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国发改委发布声明称:近期,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某些人士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推出系列干扰破坏两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举措基于澳联邦政府当前对中澳合作所持态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即日起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发改委的这个声明,意味着近年来不断交恶的中澳关系,似乎走到了接近断交的临界点。而发改委的这个最新决定,令市场担心两国贸易规模较大的铁矿石也将受到冲击。因此,消息公布后,铁矿石价格在前期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周四、周五两天连续暴涨,刷新铁矿石历史新高纪录。

5月6日铁矿石主力合约2109大幅拉涨,全天涨幅6.81%。到了5月7日铁矿石期货再度高开高走,截至收盘,主力合约铁矿石2109涨幅6.37%,已连续两日上涨,累计涨幅10.65%。昨晚继续上涨2.65%,最新价1237.5元/吨,创历史新高。若从4月初开始计算,则累计涨幅已达到29.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一年,每当中国宣布抵制澳大利亚各种商品,例如煤炭、糖、龙虾、铜矿、木材、葡萄酒等商品时,国内很多媒体都会发出“澳洲损失惨重”的声音。但从总的贸易量来说,中方制裁这些商品的效果,可能都抵不过铁矿石的一次轻易涨价。

据中钢协数据,一季度铁矿石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记录,在4月27日,每吨已突破193美元大关,此后虽有小幅回落,但整体市场却没有明显降温迹象。据业内人士测算,2021年一季度进口均价为150.79美元/吨,对比2020年一季度的90.59美元/吨而言,已高出了60.2美元/吨。而今年一季度进口铁矿2.83亿吨,根据测算,中国已比去年一季度多花了超170亿美元,相当于多花了超1105亿元人民币。

在2021年3月,中国铁矿石进口规模突破一亿吨,其中的6139.89万吨来自澳大利亚,占比超过60%。那中国能不能不用澳洲矿石呢,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澳大利亚硬怼中国,底气何在?》就有说过,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若中国决定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则就像中国曾经停止进口美国大豆一样,必然导致全球供应链发生短暂的混乱,相对而言,全球铁矿石的供应平衡比大豆更为脆弱,而且由于供应主要掌握在4家国际矿业巨头手中,更容易导致价格飞涨。中国若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必定增加向其他国际巨头采购,虽然理论上并不增加或减少国际市场的铁矿石需求量,可是,由于澳大利亚是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而中国的需求又是如此巨大,这些国际巨头跟其他国家的钢铁厂都有长期供应协议,能在澳大利亚之外的地方挤出的额外产能极其有限。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钢铁厂订单从巴西、印度等铁矿石产地,转移到澳大利亚,涉及到极其复杂的供应链调整。这种供应混乱,不仅导致中国钢铁厂进口铁矿石的价格飞涨,而且很可能无法采购到足够的铁矿石而被迫断炊。

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钢铁有直接关系,地产、基建、制造,没有钢铁都干不成。如果停掉一个月铁矿石供应,就等于没有钢铁,就直接面临万亿以上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中国有成百上千的钢铁企业,仅仅首钢就有8万工人,如果没有铁矿石,难道都去休息?而且没有铁矿石就没有钢,没有钢就修不了路铺不了桥,一条产业链都要停下。而中国经济暂时瘫痪,澳大利亚就三家矿产公司遭遇危机,他们的损失是非常有限的,即使这些公司关门倒闭,中国的损失至少也是他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而且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本地几乎都不需要铁矿石,几乎影响不了什么下游企业。而华尔街或者澳洲政府完全可以给这些企业补贴,让他们撑几个月。

所以,中方想要制裁,最不能选的就是铁矿石。

有的人会问,那中国自己的铁矿石呢?我们先看铁矿石的全球储量排行,首先澳大利亚储量占29.4%、俄罗斯为14.7%、巴西为13.5%,三个国家加起来占到全球储量的47.6%。那中国呢?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4大国,占全球储量的12.3%。但是,铁矿石好不好,炼钢有个基本指标,就是铁石英石含量,在中国30%-50%的含铁石英石已经属于是富矿了,而勘探出的铁矿大部分都基本处在18%-30%,而且稍微好一点的铁矿,都埋藏在较深的地下。而澳洲的铁矿石不仅品相好,含铁石英基本都在63%以上。而且,跟中国的深度开采完全不同,它们就露天开发,成本非常低。两相比较,不仅品相不如澳矿,而且开采成本还高。

因为铁矿石是基础性商品,如果全部用国产的,铁矿石价格太高,意味着整条供应链都会成本高,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即使是目前190美元/吨,把铁矿石的品相和炼钢的成本进行综合,还是进口比较划算。

那这么关键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控制上游。多年来,为了保持铁矿石供应的稳定,争取铁矿石定价权,中国从投资矿山到合作建厂,从编制价格指数到推出铁矿石期货,也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努力,可惜的是目前却少有成功案例。80年代至今,国内就已经着手出海投资矿山,可以说是有计划、成体系、成建制的投。无论是受政策驱动的央企、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还是受市场驱动的民营企业,其投资规模之大,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但数量如此众多的投资项目,大部分都是难开发的矿山,或者是小产量矿山,成功的寥若晨星。

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上行,中国钢铁产量高速增长,铁矿石进口需求急剧扩张。同时,这个时期也是长协价谈判最艰难、三大矿山对中国狙击最猛烈的时期,在中国企业饱尝三大矿山垄断之苦后,催生了第二波投资潮。但2001至2012这十几年,所有的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折戟沉沙,近千亿美元的资金都被埋进了无底的矿坑里。背后的原因有五花八门,有管理失误、开采困难,也有基建落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等,最终导致开采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异常高昂,根本拼不过三大矿山。

虽然中国也参考欧美,采用收购、参股、合资、代理等多种方式,试图控制上游,但最终大部分项目或转让或关停,不再持续失血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些在矿价高涨时中国迅猛的投入,遭到了矿业巨头疯狂增产导致的砸盘,在海外用高价买矿的企业紧接着就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局面,高价购买的金蛋鸡变成了持续亏损的吸金黑洞。比如武钢投资的澳洲和巴西的项目、中钢的午尔得项目,这些本想利用金融危机进行弯道超车的项目,最终却是投资人在弯道上翻了车,这一切沉重打击了国内的投资信心。就这样,在这个黄金时期,中国高位接盘的项目可以说均以失败告终。

2013年以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铁矿石价格从高位回落,全球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但此时,钢铁行业也利润微薄,加上产能过剩和投资失败的教训,这些企业已经没有机会和信心,再去大规模的投资矿山。近几年,虽然前前后后投了近70个项目,但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铁矿石,每年产量仅约1.6亿吨。

现在被寄予厚望的就是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这是一个世界级铁矿,总资源量可能高达50亿吨,项目整体矿石品位不逊色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被誉为“澳洲铁矿杀手”。但是,西芒杜铁矿处于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基建落后开发难度极大。突围的路从来都不好走,西芒杜铁矿目测五年之内难以投建,而且,最近中国在非洲的“老朋友”又被搞掉了几个,恐怕突围之路仍然道阻且艰难。

话说回来,中澳关系近年来确实出现了全面倒退,但还没有到势不两立、彻底撕破脸的地步,这样既合作又斗争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而且既然要反制,那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反制。而不是像作秀一样,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比恨、比谁更“战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