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6月18日报道,2名宇航员因宇航服故障,造成国际空间站的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失败,这是他们登上国际轨道空间站后的第一次出仓行走任务。随后,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再次出舱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但仍有部分等待安装。

这并非是国际空间站第一次出现问题,2019年9月空间站上就发生了空气泄漏;2020年10月,宇航员在“星辰”舱上发现了一处裂缝,在2021年3月份才将其补上。

俄罗斯方面表示,“星辰”舱的泄漏并不严重,距离警戒线还很远,并且分析认为裂缝出现并非是老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震动导致的裂缝。

这些问题表明,自1998年正式建站的国际空间站已经超期服役了。2009年NASA就计划在2016年退出该项目。

2021年,俄罗斯方面已经公开表示,要在2024年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这意味着国际轨道空间站很可能到那时就会遭到放弃。届时,中国轨道空间站很可能成为人类在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实验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空间站正在维修

空间站的寿命

如同所有的产品一样,空间站也有一定的寿命。尤其是空间站处在距离地表数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还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不断下降,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轨道的提升。

美国曾经利用土星5号一次性将重达80吨的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最终因为没法补充燃料在1979年被迫自毁。

但各国并不愿意轻易放弃造价昂贵的轨道空间站,1986年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核心舱升空,正式开启了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使命,在它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1500次故障,其中100处故障始终未能排除。

在几次延长和平号寿命的计划之后,2001年俄罗斯宣布放弃和平号,让它结束了15年的旅程再入大气层烧毁,而中国轨道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恰恰正是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轨道空间站上的宇航员

国际轨道空间站

如今国际轨道空间站已经服役超过了20年,NASA还有计划将它的寿命延长到2030年。

这一决定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国际轨道空间站已经花费了上千亿美元,每年运营需要投入约30亿美元,在目前的条件下,新建的成本远高于维护的成本,美方自然希望它能够继续运营下去。

2019年,NASA他经过决议,要通过商业化运作的方式继续降低国际轨道减少运营成本,计划2024年结束对空间站的财政支持。

随着美国民营航天的兴起,商业发射水平逐渐提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的成本因为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2021年9月即将发射前往国际轨道空间站的全平民任务。

但距离NASA所设想的地球低轨道“工业化”还相去甚远,而国际轨道空间站的老化风险下,这一计划距离实现似乎是越来越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飞船和空间站对接

空间站的未来

2021年,中国将“天和”核心舱送入宇宙,开启了中国轨道空间站的建设之路,预计在2022年就可以建设完成。

相比于用了接近十年时间才建设完成的国际轨道空间站快了不少,而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却十分地接近,甚至还有不少优于国际轨道空间站的地方。

随着中国空间站开始项目,大批研究机构纷纷赶来,甚至有不少项目来自美国。最终,中国筛选了17个项目作为首批登上空间站的项目。可见,对于近地轨道空间站全球依旧有极大的需求。

也正因此,NASA官员在美国国会上多次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子,要求获得更多的经费。但此前,该机构所强调的私营空间站项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成功的发射。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近地轨道上唯一的空间站,那意味着更多相关科研项目将依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