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嗣同

两代人,不同爱国路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这句话是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在谭嗣同就义后所言,此时的谭继洵已经被革职在家,面对儿子的死亡,他不是无动于衷,虽然没有出手相救。

但丧子之痛于此联中亦可窥得一二,谭嗣同与父亲谭继洵素来政见不合,作为清廷的封疆大吏,谭继洵自幼接受的思想是君臣之道,朝廷为先,宁做守旧之奴,不做新政之先。

但谭嗣同不一样,他生于风雨飘摇的清廷末期,接受了当时许多进步的思想,在目睹了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中国的国家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的清政府又置百姓于不顾,一味讨好洋人的行径后,谭嗣同实在忍无可忍,决意走变法的路径,通过新政来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变革,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在谭嗣同被捕后,谭继洵并未像张之洞救自己的学生那样,上书朝廷,宁愿以身家性命作保,求得儿子平安,也许是对朝廷了解的太深刻,也许是对统治者的脾气太清楚,知道苦苦哀求只是徒劳无功,所以谭继洵选择沉默。

但从他写给儿子的挽联中可知,他内心是期盼儿子得到昭雪的,或许他亦是自豪的,面对谭嗣同"只身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气概,他亦是赞许的,这个湘乡家庭两代人,以新旧两种不同的方式,各自书写了自己的爱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法图强,革除弊政

现在的人们再回顾那段百年耻辱时,未尝不痛心疾首,咬指泣血,时隔百年后痛苦犹在,由此可知,对于当时的爱国志士而言,当时光景又是怎样一种冲击,列周强盗罗立,个个眼睛贪婪如豺狼,紧盯着中国这块积贫积弱的肥肉发出幽幽绿光。

谭嗣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并长大的,幼年拜师欧阳中鹄,并在其影响下,广泛阅读了明代思想家王夫之的作品,其中的爱国思想在小小的谭嗣同心中埋下了种子。

长大之后,在谭嗣同十九岁的时候,他开始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此次的游历之行历经河北、山东、浙江、河南、陕甘、新疆、安徽等地,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谭嗣同对普通民众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后又经过名家指导,再次对王夫之的书籍细细研读,其中的民主思想大大启发了谭嗣同,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懵懂小儿,朦朦胧胧的爱国情感已经愈加炽烈,游历生活中普通民众的痛苦生活,洋人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嘴脸深深刺激了谭嗣同。

在当时变法思想的影响下,谭嗣同毅然走上了变法图强的道路,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发出猛烈的批判与攻击,这与当时希望变法图强的光绪帝不谋而合,在大臣的推荐下,谭嗣同等人觐见光绪帝,君臣同心,决意自上而下进行变革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贼泄密,慷慨就义

然而此举激怒了手握实权的顽固派慈禧太后等人,面对不甘再当傀儡的光绪帝,慈禧决定痛下杀手,以兵变废黜光绪帝,另选"明君",继续垂帘听政。

这个计划被谭嗣同等人探知后,决定先发制人,但他们找错了助手,他们找了狡猾多变的袁世凯作为自己的内应,这位袁大头在维新派面前信誓旦旦、慷慨激昂,誓与维新派共进退,但转身就向顽固派的荣禄、慈禧等人告了密。

听说维新派的计划后,慈禧不禁怒从心起,黄口小儿也敢在她面前放肆,于是立即囚禁了光绪皇帝,并且连下数道谕旨, 要求捉拿维新派,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派之间剑拔弩张,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此之际,谭嗣同并未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而是多方奔走,希望救光绪帝于魔爪之中,无奈势单力薄,民众愚昧不开化,种种计划皆落空,营救光绪帝失败后,面对慈禧等人斩草除根的狠辣,维新党人四散奔逃,各自藏身,以图后计。

但谭嗣同没有逃走,他依然坚守阵地,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谭嗣同始终心系国家命运,甚至希望用自己的血清洗污浊的社会。

在最后赴法场时,周围聚集了很多围观群众,慈禧等贼人为了发泄恨意,也为了以儆效尤,竟然选用钝刀杀害谭嗣同等人,据其师父胡七(胡致逸)所记,行刑之刀一下又一下砍在谭嗣同身上,鲜血直流,虽曰砍杀,却与锯杀无异,最终达30多刀。

呜呼,一代仁人志士就这样被残害于贼人之手,被害时年仅33岁,但天道昭昭,谭嗣同之血没有白流,物转星移,虽千秋万代,义士之血永在国人心中流淌,慈禧等贼人虽一时风光,但却骂名千古,尽受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山有幸,得埋忠骨

谭嗣同就义后,其尸首被埋葬于湖南浏阳县城南牛石乡小水村石山下,青山何其有幸,得葬忠义之骨,而慈禧等人死后,虽被葬于华丽陵墓之中,却难逃鞭尸之运,至今尤被唾弃。

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所以谭嗣同的墓地非常的寒酸,四周杂草丛生,虽然墓地没有那么华丽,而是寒酸,但寒酸并不意味着心酸,在谭嗣同墓地的四周,莽莽榛榛,树木环绕,肃穆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人去凭吊时,也很安静,墓地的寒酸并不意味着人们忘记了谭嗣同,相反,正是由于太过尊敬,所以才不忍打扰,不忍再大兴土木,扰其清净,因为于逝去之人而言,清净或许是对其最好的尊重。

千秋百世之后,谭嗣同之血尤殷红如当时,其振聋发聩之声尤在耳边,鞭策国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其舍生取义之豪情尤激荡在国人心中。人生自古谁无死,六区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以身体力行之姿践行此言,谭嗣同之冤屈已得昭雪,谭继洵老先生可笑眠于九泉之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