图为天气预报提供实时天气演变情况。

技术保障室陈庆亮科长说,“极端天气下,雷击、洪水,或是断电断网都有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爬上近百米高的雷达塔完成设备保障。”

记者注意到,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的墙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气象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为生产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为防灾减灾做好第一道防线。”“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杨宗波说。(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实习生 张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