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查查APP平日在整理保险理赔案例时,见过五花八门的理赔纠纷,不论是保险公司找借口不想赔,还是消费者隐瞒病情投保等原因,网友对保险的吐槽与批评却是出奇地一致,可见在国人眼中,保险约等于骗子,口碑已经差到极点。

造成这种现状,很大原因是在保险公司重销售的大环境下, 保险销售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与业绩压力,常常为了卖出保险而“不择手段”,不管消费者有无需求、符不符合投保要求,只要把保险卖出去就好。

试想,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前,就出现了错误或者认知偏差,那么购买后在续费、理赔时出现纠纷也就不足为奇。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让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保险产品信息不透明,以及代销平台急功近利仍然没有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比如在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XXXXXX花了XX万元后,我劝你不要轻易买保险”标题的文章,看题目以为说的是避坑指南或者揭露保险黑幕,但实则这些文章大都是保险代理公司的营销软文,内容一般先是制造焦虑,然后再渲染购买保险的必要性,而最终落脚点则是把读者引向其保险销售的讲座群里面。

所以在这里,保险查查APP希望抛开一切销售因素,通过众多保险理赔案例,畅谈一下买保险前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希望对大家选择保险提供一定的借鉴。

你真的需要商业保险吗?

你真的需要商业保险吗?

虽然开篇说了好多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离不开保险,比如参加工作都要上社保,有车子都要上交强险。这些强制的保险作用很大,但保障能力也相对有限,在重大疾病与事故面前理赔额度是不够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人仍会选择商业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理财险是我们最常见的商业保险,其中商业车险这里就不多说了,普及率很高,许多车主都有购买。人身险购买价值也较高,特别是重疾险产品,因为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患上恶性疾病。而理财型保险的购买价值相对不高,但却是保险业务员最喜欢推销的险种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欺骗、最容易踩坑的高发区。

要想避免保险踩坑,首先一点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购买商业保险。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比如家庭非常富有,已经实现财富自由,那么人身险就没有必要购买,反正即便重病了也有的是钱看病,保险也就起不到分摊风险、防止因病返贫的作用。相对地,穷人也没有必要买理财险,钱都不够花还理什么财?

不太适合贫困家庭的还有重疾险、寿险这些高保费的险种,如果日常生活开销都紧巴巴的,再拿出很多钱去购买不见得用得上的商业保险,还不如拿这些钱提高家庭生活品质、改善孩子教育更为有用。

可见,保险主要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购买,既不会明显增加经济负担,也可以抵御各种事故造成的经济风险。

如果确定需要买保险,那么就要考虑买什么样的保险,这也是因人而异。比如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一般需要购买重疾险、寿险、意外险,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家庭支柱一旦生了重病或者出现意外,相当时间内家庭经济不至于崩溃。而老人、儿童购买保险的用途就不那么大,诸如给孩子买寿险,老人买理财险,多半会掉坑里。关于保险产品的选购指南与建议,保险查查APP此前也有文章详细阐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

其次,保险并非购买后一定会理赔。保险都是有合同条款的,里面写明了何种情况理赔,何种情况不赔,以及一些免责的情况。在购买保险时看清楚保险条款,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但也没必要太懂,或者过于执泥某项条件,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测我们未来会患上怎么样的疾病,会发生怎么样的意外,无法保证出现的情况一定符合理赔条件。

所以一定要认清这点,保险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买了保险就一定会赔付,出现拒赔也是正常的,这并不是欺骗,购买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发生了拒赔,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确不符合理赔条件,甚至存在错误,比如投保时隐瞒了病情。但作为消费者,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放手一搏的,通过投诉、上诉法院等方式寻求理赔的可能。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在流程上多少会有一点点问题,比如对于免责条款没有重点向消费者特别阐明,这些情况法院很多时候会站在消费者一边。在保险查查APP整理的理赔案例中,就有不少法院判决保险公司需要理赔的例子。

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去深入了解保险,不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因为在相似的价格下,同一险种不同保险公司、不同版本的保险产品也会存在差异,选择其中保障范围广、理赔条件宽泛的保险产品。或者根据自身健康,估测自己最可能患上的疾病,有针对性的挑选保险,比如心脑血管状况不好,那么就选择对心脑血管疾病保障能力好,理赔条件相对宽松的保险产品,有助于提高后续理赔的概率。

投保前,需要注意什么?

