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主管药师 卢志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和手足口病相似,但疱疹咽峡炎发病率远高于手足口病,约为手足口病发病数的1.7倍。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为主,一般从5月份开始上升,7月份达到高峰,随后降低。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聚集性病例易发生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排毒时间长,疾病初期即可从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均可排出病毒,故发病初期即有传染性,呼吸道排毒可持续1-3周,而粪便可长达2-3个月,感染后持续排毒也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均可传播,也可通过医源性传播,如在门诊急诊候诊、采样、输液等环节均具有传播风险[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发热和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发热可持续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述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影响吞咽,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

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咽部明显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扁桃体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宝宝发热38.5℃以上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进行退热治疗,抗病毒治疗常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对症治疗,安全性好[3]。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疱疹性咽颊炎临床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多在门诊治疗即可,但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宝宝体温、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吸吮无力、烦躁易惊、面色苍白、肌体抖动、肌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疱疹性咽颊炎发展到重型或诱发严重并发症,如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审稿专家: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副主任药师 吴高蕾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