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暗哨是消灭特战队的利器。

1

特战队本质上是轻步兵小队,这一点很多人说过了,但是轻步兵分队也是很可怕的,对这一点没有认识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我军在这一点上曾经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对手正是大家都看不起的印军。毛主席说,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我成天没事干就辱印,正经说事情的时候会很重视印军,就是这个原因。辱印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写给和平时期自己人看的,正经说,是说给真有可能怼上印军的人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驻藏部队一部曾经被两个印军特工搞过一次,死伤惨重,印军实际上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战法,仅仅就是侦察得知我军紧急集合信号是什么样的,半夜跑到我军驻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指战员们急促之间不真假跑去集合场,被两个印度特工用消音武器逐个击倒。

当然事后我军组织了报复行动。

但是战士们的生命是报复性的换不回来的,损失造成了就是造成了,我相信任何一个指挥员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

这次事件以后我军面对印度方向做了两点改进:一是干部带岗制度,军官也参与执勤而且比战士还要辛苦,我军条令规定一班岗不超过2小时,寒冷艰苦环境中必须要缩短,然而军官带岗一般都是顶满2小时,天寒地冻都一样。二是暗哨制度,一线危险区域必须设置暗哨,当然暗哨的布置规律是不可能透露的。

2

特战队的火力、防护都不如建制部队,他打的就是你的破绽。你有破绽的时候他战斗力爆表,你没有破绽的时候,那就是你战斗力爆表,一个100人的机械化步兵连,只要你能够保持一直不露破绽,虐1000人的特战队都不是问题。但是你留下了破绽,100人很有可能几分钟就崩溃了。

这个破绽就是侦察能力。

暗哨的最大作用就是很难被发现,从而能够提供预警,合理的布置暗哨是防护特战队偷袭的最好方式。不管你防护水平有多高,只要你暴露了,总是有办法干掉你的。而优秀的隐蔽则能够让敌方摸不到头脑,搞不清楚你的配置,也就没办法针对性破坏。

比如说你拿一辆坦克做明哨,特战队就一定会带上反坦克火力,或者提前观察你的侦察死角,避开你的警戒。

但是如果你仅仅是放一个暗哨,却能够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那么他也就没办法针对性破坏你的警戒。

我个人安排暗哨最喜欢搞的是“真假暗哨”,边防巡逻晚上宿营的时候放暗哨我会指定两个战士去放“假暗哨”,各种防护都做好,掩体、伪装网、进出道路都设置得很像暗哨,但是故意露个破绽,比如说不做红外线信号隐蔽,或者故意露出新土。

真的暗哨在另外的地方,而且绝不换岗,执勤时间到了直接就在暗哨所在地睡觉。撒三到五个这种暗哨出去,要求是所有防护全部做到位,所有暗哨都有无线电设备,我不查哨但是会随时呼叫,必须在三秒内应答。为了防无线电侦听,都是按三次PTT键,回应两长一短这种方式。

万幸,至少在我手里没出过任何幺蛾子。

3

所以其实对付特战队最重要的就是你要从对方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你要站在一个特战指挥官的角度去想,我要怎么搞这个连队。有不少人也懂得放暗哨,也放得不错,可惜就是没有站在对方角度去想问题。这里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看自己的地形、不看对方的地形,你在这个地方,把暗哨全部放在很好的位置上,对方来了他难道就看不出来吗?他一样会看,哪些地方放暗哨最好,视野好防护好有利于防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很容易就找到破绽了。

在对抗演习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跑去摸对抗演习战友们布置的阵地,一看就知道哪里适合放暗哨。

有次我们去偷对方的电话交换机,他暗哨全部在西藏那种刺柏树的圈圈里,瞎子都知道那地方好放暗哨,大哥我又不瞎,都是当兵的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小九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我就爬到山顶上去,望远镜里,哪个刺柏丛里有人、哪个没人,哪个暗哨在认真执勤,哪个睡着了,一目了然。

这样指挥着我的人,躲开醒着的,从睡着了的那边摸过去,轻松愉快摸了他指挥所,扛着交换机就跑。

4

所以特种作战这些破事儿,就是谁先被发现谁就死,没啥好说的。做到先敌发现怎么都好说,先被发现,干啥都不好使。

我长得黑,人也是五大三粗的,穿上藏袍还真的很像牧民,远远看过去一点破绽没有。我就老喜欢假扮牧民跑去摸对方阵地,随便找个村子跟本地牧民商量一下,跟着牧民就赶羊赶牛去,望远镜啥的就揣在藏袍的怀里,谁都看不出来。

于是练了一手很不错的放牧技能,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玩意儿叫投石鞭,放羊放牛必备,抡起来可以把石头扔好远好远,准头相当不错。假扮牧民跑去搞对抗演习的时候我跟着牧民学了不少,也经常练,准头很好,100米距离上打篮球大小的物体十次能中两三次的样子。有厉害的牧民能十拿九准,专门打头羊、领头牛,让往哪走就往哪走,简直是神乎其技。

很多跑去摸我的连队的“特战队”,我是眼巴巴看着他们出发的……

看他们那个兴奋劲儿,跃跃欲试的样子,攒劲!

就是不知道钻进口袋以后脸上表情是啥样。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身在西藏戍边数十年的军人,保卫着祖国的同时,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