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的雨花台,有一个很美好的名字来源,据说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常在此地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有僧侣五百人。此事感动了佛祖,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徇烂的石子。故有名为雨花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雨花台都跟美、佛挂上钩,然而近代时却与佛相反。1927年以后,这儿沦为蒋系迫害革命志士的刑场,在这儿殉难的人达十万之多。恽代英、罗登贤、何宝珍、徐全直等等人,都是在这儿遇难的,还有邓中夏。《觉醒年代》里那个俨然是年轻学生主心骨的青年,剧里没有写完他的一生,历史上的他为了信仰最后倒在了雨花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中夏,生于1894年10月5日,湖南宜章县人。父亲是晚清举人,辛亥革命以后当过省参议员和县长,生在腐朽封建的官僚家庭却向往新思想。1915年前往湖南高等师范学院(今湖南大学),虽然在不同学校,但因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老师(杨昌济)。当时他便与伟人相识,结下了身后的友谊,后来也成为了相伴而行的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邓中夏跟着父亲进京,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文学系)。他来得恰到时机,当时的北大有着一群优秀的老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等。在这儿他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又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开始研究马列。

从深入了解以后,邓中夏便决定从事工人解放运动的实践,先是动员洋车夫集合拦路以要求增加待遇。但只有少数人响应,警察砸了车以后,他拿出所有的钱还难以补上车夫们的损失费。校内有人见面便讽刺,父亲也因他参加“过激”活动中断了经济,可他从不气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团赤色的火焰,不停的燃烧着,直到生命的尽头。洋车夫属于个体的劳动者,且受帮会影响,真正搞工人运动还应该去有组织的产业工人中去。于是,1919年,邓中夏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令群众懂得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道理。1920年,又去长辛店铁路工厂办劳动补习学校,这便是现代职工运动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1921年3月,邓中夏在青年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和威望,故不少地方都聘请他去讲学。他没有教过课,更没有经验,可前来听讲的学生数不胜数。从北京大学年轻学生的主心骨,一度成为长沙、宜章、广州等地学生的精神指导,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危险也随之而来,1928年3月,邓中夏便在香港被捕过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经周先生等组织营救,1933年5月15日晚,邓中夏再度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他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史良、宋庆龄等人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无奈一同被捕的林素琴经不起威逼利诱供出了他的真实身份,并表明一年前被捕的李惠馨是他的妻子,为辨别邓中夏的身份。李惠馨被送去与他相见,两人分离一年,再见却是这样的情形。

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战士,对这样的场面也都有准备,强压心中的情感不多看对方一眼。只装作不认识,可惜的是虽然李惠馨与邓中夏装作不认识,敌人还是通过别的途径确定了他就是邓中夏。他在狱中又经历了一番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摧残,这次再也没了办法,邓中夏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生前最后一封信里写着: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于是属于我们的!雨花台,也就是那个无数仁人志士血洒的地方,显然邓中夏清楚自己即将被敌人杀害。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在信的最后写下了一句令人震撼的话: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在雨花台为信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