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著名导演冯小刚驾驶300万的宾利来到一栋破旧的老式住宅楼,上了楼,母亲正瘫在床上,伺候母亲十几年的姐姐恳求冯小刚:“单位不景气,我想去你那剧组!”冯小刚直言:“你什么都不会干,去了你让组里人怎么看我!”冯小刚自小爹妈离异,
姐弟俩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对于父亲,冯小刚很陌生,甚至对于爸爸这两个字根本叫不出口。
母亲是印刷厂里的医生,工作忙得很。
姐姐冯小军比冯小刚大几岁,处处照顾这个弟弟,冯小刚小时候贪玩,
不写作业总被揍,为了让弟弟少挨揍,冯小军经常替弟弟写作业。
一个离异的女人拉扯两个孩子很不容易,日子过得拮据。
冯小军自小的梦想就是成为歌手,为了贴补家用,她很早就出去打工赚钱了。
这方面,冯小刚幸运得多,在母亲和姐姐的庇佑下,他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高中毕业后,冯小刚考上了北京军区文工团,在里面当美术设计。
干了六年,遭遇部队精简整编,让冯小刚转业去粮仓当宣传员。

他花光了转业费,四处托人找关系,后来去了城建开发总公司上班。
在这里,冯小刚意外结识郑晓龙,就是拍《甄嬛传》和《金婚》的那位。
郑晓龙帮助下,冯小刚转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美工。
冯小刚和郑晓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那时候没人看得起冯小刚,
和人家吃饭,冯小刚总是又端菜,又倒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服务员呢。
冯小刚听说郑晓龙和王朔很要好,求郑晓龙介绍他跟王朔认识。
认识王朔后,冯小刚经常性对其拍马屁,当然也是出于真正的崇拜,据说冯小刚能把王朔的整本小说背出来。
在王朔帮助下,冯小刚走上了编剧导演之路。
冯小刚的导演事业刚刚露了一点苗头,张娣出现了,两人结了婚,还生了一个闺女。
冯小刚一穷二白的,张娣把自己工资拿出来,养活着他。
1997年,冯小改编王朔的剧本,拍了《甲方乙方》,彻底打响了名号。
冯小刚事业发展的越来越顺,他的母亲却出事了。

母亲患了胃癌,住了院,姐姐为了让弟弟安心忙事业,她辞了工作,一个人照顾母亲。
母亲不让女儿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儿子,一直瞒着。
后来手术都做完了,冯小刚才知道。
为了弥补姐姐,也是为了尽孝心,冯小刚承担了姐姐与母亲的生活费与看病的钱。
苦命的母亲两年后又突发脑血栓,再也没法站起来了。
十几年的时间都瘫痪在床上,冯小刚的姐姐一直在病床前照料。
母亲很少给冯小刚打电话,生怕耽误他拍电影。
冯小刚在外地拍戏回不来,老长时间才回家一趟。
回去呆不久,走的时候,母亲都哭得不行,舍不得儿子走。
有一回,冯小刚回家,姐姐冯小军直言:“我现在这个单位不景气,你能不能在你的剧组里给我找个活。”
冯小刚不愿意让姐姐去,他说:“你什么都不会,你去组里能干什么啊,我也怕别人说我的闲话。”

接着又说:“你弟弟没了你确实不行,你先好好照顾咱妈。”
冯小军当着弟弟和妈妈的面就哭了,边哭边说:那些年,我知道你工作不容易,整不好就得黄了。
我一个人守着咱妈,好多事我都不愿意跟你说……
冯小刚考虑了一下,最后答应了姐姐,叮嘱姐姐去了组里少说话多做事。
一生苦难的母亲,瘫痪了16年,终究撒手人寰。
母亲对冯小刚说:“娘的苦难受尽了,你会顺顺利利的,只要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白受。”
母亲的挽联是冯小刚写的,他写道:妈妈辛苦了,您老休息吧。
也是因为母亲的话,冯小刚再难都一直坚持着,终于出了头。

冯小刚后来发文直言:“娘没了,我就成了孤儿。”
母亲去世后,冯小刚把姐姐冯小军带进了剧组里管服装。
冯小军一直很低调,不宣扬自己是冯小刚的姐姐,做好分内之事,话少,活干的也利索。
姐姐58岁的时候,上了一个歌唱节目,叫《激情唱响》,一展歌喉,也算是圆了年轻时候的梦想。
那些年,冯小军辞了工作,亲自上阵伺候着,让弟弟安心,真是好姐姐啊!冯小刚有这样的姐姐真的很幸运。
被束缚了接近二十年的光阴,不能脱身,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想了想,绝对不能停止奔跑,趁着年轻,多攒些积蓄,成为父母的后盾和保障。但愿自己和父母老的时候,都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