投保前,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确定自己需要商业保险,在投保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要读懂合同,知道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理赔条件是怎么样的,保费交多少,保险期是多少年等等。其中最复杂的是人身险,投保前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投保中要认真对待并如实填写健康告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一个图表,上面几乎把投保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写全了,是否身体异常、患有某些疾病,是否长期服药等等,在健康告知中大部分都会有提及。需要注意的是,健康告知里提到的问题要如实回答,没有提到的一个字都不要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没有体检或者没有去医院进行过诊断,自己也不知道到身体是否真的有异常,如果你确定此前没有留下过医院的诊断记录或者体检报告,那么回答没有是没问题的。

所以,除非保险公司特别要求,否则投保前可以不必专门去体检,因为即便有异常但自己真的不知道,回答没有也并不算隐瞒。

另外,如果投保后发现健康告知中某个情况,自己当时忘记了没有回答,最好不要心存侥幸,建议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并进行补充告知,如实告知情况,以免影响后面的理赔。

有些身体异常,保险公司会做一些特别的处理,比如加费、除外与延期。加费就是保险公司认为你的身体异常,会让患病的几率会大增,为了抵消理赔风险,保险公司要在正常保费的基础上再提高费用,但保障依然是全面的;除外,就是你身体异常的部分,如果未来真的患上疾病,这些疾病是排除在外不保障的;延期则是过一段再看看你的身体状况,如果异常痊愈了那么保单生效,否则就退你钱保单不生效。这三种如何选择,要看自己的诉求,一般来说为了全面的保障,选择加费会好一些。

还有就要避免医保卡外借,不少文章都科普过医保卡外借的坏处。别人看病用你的医保卡,那么别人的疾病也会算在你头上,进而影响保险投保与理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是理财保险,这是保险查查APP遇到纠纷最多的险种,从案例看不少业务员,特别是进驻银行的保险业务员,常常会以高收益为诱惑,推销给年纪大、辨别能力较低的老人。许多老人买了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说好的5年取本拿息,实际上可能要几十年才能取出来,而那时自己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因此在购买理财型保险之前,一定要想明白它类似于强制存款,不到约定期限提取,会有较大的本金损失,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么一份并不灵活、收益率不算高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为孩子存一份教育金,或者为自己存一份养老金这些情况可以考虑购买,但你如果只想找一个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理财保险基本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还要再重复的是,投保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保期到底是多久,不能业务员说是5年取本就认为是5年,因为年金险等理财型年限一般都很长在10年以上,甚至要等到投保人死掉后才能拿钱。另外还要搞清楚收益到底如何计算,需要多久才开始有收益,综合的年化收益是否比存银行定期更有优势等,不要只听保险业务员口头承诺的高收益。

最后,如果家里有老人,如非有特别需求,尽可能避免老人购买理财型保险,老人去银行存钱也要注意拿回来的到底是存款凭条,还是保险保单,因为在保险查查APP的案例库中,有不少老人去银行存钱,结果被业务员忽悠,稀里糊涂买成了理财保险。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每次保险查查APP在发布保险理赔纠纷内容时,下面评论里总少不了对保险的嘲讽与谩骂,说“十买九坑”也并不夸张。究其根本很大原因在于当前保险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便有严格的监管与公司规章制度,但保险公司总是在“不经意”地制造认知偏差,而许多业务员为了生存为了卖出保险拿取佣金也会不遗余力地忽悠消费者,最终形成“十买九骗”的不良现况。

保险查查APP希望通过分享保险理赔案例,以及保险行业资讯与相关知识,能多少帮到大家认清保险,也希望能改变保险行业存在已久的一些弊病,让商业保险回归它本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