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器还剩下0.9秒,14-14,比利时男篮发球。

费福尔特站在弧顶,像极了急眼的库里——接球就扔,扔了就进——比利时绝杀了波兰!

费福尔特绝杀波兰

照现在的排名,只要赢了日本,我们就能出线了!

在日本赢日本,4连败紧接3连胜,想想就来劲!

中日大战,颜鹏暴扣

老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波兰3连败是中国的“天时”,东京奥运会是日本的“地利”,但是真到了这生死一线间,还是得看场上的“人和”。

胡金秋在前6场比赛一共得到了62分,场均10.3分领跑得分榜,在21分就“打爆”的赛制下,场均得分上双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推荐阅读: 3×3篮球,到底谁专业?到底谁业余?

循环赛赛制,8个国家已经把彼此研究了个透。

三对三篮球有一项特殊规则:6次犯规之后,每次犯规就要送对手两次罚球,9次犯规之后就要2罚1掷。

波兰队无比忌惮胡金秋在篮下的杀伤,比赛进行了3分钟不到就在他身上犯规了5次。

胡金秋被两个波兰球员同时犯规,尝试传球

这样的缠斗持续了一整场。

中国队始终被波兰压着打,比赛还剩2分半,中国15-17落后,胡金秋又被撂倒,他躺在地上起不来。

特写镜头放大了画面,正好能看清他双手上方清晰的“CHINA”。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CHINA”的小伙子们疯狂提速,连进4分追平比分,颜鹏致命远投绝杀了波兰。

这奇迹一战,留住了中国男篮的希望——赢下日本!进次轮!

历史的十字路口总是惊人的相似。

24小时之后,胡金秋篮下强杀得手,中国队16-18落后日本两分,和昨天下午15-17落后比利时的处境别无二致。

只是这次,出手致命远投的不是我们。

日本队富永启生在颜鹏绝杀波兰的同一位置,命中制胜球,触发打爆机制。

输给日本,高诗岩拿下8分,颜鹏献上单手劈扣。只得到3分的胡金秋,已经付出了所有能量,前6场肉搏战让他筋疲力竭。

塞尔维亚队员对胡金秋恶意犯规

就这样,中国男篮排在8支球队的第8位,结束了第一次三对三奥运征程。

其实,我们离进入下一轮,只差了0.6分。

FIBA的3X3排位规则非常粗暴:

1、如果两支球队战绩相同:看胜负关系;

2、多支球队战绩相同:看小组赛期间的场均得分;

3、多支球队战绩相同、且场均得分相同:看种子顺序,排位更高的种子队晋级。

就这样,日本、波兰、中国战绩相同,日本场均得分最高涉险晋级;中国比日本低0.6分而排在了第8;波兰排名第7,跟中国队一起出局。

中国队是东京奥运会5号种子,身后的6号种子是日本队,7号种子是波兰。

换言之,这7场比赛中国男篮一共得到了119分,只要再多得4分,我们就晋级了!

119分,胡金秋得到了其中的65分。

在开局就连输四场的绝境之中,中国男篮离逆天改命,只差了这0.6分!只差了2个2分球!

输掉中日大战之后,胡金秋在球员通道接受赛后采访痛哭流涕:“很遗憾,我觉得中国队的实力远不止于此。”

“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累,大家都累。跟他们打了才知道,我们的个人技术还差的太远了,希望我还能有机会为国家队征战奥运会!”

历史的十字路口总是惊人的相似——8年之前,16岁的胡金秋对记者说:“我希望自己能够先打上CBA,然后进入国家队,征战奥运会!”

那天,胡金秋第一次披上五星红旗——他率领中国队21-14“打爆”中华台北,拿下了亚青赛3V3男篮的冠军,自己也荣膺赛会MVP。

3X3篮球,就是胡金秋梦想起航的地方。

那年亚青赛,胡金秋作为中国代表团旗手,被媒体称作“小姚明”。

8年后的今天,胡金秋在姚明领队的注视下,扛着中国队前进。

打波兰的这场比赛,他甚至把自己累成了“姚明”。

8年了,他16岁时提到的“CBA、国家队、奥运会”梦想三部曲,如今全部实现,而中国男篮的奥运梦,似乎跌入了谷底。

中国男篮不够好,但是远没有口诛笔伐的那么遭。

大赛之前,处在风口浪尖的高诗岩、名不见经传的颜鹏和李浩楠,同样拼尽了每一滴汗水,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循环赛阶段,中国男篮关键助攻高居第2,仅次于世界第一、7战7胜的塞尔维亚;

而中国男篮的28个关键助攻当中,有17个来自于高诗岩,8个来自于颜鹏;

李浩楠在球员个人封盖榜上也排到了第6(胡金秋第3)。

而胡金秋,不仅是循环赛得分王,他的球员价值系数、得分价值系数全都碾压式高居榜首。

历史的十字路口总是惊人的相似,默默观战他的姚明,曾经也是如此屠榜。

8年前,胡金秋第一次接触3X3国际大赛;8年后,他再一次为国出征。

我们还不知道他是否会留在三人篮球国家队,不知道他能不能重回3X3篮球的奥运赛场,但是我们知道,大秋是一个非常长情的人。

8年前,胡璐走进了他的生活;8年后,胡璐已经成了他的太太,看着大秋被波兰人死缠烂打,“骄傲又心疼”。

8年,两个奥运周期。

这次,我们离更进一步只差了0.6分。

但“金秋”时节,中国男篮的这趟奥运之旅,总不是一无所获吧!

作者:李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