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

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为了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干群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激发全市人民“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建设幸福六安”的干事创业热情,我台广电融媒体抽调精兵强将,从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四个方面,深入实地开展蹲点调研式采访。从“五一”开始,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百年党史六安“红”》,向纪念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播出第十二期

《周狷之:一心只为党》

周狷之烈士,原名周天瑜,化名尤迟、尤赤、如迟等,今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人,是六霍地区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六霍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在皖西的建立和发展、为六霍起义的胜利、皖西苏区的建立、第一个革命政权和第一支红军武装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1903年,周狷之出生于六安州苏家埠白浒圩官宦之家,其祖父为黄河道。父亲是六安有名的大地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解员 汪国玉:周狷之出生于远近有名的大地主家庭,当时有这样一句话说,鸟飞三日不过周,鸟飞了三天三夜都飞不出周家的土地。当然了,有一点夸张,但证明了周家是家大业大,据说江苏的徐州都要向他们家里交地租。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周狷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随着年龄增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周狷之学习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创造世界的主人,认识到封建地主阶级及反动军阀的罪恶,开始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了封建剥削阶级家庭的叛逆,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和皖西农民运动、皖西苏区的杰出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解员 汪国玉:周狷之在读书的时候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走上了艰难的,随时都会掉脑袋的革命道路。在读书的时候,他曾受父母之命到佃户家订租收苞的时候,经常有意地减轻或免除佃农的租货,并且向他们宣传将来的社会人人平等,土地归农,耕者有田的思想,使当时的佃农和长工深受教育,却被当地的土豪劣绅污蔑为周家的败家子,他却反驳道,为富不仁的封建社会必败之。他曾经卖掉家中的土地和庄园、耕牛,为党筹备活动经费,购买枪支,为党建立革命武装。当年六安特区委成立之后,他的家就成了免费的饭店、旅馆、秘密联络站。他一心为党,他的父亲曾经登报声明要与他脱离父子关系,都没能动摇他坚定的革命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周狷之在六安城郊菜市口革命活动的时候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多方诱惑他投降,都不能为之所动。后来敌人决定将他杀害,在赴刑场的路上,周狷之写了这样一首诗——“头颅抛千斛,风雨撼孤舟,宁为革命死,不做阶下囚”。在临行前敌人还不死心,找来了他母亲,想感化他,他的母亲还没有开口,周狷之便对他的母亲说:你不要相信别人的鬼话,花钱保我,我是不会投降的,共产党像扒根草,斩不尽杀不绝,他们斩了我这一节,其他节照样生根,将来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被敌人杀害的时候,周狷之年仅27岁。

六安广电融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