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证指数仍然处于3500点附近,市场指数跌幅不大,仍然处于3300点至3700点这一个大区间展开震荡走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市场个股的分化程度却明显加剧,以中国平安、万科A、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白马股却出现了持续下跌的走势,不少知名白马股已经创出了年内最低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年内跌幅超过了23%、双汇发展年内跌幅达到30%。紧随其后,包括海螺水泥、保利地产、格力电器、万科A等知名上市公司,年内跌幅基本上在10%以上,与整个市场指数相比,这些白马股的跌幅更为明显。

此外,对今年领跌大盘的白马股,在去年市场指数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也并未有着亮眼的表现。

以中国平安为例,2020年的年内涨幅仅有4.64%,同期上证指数年内涨幅为13.87%,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年内涨幅为27.21%。2021年,中国平安年内跌幅超过23%,但与之相比,沪深300同期跌幅仅为2.11%,上证指数较去年的收盘点位仍然有1.4%左右的涨幅。由此可见,中国平安去年与今年的市场表现明显跑输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

同样的现象还发生在部分知名白马股身上,对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来说,肯定会感到非常被动,说好的价值投资,又为什么会变味呢?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白马股都出现显著跑输市场指数的走势。以今年为例,包括部分头部银行股、医药生物白马股等,今年的市场表现也是比较稳健的。对部分跌幅显著的白马股而言,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我们的认识中,白马股是兼备业绩优良、高成长以及低风险等特征。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以平安万科为代表的白马股,确实具备了持续成长的能力,且本身的基本面比较稳定,属于A股市场中真正意义上的白马股。

但是,从最近一两年的情况分析,曾经的白马股,如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白马股深受政策环境的影响,业绩增长预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拐点;有的白马股仍然深受疫情的冲击影响,一年多来仍未完全走出疫情冲击的阴霾。此外,还有一些白马股,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发展瓶颈的问题,并试图做出改革转型的策略等。

归根到底,对这两年股价表现不佳的白马股来说,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上市公司发展遭遇瓶颈压力等问题,却导致了曾经的白马股逐渐不具备白马股的持续成长优势,转而面临阶段性的阵痛期与改革期。从市场资金的态度出发,并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见证上市公司的改革转型成果,反而转向了一些具有确定性增长预期的企业,所以也出现了部分白马股资金持续抛售的现象。

真正意义上的白马股,本身兼备业绩优良、高成长与低风险的特征,但凡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白马股。从今年以来跌幅显著的白马股情况分析,有的属于营收与净利润停滞不前的情况,今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却达不到2019年一季报的水平;有的业绩增速能力明显放缓,数年前可以保持20%以上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如今却降到了个位数,甚至是接近0增速的情况。

由此可见,从市场资金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考虑到时间成本的问题,资金更愿意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是对部分白马股价值的重新评估,但凡有一项条件达不到白马股的要求,市场会将原本享受白马股估值定价的企业转变为蓝筹股价值股的估值定价逻辑,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自然也会显著下降。

对今年以来股价出现快速下跌的白马股,有可能是大资金对它们的估值定价逻辑发生了改变。换言之,如果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未能够得到根本上恢复,市场可能会继续用蓝筹股、价值股的估值为上市公司进行定价,这或许也是部分白马股跌跌不休、估值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