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大家这几天的注意力都被所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一位中国女性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她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段采访中,黄伟芬被问到,下一次会不会有女性航天员参与任务时,她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有女航天员的加入,在整个乘组的相融性,包括生活照料,包括计划的管理这些方面,能发挥女性的特长和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生活照料”这四个字,戳中了一些人的敏感点,他们想当然的觉得,“生活照料”就是端茶倒水,伺候服侍

有些网友用尽难听的词汇,“讨伐”起了黄伟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网友说,黄伟芬这位了不起的女性之所以当上总设计师,是靠照顾别人上的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优秀的女性,纵使帮助中国「脱离了地心引力」,也摆脱不了偏见

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查到,让一些人愤怒的「生活照料」,是航天工作中的专业术语,是所有航天员需要执行的任务之一,这无关性别,更无关刻板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诋毁黄伟芬的人,根本不知道她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可以说,没有这位坚韧优异的女性,就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今日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聊起中国航天的时候,杨利伟、景海鹏等航天员的名字总能脱口而出,但知道黄伟芬的人,却没几个。

神舟十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七次载人飞行,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而这不断被刷新的中国高度背后,次次都有黄伟芬付出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来也很好玩,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总设计师,黄伟芬本来的梦想是做一名核物理专家,却误打误撞地成为了中国航天的灵魂人物。

而她与太空的故事,要从1992年说起。

1992年,92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无人飞船、2.载人飞船、3.大型空间站的建立,目前我国已完成第三步!),也意味着我国准备专心发展航天事业。

航天事业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压根没人知道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到底是什么样子

没有任何先例可参考、没有训练经验支持、没有现有体系支撑、没有充足的国内外资料查阅...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伟芬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从无到有,哪有那么简单。可黄伟芬却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交出了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这不仅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也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工作,并不是一拍脑门的“无中生有”,黄伟芬需要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研究,她为此设计了一个大表发给七个系统,收集每个环节对航天员的需求,从而去有根据的进行设计。很快,黄伟芬还完成了航天员训练大纲的编制

开创性的工作意味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未知和困境,黄伟芬当然也会有委屈到崩溃大哭的时候,她甚至还会经常问自己:这份工作为了谁而干?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辛苦?

但每次得出的答案都一样——

我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擦干眼泪,又是新一天的全力以赴。

航天员的训练方案缺乏可参考的数据,因此黄伟芬需要在航天员的每次训练中得到反馈,再对方案进行不断完善。

那么,如何更加清晰地了解方案漏洞呢?

黄伟芬选择了一个最“笨”的方法,她和航天员教员都要当“小白鼠”,所有航天员的训练课目,他们都必须先于航天员进行试训

并且,所有项目,教员和航天员都是一个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G承重训练 “相当于自身八倍体重压在胸口”

其中有一项是航天员紧急撤离的逃逸训练,航天员们需要从高52米(相当于17层楼高)的逃逸滑道中垂直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项训练最开始的测试,就是黄伟芬亲自进行的。当被问到是否害怕时,黄伟芬斩钉截铁的回答说:我不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我不害怕”是自信,更是从容,但这句话背后的付出,并不轻松。

黄伟芬的努力没有白费,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拥有独立完整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

俄罗斯、美国,和我们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伟芬在《我是科学家》中的演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伟芬平时和航天员们打成一片,可一转换到工作状态,就异常严格,可以说都严格到了“变态”的地步

航天员景海鹏对着镜头“大吐苦水”:“报告的时候,说多一个字不行,说少一个字也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航天员教员“吐槽”:

在黄伟芬的要求下,一个失重心血管研究试验,光操作手册就有一本书厚,并且在考核过程中,所有航天员不能拿手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太空中,航天员要做的每一项实验都要求很精准,黄伟芬这么做是为了让航天员对每一步的操作都能滚瓜烂熟,这是对航天事业和航天员安全的负责。

不管是考核操作手册这种“开胃小菜”, 还是让所有航天员都闻风丧荡的出舱活动训练,黄伟芬都是一视同仁的严苛。

出舱训练非常考验航天员的上肢力量,它需要在模拟失重水槽里进行。每次下水,航天员都要穿着二百多公斤的水槽训练服在水槽里训练四五小时

这个训练需要消耗航天员大量的体力,汤洪波在最开始训练完之后,筷子都拿不稳

男航天员都尚且如此,更别提女航天员了。但黄伟芬却始终坚持,在训练强度上,男女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看着浑身湿透的航天员们,黄伟芬也很是心疼,但心疼归心疼,该训练的每一分钟都不能少

“任务要求摆在这,你必须达到这个任务的要求,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顺利完成这些任务。”

这样的严苛,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

还记得神舟七号那会儿,翟志刚尝试开舱门时,就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向外抽的力,舱门刚开动一点,就又立即被收压回去,关死了。

开舱门并不像我们在地面拧开把手那么简单,刚与舱门博弈几分钟的翟志刚就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开始发出粗重的喘息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人都为翟志刚捏了把汗,但最后他还是完美的将舱门打开,顺利完成了任务。

用黄伟芬的话来说便是:翟志刚能成功打开舱门)因为他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航天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些都有黄伟芬那份“严苛到变态”的功劳。

从1992年到2021年的近30年来,中国航天员一次次出征太空。从“神五”首次载人到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空间站的国家,每一次被刷新的成绩背后,都有黄伟芬默默付出的身影

每一个航天员都非常尊敬黄伟芬,景海鹏曾经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时黄伟芬还只是副总

但黄伟芬却似乎对“出名”不感兴趣。

还记得2016年神州十一号返回地面后,载誉归来的航天员被人群簇拥着,但这位“女教头”并没有上前和航天员们拥抱,而是默默地藏在人群中,像一个小迷妹一样,拿起手机给英雄们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伟芬一开始就知道,她注定成为一名无名英雄,全凭一腔热血发光发热

这个世界上需要英雄,也需要将英雄托举起来,却甘愿寂寂无闻的“无名氏”们,他们同样伟大。

黄伟芬最喜欢的一首歌叫做《祖国不会忘记》,“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渴望人人知我,只要祖国没有忘记我,那就够了。

正因为有了像黄伟芬这样的无名英雄存在,我国的航天员才能不断刷新属于中国的速度和高度。

黄伟芬用双手搭建了一座天梯,让航天员找到憧憬,用热爱铸造一双翅膀,让中国人拥抱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三名航天员成功到达空间站时,黄伟芬红了眼眶

为最可爱的“无名英雄”点赞!

ref:

面对面:《黄伟芬:第七次飞行》

军事纪实:《托起飞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系原创文章发布,作者:阿美,当地出稿比较慢的美女。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