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先生的佳话至今流传,他的才华横溢和拳拳爱国之心为当下许多中国科学家所崇敬,他在美学习时期斩获多个高质量的学习奖项,在美国科研界已经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且还参与了美方的火箭制作。

学成以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前途发展,毅然决定回国贡献。

如今五十几年过去了,中国已然不是那个连将自己的国民接回都需要付出代价的国家,但是像钱老这样破除万难也要归国贡献的科学家却前赴后继,代代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潘锦功就是这些科学家们的其中一员。

他在美国求学,研制出了“发电玻璃”的高新技术,受到海内外的高度重视,而美国和印度想要这项技术的专利,或是阻挠回国,或是重金求取,但是潘锦功却不为所动,坚持将这项技术带回了中国。

科研才华和爱国之情兼备

潘锦功生于杭州,自小就聪慧过人,在学习成绩上稳居前位,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也一直没有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因为感兴趣于科学,所以在学习理科等学科时也用心刻苦,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也还会进行大量的课外拓展。

而这些课外拓展就包含了一些小型的发明制作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对于真正的重量级国之重器的制作来说,不过是一些小打小闹,但是对于还是少年的潘锦功来说,却是学科学搞发明的一个又一个动力源,是科学带给他的乐趣和嘉奖。

潘锦功对科研充满热情,而同时,他也自小对国家怀有深沉的爱,尤其是对四川,这个汇聚了许多感人泪下的爱国故事的城市,有着别样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成归国打算继续研发“发电玻璃”这项技术的时候,在选择研究地时,他毅然选择了四川。他说:“当年多少川军为国家牺牲,又有多少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支援三线建设,四川找得到工匠精神,是可以沉下心来发展产业的好地方”,他打心眼里敬佩四川这个有着火热爱国情怀底蕴的城市,这是他在选择四川时所考虑的一个感性因素。

当然了作为一名科学家,严谨的研学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四川有更多的碲元素,便是潘锦功所考虑的理性因素。

将客观的原材料丰富因素和主观的爱国情怀深厚因素都考虑在内,然后选择在四川继续研究自己的技术,这大概就是潘锦功科研才华和爱国之情兼备的一个重要体现吧,这也不失为一种科学家们表达对祖国的爱的特别又浪漫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电玻璃”技术的诞生

前文提到了潘锦功的才华和情怀,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正题,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为美国和印度都坐立难安,绞尽脑汁想要拥有。

在学业上一路过关斩将后,潘锦功顺利考上了新泽西理工学院,并担任了学院中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碲化镉薄膜就是他“发电玻璃”中“玻璃”的材质,而发电,也就是利用该种材料的特殊性能,进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虽然当时世界上已经有对“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的研究,但是在这项研究从理论转向应用的阶段,还是有许许多多众人无法解决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该项技术得以成功应用,那么由于该种材质的玻璃具有隔热和发电的双重功效,在许多领域都能发挥极大作用,抱着这样的期待,潘锦功还是硬下心来和团队一起刻苦钻研。

终于成功的曙光透过阴云密布的天空照在了潘锦功的身上,他的团队研究出了“碲化镉薄膜材料多能级多掺杂载流子密度图解法”,这个研究发现,在碲化镉薄膜的现实应用领域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学界得知此事后,将该研究成果于2013年收入美国大学教材。毕竟,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世界潮流所向,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如何得以被最充分的利用,在现在看来,或许只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砝码,但是长远来看,更是支撑国家稳步发展以佑护国民,在被他国针对时更有底气的制胜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着深沉爱国情怀的潘锦功又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呢?美国能源企业想出高价,美国当局对潘锦功回国进行阻挠,印度出一亿买断这项技术,潘锦功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就这样,在2011年,潘锦功扫平回国道路上的障碍后,辞掉了在新泽西学院的工作,带着核心技术来到四川。

归国后的发展

这项被美国和印度都视为重要的资源发展技术的科研成果回到祖国后,当然不可能被国家忽视。国家重视这项技术的继续研究,对于潘锦功的研究资金要求也尽可能地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在中国尚处于建国初期,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科研能力都宛如襁褓里的婴儿时不同,当今的中国已经能够为对国家发展有巨大裨益的技术和人才,进行充分的支持和奖励。

如此看来,在外受高薪聘请而回国只能缩衣减食来发展科学的爱国科学家命运已经不复存在,它和曾经那个孱弱的新生国家一起留在了过去。

现在国家的科学家们再也不需要必须在生活和国家里做只能择一的单选题了,这便是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对科学家们的待遇提高,而科学家们有了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收获,必然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循环往复,这个良性循环将呼唤回更多志向高远的科学家们,让那些怀着拳拳爱国之心的科学家们得到与他们的贡献相匹配的嘉奖。

小结:

潘锦功不顾安危与名利携核心技术回国,是当代科学家们对老一辈如钱老那样的科学家们的致敬,也是在崭新的中国,崭新的国家情况下做出的合理选择。

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对科研的热爱,而那更打动我们的,是他对国家的深情,以及国家对这些建设者们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