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也是行业内现在正在讨论的话题,我认为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视角来讲,实现更加高质量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点。”5月18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在在国是论坛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能源中国”论坛上,围绕上述话题进行分享。

首先,在发展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要做路径选择。蒋莉萍认为能源电力发展最根本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远可持续、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电力供应。她认为,碳中和、低碳发展只是经济社会对电力系统提出的外部条件制约。在做转型路径选择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以长远可持续、安全可靠为边界条件,以供应成本最低来优化路径选择,所以这需要做多情景、多方案的比选。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既定,对于电力行业来讲需要细化其中的问题:第一是结构,比如太阳能分为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光热发电,这个构成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第二个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比重、比例应该怎么去安排。

其次是辅助服务或者叫灵活性。蒋莉萍介绍,传统的电源有可调度性,但风能、太阳能可调度性是很差的,所以下一步发电侧怎么从现在提供电能的角色转变到电力的角色,是需要政策和技术共同推动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在某些运行情况下,虽然非常好的满足系统灵活性运行的一些性能,但是它是有限的,所以这方面需要技术突破和政策措施去推动。另外就是需求响应,未来的用户是需要他们参与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里的,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足量电力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基于上述这些考虑,落脚到未来综合供电成本的变化趋势,根据分析,蒋莉萍认为在转型或者是在达峰前的过程中,电力行业或者供电成本一定会上升的。这样的增长趋势,跟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希望电价越来越低的诉求之间,怎么去匹配?她认为需要在未来的收益或者是成本的问题上提前做好安排,在会上升的供电成本与社会诉求或者经济恢复发展所需要的低电价中做一个更合理的安排。

最后,蒋莉萍表示,电力系统跟未来一些新型的用能技术或者能源体系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非常必要或者非常重要的协同关系,而且这里边潜在的协同效益会比较大的,这也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蕾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银行、上市公司、证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