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之前,诗歌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基本集中在景物实体上,山川湖泊、香草美人、花鸟鱼虫等。几乎没有“取影”的描写手法。影子作为虚无的存在在写实的诗歌里根本无立足之地。然而当时间的指针拨动到南朝,佛学典故佛理哲思盛行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学注重心灵层面的研究,常论述虚实有无。是以有大量的“影”描述内容,而关于虚实的讨论也激发了诗歌创作从景物写实向意象化转变。人们的“影”审美不断觉醒,在文人墨客庞大的诗作体量的加持下,“影”风气在南朝蔚然成风。

一、南朝文人的“影”审美不断觉醒

1.南朝永明诗人成为绘影旗手

在南朝以前的诗歌创作里,人们几乎看不到影的痕迹。人们的目光基本都被大自然的实体景物吸引。万千自然景物便能塑造出数不尽的诗歌意象。诗人根本就不会太过留意以及把控没有实体变化莫测的影该如何描写。

而影暗沉与虚无的特质实在与中原王朝推崇的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背道而驰。然而当五胡的铁骑踏碎中原王朝的帝王黄粱梦时,实体山河的破碎令南朝文人墨客心碎不忍直视。最终他们将目光投向曾经不屑一顾的影子,万事万物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宋之际已经开始滋生对影的诗歌描写了,但真正开启影诗歌风气当属永明诗人中的沈约。他在诗作里大量描绘:月影、鹤影、石影等影意象。

由于他的诗作水准极高,使得这些影诗作逐渐被世人接受,并得到许多后辈的喜爱和推广。王筠、刘杳等都是他的追随者,在永明诗人的积极推广下,影诗歌大量面世为其后来的蔚然成风奠定了基础。

2.简文帝对“影”的喜爱使其蔚然成风

时间来到南朝的萧梁时代,简文帝萧纲与湘东王萧绎组成的文人圈子也开启了对影诗歌的创作。虽然简文帝不是与沈约同一个时代,但是永明诗人的诗作流传下来,其中的“影”文化推崇也使得简文帝的“影”审美觉醒。

由简文帝开启的写影之风尤为盛行,不仅是宫廷内就连民间也开始爆发影诗歌描写。在继承永明诗人影意象的基础上更发展出数量庞大的影意象,除了日月山河的影描写,更有人物、建筑、妆容等影描写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若没有简文帝的加入,或许影诗歌在永明小范围兴起后便会走向没落,但帝王之爱聘之山河,是可以极大程度调动统领范围内的资源为自己的喜爱添砖加瓦的。上行下效间,影风气逐渐在南朝吹起。

二、南朝佛学盛行催生“影”风气

1.佛学中有大量关于“影”的描写

佛学在南朝的盛行,对整个南朝的各个层面譬如政治、文化以及审美观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佛经中有诸多对影的描写,譬如《大般涅槃经》中记载:猎师逐一鸽,鸽惶恐战栗,入于舍利佛影中。《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也曾提到:降祸于百姓的毒龙走入佛影。

这些影意象的描写在佛经中都可以寻觅到踪迹。在南朝佛学备受推崇的情况下,一大批佛学研究者加入佛经研究,佛经中关于影的描写令他们深受启发,促使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佛经结合创造出富含佛学哲理的影意象。例如:影生千叶,智灯含影,慧日潜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佛理激发诗歌对自然描写趋于意象化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不仅再一次提到影的意象,更表达了佛经中关于心灵精神层面的探讨。在佛经未盛行前,在儒家、法家这些务实求真理念的指导下,整个社会的审美层面始终停留在对景物写实这一块。

可佛经不同,它引入了前生来世的轮回概念以及虚实有无的转换思考,更追求心灵的解脱和释然。面对如此无法把控的思想层面的理论,佛经无法只单纯地像儒家、法家那样引经据典讲述神话故事来表达自身的理念。

佛经需要借助于世间许多存在但又有虚无感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更深层次的观念。梦、泡沫、海市蜃楼以及影子就被引入了佛经里。而借助影子来表述自身更加深刻的精神心灵层面的手法深深影响了推崇佛教的诗人诗歌方面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朝的诗人透过佛经,发现了实体自然景物的描绘不足够描写内心,更加抽象化、意象化的手法逐渐被提炼出来。可以说佛经里关于影子的描写不仅给世人很好的范例,更推动了诗歌描写景物意象化的进程。

