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怀信与范家堂高级小学校

杜心广

兖州民国年间教育界先躯之——李怀信先生,字信元、号子孚。是兖州城西六里井人,他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其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乡村塾师,一生以教书为业。为李氏教育世家第一代。李怀信自幼从父亲读书,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诚信为人,忠厚传家的传统文化。后来他逐渐接触到新式教育,知道了以教育救国的重要性。

1915年李怀信高小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该校为当年兖州的最高学府。在校期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启发了他的思想,面对国家积弱积贫的落后现状,他决心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当年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

1920年,李怀信邀集同乡文人李绪生、李世昌等人先是在薛庙村东大庙两间茅草屋里设帐办简易小学校,有学生数十人,后又在富绅高启湘的资助下,在其家中西院开办初小四个年级,有学生六十余人。李怀信自任校长兼教师,教学全部采用新式小学教育的教材,并兼学古诗文课程。李怀信在缺少资金、校舍、教师等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十几年,为兖州城西培养了一大批有学识的人才,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为国家做出过贡献。

1934年初,山东省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在原乌龙街老酒厂院内)拟为学校开办毕业生实习教学实验区,李怀信听说后与好友李英民等人具文奔走于滋阳县政府、四乡师之间,力主将准备成立的山东省立滋阳县乡村教育实验区高级小学,建在范家堂村中的破庙里。经过李怀信等人积极努力,四乡师校长赵德柔见他为人忠厚诚信,在乡村辛苦办学十几年有很高的威信,终于同意将学校安在范家堂村。

当年,范家堂破庙里断壁残垣,屋漏墙倒,缺门少窗,野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李怀信当时年近五旬,在那个封建迷信思想浓厚的年代,,自愿担起建设新学校的重任。

他亲自带人拆除没有维修价值的庙屋,拉倒一个个残缺的神像填埋到大坑里。多方筹集修建学校的资金、材料,一心扑在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上,全然不顾封建迷信人士的攻击、谩骂和家中老母亲的责备。

在李怀信带领、督促下,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修建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32间,一所新兴的小学校顺利建成了。李怀信任该校首任校长,滋阳县教育科、四乡师领导与全校师生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

当年滋阳县乡村教育试验区范家堂高级小学校,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名列全县之冠,为维持学校的日常办公有费用支持,李怀信与社会贤达们又积极办学校置办学田数十亩。1936年,为了更好地把学校教育办好,李怀信又辞去校长职务,改任教务主任。该校除进行正常的学制教育外,还为附近乡村的村民开放义务扫盲夜校,对不方便到学校上课的家庭妇女,学校组织学生上门单独进行教学扫盲,效果十分显著。为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38年,日寇占领兖州后,城乡学校大多停办,李怀信先生辛苦建成的范家堂小学被汉奸王绍武的军队侵占。李先生鉴于失学儿童无处上学,耽误了学业太可惜,他受教育至上观念的支配,毅然将自己房屋12间腾出办起家庭学校历时二年之久。期间,日伪多次派人到家中派发日语课本,想叫李先生帮他们进行奴化教育。迫于日伪淫威,李先生只是叫学生们在日伪来家中检查时,才把日语课本放在书桌上,平时自己不教,也不叫学生们学习日语,自觉抵制日伪亡我文化的恶行,其民族气节令人钦佩!

1948年7月,兖州回到人民的怀抱,李怀信先生终于又回到了他一手创建的范家堂小学任教,完成了他毕生奉献给故乡教育事业的愿望。他是我县城西乡村文化建设的创建者、传播者、乡村教育实践的先躯。经过他创建的学校学习过、他教过的学生达三千人之多。其中不少人参加了革命工作,为新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贡献,李先生为家乡教育所做的奉献可谓功在一代,利在千秋,他为李氏教育世家第二代。

在李怀信的感召和影响下,其李氏家族本族成员也有很多人从事教育事业。他培养的三个儿子,长大后全部从事教育事业,为李氏教育世家第三代。其长子李葆山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毕业后任教,他书法功力尤深,擅长魏碑书体;次子李芝山省立四乡师毕业后,因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特长又在济宁七中、省立第二曲阜师范深造。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解放东北时牺牲于四平战役,1962年被评为革命烈士;其三子李兰山泰安中学毕业后先后在重庆和济南市任教。

李氏教育世家第四代李界池,1950年济宁师范毕业,先后在泗庄中心学校、泗庄联中任教导主任三十余年,离休后又被原单位聘任为教研员十五年,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他擅长书写小楷书体,2013年,他书写的长篇小楷书法“纪泰山铭”获兖州退管干部书法评比一等奖。

李氏教育世家第四代至第六代先后有八人在国内多所学校任教,都是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百年教育世家的六里井村李氏家族的前五代人,都是从范家堂小学或任教或学习,走向社会的,他们无论是在战争岁月里的艰苦环境下,还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世代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们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并以

此作为家族的荣耀。一百多年来,他们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其中不乏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士,可谓桃李满天下。

李氏教育世家崇文重教、诗书继世、书香门第的家风,还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来源:济宁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