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余年前的唐朝,黄巢屡次应试科考,却都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结果没几年,炸开王仙芝与尚君长等人聚众起义后,黄巢也揭竿而起。虽然最后他的起义失败了,可这场遍及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广大地区的起义,极大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有时或许还真是个轮回,在黄巢起义失败九百余年后,有一个叫洪秀全的人也走上了相似的道路。洪秀全生于一个耕读世家,七岁开始读书,对四书五经等古籍那是倒背如流。偏不巧,洪秀全与黄巢一样,屡次参加科考屡次名落孙山。不同的是,洪秀全受落榜打击后没写下《不第后赋菊》,反而大病了一场。

这一次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病前全心全意想着参加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病后生出推翻封建王朝的心思。先是创立了拜上帝教,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播教义。当拜上帝教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益加深时,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初十(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己就任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由此拉开了长达十四年的反清斗争。太平天国起义达到了旧时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随后波及全国,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十四年的时间,那是南征北战,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但这就有个问题,太平天国从不纳粮征税,军饷是哪儿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开始,太平天国打出的口号便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又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等政策。跟当年李自成的口号有些像,正是出于这些口号、政策,太平天国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最初的一两万人发展到数十万人,再发展到后来的一百多万人,规模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要吃喝拉撒,行军打仗又要购买武器装备,花销庞大。可事实上太平天国不但不穷,还十分富有,以至于清廷覆灭后都还有人惦记着太平天国的宝库。太平天国的军饷主要有这么几个来源,一则确实不纳粮征税,因为他们换了种说法。《天朝田亩制度》第三条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意思是每家农副业收获后,只留下口粮,其余的都要上缴国库按制发给。这跟纳粮征税有啥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个好听的说法,理由更让人服气。二则缴获,在作战中打败清军和地主武装,接收他们的武器、粮食是很正常的事。任何地方的战争都是如此,三则打下了城池便可以找地主捐资助饷,这也算是物归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地主们的钱财,大多是通过压迫穷苦人得来的,在洪秀全等太平军看来交出一点已经很宽容对待了。四则没收清朝官员的财产,太平军起义,各地官僚都会进行抵抗。实在打不过便逃跑,他们跑得匆忙,家产是没法带上的。这些财产便都归了太平军的国库,可别小看这最后三点,通过地图以及史料可以发现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军攻克的大多是南方地区,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区,比较靠近江浙一带。从古至今这儿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清初曾设过的江南省几乎尽数被太平军攻下,而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可见太平天国多有钱,也正是出于有钱,才能支撑起长达十四年的战争。

不过洪秀全以及诸王到底不是朱元璋,反而更像李自成,没有长远的眼光。在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后便开始松懈,进入南京后,便立即大兴土木。两江总督衙门扩建,动用成千上万的劳工,修建大半年才修成了穷极壮丽的天王府。远远不断的秀女被选入宫,再加上如内斗等原因,太平天国便走向了覆亡。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