三、为何“影”风能最终在南朝吹起

1.君王的大力推行

无论是永明诗人,还是佛学经典都为影风气的盛行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以及良好氛围的渲染。但这些都只是搭好了大框架,建造了良好环境,在古代社会拥有绝对舆论媒体宣传能力的非官方皇家莫属。

如果帝王对某样文化提出质疑和镇压,那必然是毁灭性的打击,例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瞬间就能使得一个学派销声匿迹。反之,如果帝王在其中进行推动,那么在强大舆论把控力的支持下势必蔚然成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朝影文化风行里,有两位帝王功不可没,一位便是将影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简文帝。简文帝除了是影诗歌的爱好者,同样还是一位佛教徒对佛学的喜爱也大大促进了他推行影文化的热情。

除此之外就是梁武帝,他对佛学甚是笃信。在他的带领下朝廷上下整个社会都融入了佛学氛围里,永明诗人也多是佛学信徒。可见帝王之力在推广风尚方面具备多大的助力。

2.“影”自身的强大感染力

在古代,最强大的传媒力量就是文字。时至今日,世人依旧能感受到文字言语的杀伤力和感染力。电影里的经典对白或者是小说里戳人心窝的几行字都能触动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情动。而影文化亦是如此,寥寥几句便令人产生空灵梦幻的感觉。

譬如佛经里经常提到的如梦幻泡影概念,当人们诵读时不免将人生的波折起伏与梦幻泡影重叠起来,既制造了空灵感缓解了人心中郁结也展现了独特吸引人的美感。“影”无处不在,它与世间万物相关联又不存在固定的表现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子无法被捕捉到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样的表现特质与无常的命运有太多的相似点,只要人们注意到了影子就无法再将自己的视线从它身上移开。因为人们能从影子里寻找到命运的共鸣点,“影”拥有与人强大的共情能力以及感染力。是以,它最终能成为诗歌里诠释性如此强大的存在。

3.社会氛围促使人们的“影”审美觉醒

“影”与南朝诗歌的相遇有着命运的偶然,也有着宿命的注定。“影”偶然地被永明诗人发掘,再幸运地被帝王推广获得佛学加持,使其文化涵养更上一层楼,最终成为南朝诗歌的代表。但“影”能走到这一步也是宿命安排,因为当时的局势和世间需要“影”文化的诞生。

上到君王下到普通民众都渴望在“影”风气里寻找到解读命运的钥匙。南朝生于被五胡踏碎的中原王朝西晋。曾经的他们那么骄傲那么高贵,为何命运的罗盘会转动到偏居一隅的境地。明明自身是那么强大拥有傲世天下的文明,却最终落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境地。

人性的丑恶在残酷的生存环境里被无限地放大扭曲,曾经推崇的文明礼制在刀剑面前次第粉碎。无论是君主,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想知晓如何能解开命运的谜团,找到不再痛苦的办法。所以他们放荡不羁,求仙问道心醉迷恋佛经,也同样在“影”文化里不可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人在那样的时代迷局里都渴望找到那个答案,“影”是世人尝试的无数钥匙中的一把而已。

四、总结

西晋在五胡乱华中灭亡,大批中原人士南渡求生。南朝在中原王朝破碎的尊严中诞生,生逢乱世,战火纷飞。乱世之中的人们陷入无法挣脱的苦难里,只有佛学能够令他们获得片刻安宁燃起对未来的渴望。在这样的局势里曾经注重实物的诗歌描写也开始转向虚无缥缈的精神层面阐述。

“影”风气便由此吹奏起来。在一众文人墨客和帝王力量的推广下,诗歌中的“影”文化蔚然成风,对后世诗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南朝“影”诗歌将“影”这个意向刻画得尤为出神配合着南朝整个动荡脆弱的历史氛围,致使“影”成为继日月等传世意象后又一强大诗歌意象。

时至今日,世人依旧能在诗歌、小说、电影、绘画等各个创作领域看到“影”的痕迹。

参考文献:

《宋书》

《齐书》

《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