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汉朝以前,造纸术还没有发明,古人只能在甲骨、竹简、绢帛上书写文字。到了秦朝时期,竹简因为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开始在朝廷和民间广泛流传。相比于绢帛,竹简更加容易保存,在现代考古中,偶尔可以发现一些保存下来的竹简。

相比后世编写的史书,考古发掘出土的竹简所记载的内容,更加详细和真实,是解决历史谜题,填补史书空白的重要依据。

有些时候,一批竹简的出土,甚至会颠覆史书上的记载,例如湖南岳麓书院保存的一批秦简,就颠覆了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始皇的一些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在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因为担心六国遗民造反,不仅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还不停的出巡四方,希望以此镇压六国遗民的反叛。

在一次出巡的过程中,手下风水师向秦始皇进言说:“东南有天子气。”这触动了他最敏感的神经,于是立刻带领大军,前往东南的金陵,镇压这一带的“天子气”。

随行的风水师登高远望,指出金陵地形山势“虎踞龙盘”,是上佳的风水宝地,“天子气”就隐藏在金陵之野。为此秦始皇命令大军,在金陵之野翻江倒海,凿湖挖山,将周围有气势的山全部削平,又将金陵改名为“秣陵”,这才善罢甘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金陵回到咸阳后不久,秦始皇又听说九鼎出现在了泗水畔,在先秦时期,九鼎就是至高权力的象征,于是他又不辞辛苦,再次上路,巡视泗水、彭城地区。

在泗水边,秦始皇派数千名水性好的士兵潜入水中,企图将九鼎打捞出来。可此事本就是捕风捉影的传说,谁也没有真的见过九鼎,士兵在泗水打捞了几天都一无所获,最终只能放弃。

离开了泗水地区,秦始皇并没有返回关中,而是继续南下,巡视楚国故地。当一行人走到洞庭湖的湘水之时,天气骤变,刮起了狂风,险些将秦始皇的龙船吹翻。

此前没有捞到九鼎,秦始皇就憋了一肚子气,心情很不爽,在湘水又突遇大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便询问随行的官员,湘水中有哪路神仙,是不是故意与我作对!

大臣见皇帝发火,不敢怠慢,回答说此地信奉湘神,她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没想到秦始皇听了怒气更大,命令此地官员调集3000囚徒,将湘山上的树木全部砍掉。

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中的这段记载,将秦始皇描述成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位暴君,轻信方士的话,数次出巡,劳民伤财,以至被上天警醒,险些淹死在江中。可是他仍不知悔改,竟然逆天命,纵兵乱砍滥伐,以此报复上天,来满足一己私欲。

那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这样一位暴君,又是否真的曾下令砍光了湘山上的树木呢?在2008年时,湖南的岳麓书院得到了一批珍贵的秦简,上面记载的内容还原了这段历史的真相。

2007年时,岳麓书院的副院长陈松长得到消息,香港有一位古董商人正在出售一批竹简,年代应该不会晚于汉初,很可能还是珍贵的秦简。为了保护国家文物,研究先秦历史,陈松长通过朋友联系到了这名古董商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150万元的价钱,购买了这批竹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这条消息传遍了整个大陆和香港的收藏圈,不久之后,香港另外一位古董商,将手中收藏的76枚竹简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岳麓书院。经过专家鉴定,这76枚竹简和之前购买的2000多枚竹简,是同时出土的一批竹简,年代为秦朝中晚期。

经过清理和修复,文物专家将竹简上的内容一点点全部提取了出来,这批竹简的内容主要有七大类,记载了包括律法、节气、占卜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竹简中多次出现的湖北地名,以及大量关于秦朝法律的记载,历史专家推断,这批竹简应该出土于湖北地区的某座秦朝墓葬,而这批竹简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主管律法的官员。

在解读竹简内容的过程时,有一条秦始皇下的诏书引起了历史专家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廿九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

秦始皇在南巡洞庭湖地区时,曾在湘山上对丞相隗状和王绾说:“自从我一统天下以来,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视,这次登上洞庭之畔的湘山,眺望远方,发现此地林木茂密,风景秀丽,实在难得,从今以后,应该禁止百姓上山砍伐树木!”

一个是《史记》记载的乱砍滥伐,一个是秦简中描述的夸赞风景秀丽,禁止砍伐,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历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历史专家表示,湘山地区在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领土,众所周知,在秦灭六国之战中,与楚国的战斗最为惨烈,两国之间的仇恨也最大。秦朝建立之后,楚国旧地一直都是反抗最激烈的地区,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楚国旧民很可能在秦始皇巡视湘山后,编造了“秦始皇赭湘山”的谣言。

司马迁编写《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此时距离秦始皇时期已经过去几十年,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只能根据前代书籍和百姓口口相传整理,很可能就将“秦始皇赭湘山”的事情纪录进了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岳麓书院竹简的年代是在秦朝,当年书写者很可能作为随行官员,跟随秦始皇一起登上了湘山,亲耳听到了秦始皇夸赞湘山风景秀丽,并下令禁止砍伐山上树木的诏令。

由此可见,史书中关于“秦始皇赭湘山”的事情完全是污蔑之词。

有位历史专家曾说过,历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不停地追求真相,而真相,往往存在于第一手的考古资历之中。掌握了这些,你就能拨开层层面纱,见到一个历史上真正的秦始皇了。

对此专家表示:请不要再冤枉秦始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