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中“揽储大战”熄火?存款利率生变,揽储利器相继失效

临近年中,“揽储大战”却并未打响。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调研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以往在季末会蠢蠢欲动的存款利率今年不升反降,经常以高息存款吸引客户的民营银行APP上,也很难见到年利率4%以上的存款产品。

揽储利器失效

记者了解到,当前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已调整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多家银行已明确下调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

北京市西城区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行从周一起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25%,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35%。“我行之前同类型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为3.85%和3.987%,建议您转变投资方式,分散投资,如果单纯靠定期存款收益太低了。”他说。

某城商行客户经理介绍,目前该行已经调降了大额存单利率,目前20万元起存,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25%、2.9%和3.55%。“目前短期理财没有特别合适的产品,如果期限在1年以内,我们更推荐买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约在3.4%左右。”

随着存款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保本理财产品、靠档计息产品、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平台存款等揽储利器相继迎来严监管,银行此前的揽储利器一一失效。

以往常常以高息存款吸引客户的民营银行近期也纷纷下调了1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记者浏览多家民营银行APP发现,此前常见的5年期、年利率4.8%以上的存款产品均显示已售罄,4%以上的存款产品已很难见到。

例如,蓝海银行6月21日公告称将调整定期存款利率,已购买的产品不受影响。其中,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年利率有所调升,1万元以下、1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由2.1%调至2.2%,1万元及以上、1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维持2.25%不变。2年期和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调整幅度最大的是1万元及以上、3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由4.125%降至3.5%。

来源:蓝海银行APP

一度被认为是保本理财替代品的结构性存款,在经历整顿后,规模仍在持续压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6.35万亿元,今年在经历小幅回升后再度跌破去年末的水平。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5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5%,环比下跌5BP。

负债端压力长期存在

专家认为,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调整有助于打击银行高息揽储行为,但在存款利率降低的同时,银行揽储的难度随之加大,存款竞争压力仍然存在。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健恒分析,调整后大额存单、协议存款等利率降幅更大,考虑到大额存单、协议存款多为中小行揽储的工具,因此中小行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对于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而言,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的方式和工具相对丰富,面临的存款分流压力也相对较小。相比之下,中小行尤其是城商行,吸存压力一直较大,更依赖高成本中长期存款客户的拓展,叠加此前监管部门禁止地方法人银行异地吸存,城商行负债管理压力可能会进一步抬升。

“自去年结构性存款受到监管压降以来,银行的稳定性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增长难度加大,尤其是中小银行,同比增速下降明显。”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今年以来,“存款搬家”现象仍然严峻,如果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则意味着对于储户的吸引力下降,可能流失更多长期存款。因此,后续银行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提高软实力,如存款是否便利、网点是否充足、网银或手机银行操作是否快捷、用户体验是否更好。

编辑:徐效鸿

作者:欧阳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