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王龙龙 通讯员 凌酉)羊城大地,抗疫的号角再次吹响。

从临危受命到整装待发,短短1.5小时。6月2日19时30分,王兆涛交接好科室和实验室的工作,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紧急出发,进驻白鹤洞社区。接到出发命令前,王兆涛已经身穿重达十几斤的防辐射铅衣,在介入手术室奋战了一天。

王兆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刚结束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学习,回到自己的科室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兆涛身穿防护服上门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采集核酸。受访者供图

大疫

白鹤洞街是本次广州疫情的高风险地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王兆涛一行26名医护人员负责白鹤洞街曼宁社区所有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

“迄今为止,我和我的战友已经对小区里近7000名居民采集了9轮核酸,无一错情疏漏。”19日,连续工作了16天的王兆涛,迎来了进驻白鹤洞街以来的第一天休息。

“在战疫一线,一般是早上8点半开始采集核酸,午饭后稍作休整,接着继续,刚开始那几天忙完就到了次日凌晨。”王兆涛说,疫情严峻时,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

有些住户是密接者或次密接者需要居家隔离,王兆涛和战友们则逐层挨家挨户登门采集。“金茂府小区2栋共300余户都需要上门采集,我们一般乘坐电梯到42楼,做完后再步行到下一楼层采集”,王兆涛告诉记者,体力活不算什么,就是穿着防护服来回跑热得慌。

登记信息、采集核酸、保存标本,这些步骤王兆涛每天都要重复数千次。他坦言,即使每个步骤都小心翼翼,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害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担心因自己操作疏忽导致的漏诊、误诊,那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王兆涛说,“每一份核酸标本,都是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半点差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集核酸现场,王兆涛收到了前来做核酸小孩子做的画册。受访者供图

大医

除却承担核酸采集工作,王兆涛和战友还要负责小区里几千人的健康管理工作。为此,他组建了2个微信群,利用闲暇时间答疑解惑,成了近千居民的“家庭医生”。

大到疑难杂症,小到感冒发烧,微信群里的问题层出不穷,王兆涛感慨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他也需时常求助于其他领域的专家。

刚建群不久,王兆涛就遇到了小难题。

有一位老人反复头痛、眼痛并伴有视力下降,有丰富神经专科经验的王兆涛看过后,第一反应就是老人家是眼睛疾患,但苦于没有眼科检查设备,防控区的定点医院也未设置眼科,王兆涛只能在线求助于眼科专业的妻子。

“妻子在线查看患者后,当即就白了我一眼,说老人家是很常见的急性青光眼,予药物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就会缓解”,王兆涛笑着回忆道。

还有一个十月大的小孩反复发热,最高达39度。“当时拿两根筷子当压舌板查看咽喉,没有化脓、疱疹等,经过仔细检查后,王兆涛放下心来,与家属解释小孩患的可能是幼儿急疹,过几天全身出疹后体温自然会下降,目前对症处理就可以。

“王医生,真的是你呀”,几天后的社区核酸集采现场,王兆涛被喊住了。

“你怎么认出我来了,小孩还发烧吗”,王兆涛回头一看,认出了是孩子的父亲。

“一眼就认了出来,不烧了,不烧了,多亏了你,谢谢你……”

“等疫情结束,一定要来我家做客,我们在微信里约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兆涛(左二)与他的战友们。受访者供图

大义

为避免漏采、错采,医疗队还需要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居民的信息,制作成表。“我们要从居委会给的花名册中逐一筛选出常住居民,方便核酸采集和日常管理”。据王兆涛介绍,这项工作原计划由志愿者和随行警察完成,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他便主动请缨,参与了这项繁琐的工作。

居民信息需要精确到每位居民的姓名、身份证号、做核酸次数、当天有无发热等内容。白天的主要精力放在采集核酸上,于是王兆涛通常在晚上完成这项任务。

“我还年轻,熬得住,而且我带了电脑过来,也方便记录信息。”三十出头的年纪,王兆涛好似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完成既定工作之余,王兆涛还经常饶有兴致地在微信里与小区的居民聊起了医学科普、生活。

“王医生,你的小孩多大了?” “刚满4个月,准备疫情结束回去给他补过纪念日呢。”

“王医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预约疫苗?”

“王医生,疫情到底还要多久才过去啊?”

每次脱下防护服,王兆涛总会发现自己的手机屏幕写满了未读消息。每一条消息,他都认真回复。

“隔离这么长时间,他们内心难免会滋生焦躁的情绪,但凡有一点困扰,焦虑都会被无限放大,这时更加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地解答和开导”。

于是,短短数十日,王兆涛的微信好友上涨了数百人之多。

王兆涛说:“既然干了这行,担起了这份责任,就应该全力以赴,不能推辞”。这是他在大学本科时便立下的许诺。

从每天工作到深夜,到现在下午两三点就可以完成核酸采集。这些天,又陆续有地区解封,不少地方风险降级,王兆涛知道,他们即将迎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