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大紧先生曾经说:明朝是一个三无王朝,无明君、无名臣、无名将!

这其实就是认知程度的差异。

如果无明君,朱元璋是怎么开国的?朱棣是怎么缔造永乐盛世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算什么?朱佑樘又是如何被称之为中兴之主的?

如果无名臣,那刘伯温算什么?张居正算什么?谢缙算什么?于谦算什么?

明朝的名将其实也不少,比如常遇春、徐达、汤和、蓝玉、戚继光、李成梁等等,皆是大明朝的名将。

当然,大明还有一个很多小伙伴们不太熟悉的军事天才,这个军事天才叫做俞大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对明史很熟悉的小伙伴,看到这个名字,脑子里面肯定会出现一个问号,这个名字好像压根没有听说过啊!甚至也很少出现在电影电视剧中,完全没有于谦、戚继光这样的名臣名将出名。

但实际上,如果以天才论,这位俞大猷是完全在于谦、戚继光之上的。

众所周知,戚继光是明朝第一的抗倭名将,在和倭寇的战争中,戚继光可以说是让倭寇感到万分恐怖的男人。

但是,戚继光终其一生也只是在打保卫战,也就是保卫自己国家的土地,倭寇来他就打,打到倭寇服气为止,但像倭寇这样的敌人,输了一次又来二次,非常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抗倭之战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持续性的。而俞大猷这位天才当时就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打入倭国,只要灭了倭国,那自然不会再有倭寇跑来大明搞倭乱,这是一个非常直接且一劳永逸的办法。

俞大猷这位天才出生于福建,家族是世袭武官,从小就学习兵法,而在其父亲去世之后,他承袭了他父亲百户的官爵,而此后又中了举人,直接被升迁为了千户。

在明朝的武将体系中,千户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职位了,但是由于明朝土木堡战神朱祁镇的功劳,在土木堡直接断送了三代武将将领,直接让明朝开始了漫长的文官全面压制武官的局面,这导致同级别的武官在文官面前完全没有地位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大猷在当上了千户不久后,他讲给提刑按察使司提了点小建议,结果提刑按察使笑了,因为提刑按察使觉得,一个小小的千户居然也配讨论国事,这明明是文官干的事啊!你武官来管文官的事情,这不就是越权吗?

当然,提刑按察使只是觉得俞大猷可笑,也没有想要拿俞大猷怎样,只是压根就不理他!

从这件事上也说明了,俞大猷不太懂明朝的官场,他有点个人理想化。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理想化,也注定了俞大猷一生的悲剧!

俞大猷此后成为了将领,因为他实在是过于天才了,不管什么战事,他只要稍微一分析就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他提出来的建议也往往非常正确的命中关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州的时候他参与平乱,别人都建议直接打,他却说不用这么大费周章,我们要以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所以他带了两个随从进入乱军的营寨,光靠嘴皮子就把叛军给说服了,主动投降不再抵抗。

而在嘉靖朝三十一年,俞大猷受命抗击倭寇,当时和他齐名的戚继光带着戚家军,而俞大猷带的是俞家军,这两支军队当时被称之为俞龙戚虎。

光看这个排序我们都知道,俞家军是在戚家军之上的,而事实也是如此,戚继光对战倭寇的时候还是打输过的,也是吃过大亏的,但是俞大猷带着的俞家军却是无一败仗。

不过,虽然俞大猷能够屡战屡胜,但由于自己的性格过于不通晓官场之道,虽然总是和文官集团的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不仅在朝堂之上没有靠山,并且还经常受到打压,有什么锅都直接甩给了俞大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嘉靖朝三十七年的时候,俞大猷和戚继光一起围剿倭寇的一个据点,这个据点易守难攻,俞大猷和戚继光打得非常辛苦,但最终靠着两人合力终于让倭寇顶不住要撤逃了。

俞大猷和戚继光一路追剿,歼灭了好几千倭寇,但眼看要团灭倭寇的时候,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却下令不要在继续追,也不知道当时这个胡宗宪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因为他的命令,使得俞大猷和戚继光错失了歼灭倭寇的最好机会。

嘉靖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而胡宗宪一看自己操作失误,于是便把锅甩给了俞大猷。

为什么不甩锅给戚继光呢?因为他跟戚继光关系更好,戚继光虽然也是武将,但却深谙官场之道,对文官集团那是一个上下打点,只要能打倭寇,也不管文官集团中怎么操作这个朝堂。

但俞大猷就不一样了,他看到一些官场怪象,就会上书给出建议。

所以在文官集团里,俞大猷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因为这件事被抓捕入狱,随后还是他的朋友锦衣卫头子陆炳给严世蕃塞了点钱才放了出来的。

出来之后,他的好朋友陆炳就告诉俞大猷:兄弟,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以后不要再给朝堂上那些文官大人们任何建议了。

俞大猷出来之后,依旧回到了原来的职位,没有办法,毕竟这实力,放到别的地方就是浪费,所以继续打倭寇。

但是,俞大猷是个军事天才,他打倭寇打着打着发现不对劲,这倭寇总是打不完!

俞大猷和戚继光不一样,戚继光想的就是倭寇来了,我要保护国家保护人民,来了我就要打!

而俞大猷不一样,他想的比较多,为什么倭寇总是打不光,打了又来,打了又来!

最终这个问题很显然,倭寇本身搞的就是流寇战术,人家一小股一小股从海上来,一会出现在这,一会儿出现在哪,打不赢你人家就跑,等你走了人家又来,所以根本打不绝!

想到这里,俞大猷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在现在看来绝对是王炸一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嘉靖帝信了俞大猷这个办法,那在明朝时期就有可能直接征服日本,甚至直接将华夏带入海权时代,而像日不落这样的称号也就没有英吉利什么事儿了。

俞大猷当时认为,之所以倭寇打不光,是因为人家占据着海权,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倭寇,那么不要在陆地上等着他们,要主动出击在海上直接打垮倭寇。

如何在海上打垮倭寇呢?自然是组建一支数万兵马的海军部队。

这个建议不得了,大明开国之初水军力量其实就非常强,而在永乐大帝时期,郑和下西洋说明了海军舰船的实力。

所以俞大猷的策略如果实现,大明消失百年的海上雄师便又可以扬帆起航了。

如果大明在此时就开始搞海军部队,那么凭借着大明的实力,剿灭海上的倭寇简直不要太简单,甚至发展个几年直接打下日本也未曾不敢想,甚至这是大明从陆权转移到海权最好的机会,而一旦在明朝时期就进入到海权时代,那么中国近代就是另外一副画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个时期,西方的历史进程也刚刚进入到西班牙舰队开始远征,而英国此时还没有击败西班牙舰队,也没有开启海上霸权之路。

所以大明朝如果抓出这个机会,起点就比英国高,而起步也比英国早,所以日不落这个称号会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最重要的,如果俞大猷这个建议被采纳,明朝进入到海军打造的历史进程,那么整个社会体系会得到新的活力,不至于一直沉迷下去,最后因为失去活力而给了后金机会。

但是,由于这个建议是俞大猷提出的,而他在朝堂之上也没有靠山背景,文官集团压根不理会他的建议,而嘉靖帝自然无法信任这么一位武将。

俞大猷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富有远见的军事天才,但生于明朝那样一个时期,作为武将的他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没有办法达成自己的理想,还经常遭遇弹劾替人背黑锅,无奈之下俞大猷只好选择告老还乡,最终病死在了自己的家乡,而他那超前的战略计划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沉没在了历史浪潮之中。

这是俞大猷的悲剧,同样的,这也是大明朝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