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零时40分许,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信息,8日,银川市确诊1例入境解除隔离返宁人员新冠肺炎病例。患者范某2021年4月23日入境上海,经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次核酸检测阴性后,5月7日解除隔离由上海返银,返银首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昨日国内新增入境确诊12人,官方都未公布入境来源,他们是否与印度有关还不得而知,但我们要明确知道的是:身边有这样一个超级定时炸弹,一定时刻不能松懈!更何况交界处绵长的国境线不是没有偷偷爬过来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目前已知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这些感染者几乎没有症状,活动能力不受影响,可能进入国境线边界。这些地区与印度实际控制区、尼泊尔、不丹的毗邻地区,民族、文化、语言完全一致,有很多还有亲戚关系,甚至有不少实际上的双重国籍人,同时持有两国证件、往来密切。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完全有可能进入我国实际控制区内而不被发现,甚至有可能秘密躲藏在亲戚家,得到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实际控制区内还有大量的夏尔巴人,他们日常活动范围海拔就很高,甚至比我们这边还要高,这些人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很可能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既不表现症状,也不受海拔影响,到我们这边来反而感觉氧气更充足了……

不但不能排除印度疫情沿中印边境输入我国,我甚至认为可能性非常大。这些犬牙交错的地方山高谷深,海拔变化千奇百怪,小道纵横交错,防控难度非常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能找到小道在哪儿么?你觉得一个无症状感染者要通过这些小道,会很费劲么?这地方可是有大量的走私犯在活动的,他们兼职一下蛇头,你觉得不可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就是日常跑过来打工的尼泊尔人。

印度控制疫情就是白扯,控制不控制,严重程度都一样,都取决于病毒自己高兴。我怀疑印度还有一波大规模难民潮等着呢,随着印度经济崩溃,这一波大规模难民潮很有可能出现,往哪跑?当然最大概率是孟加拉、缅甸,最小概率是直接往中国和巴基斯坦跑。

不丹?不丹跑跟不跑有啥区别?

尼泊尔?尼泊尔估计比印度还要惨。

印度疫情爆炸,很难说尼泊尔会不会被炸飞,我认为尼泊尔的疫情已经炸飞了,老早就炸飞了。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人员往来更加频繁,而且尼泊尔自己也没什么防疫能力,有不少尼泊尔人就是白天在印度打工、晚上回国睡觉。我们只能认为尼泊尔疫情和印度是高度联动的,严重程度完全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还有喜马拉雅山挡着......孩子,这就是你天真了。

你以为的喜马拉雅山是什么样的?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止,其实还有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看最后一张照片,那是水稻田。这是中国西藏墨脱县的背崩乡,海拔500米,看清楚了,是五百,不是五千。

喜马拉雅山长达2200多公里,地形极端复杂,是地球上地形最复杂的地方。这里既有8000米海拔的高山,也有海拔几百米的冲沟堆积山,更有好几条海拔在一千多到三千米的峡谷。

主要的大通道有:陈塘沟、勒布沟、亚东沟、樟木沟、吉隆沟。这几条沟都是贯穿整个喜马拉雅山的,入口海拔高度在一千来米,沟出口海拔4000米以上,沟内大段属于中国实际控制领土。

喜马拉雅山南部中国领土有:墨脱县、藏南地区、亚东县、樟木镇、吉隆镇、察隅县大部,此外还有定日县辖绒乡等乡镇,还有拉达克地区、达旺地区。

总之,中印边境实际上是犬牙交错的态势,仅就中国目前实际控制而言,与印度实际控制区域之间并不一定都是皑皑雪峰,有很多地方海拔并不高,无症状感染者完全有可能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地区之中,印度无症状感染者有可能到达的中国实际控制区域,与中国内地腹地有较为容易达到公路的,有:

樟木镇:海拔2800米,面向尼泊尔,有318国道一直通到上海;

吉隆镇:海拔2800米,面向尼泊尔,通过318国道希夏邦马峰岔道与318国道相连;

墨脱县:海拔500米,面向印度,通过559国道到达波密县,接入318国道;

亚东县:县城海拔1800米,面向印度,通过562国道到达日喀则、拉萨等地;

错那县勒乡、麻麻乡:海拔1200-1800米,面向印度,通过县道、乡道、国防公路到达错那县并最终接入山南、拉萨。

此外还有面向不丹、拉达克等地区的通道,不一一例举。

总之有这么个倒霉邻居拖后腿,形势日益严峻了,切莫自以为隔岸观火,掉以轻心。

者简介:作者龙牙是一名身在西藏戍边数十年的军人,保卫着祖国的同时,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如果你也对边防生活、时政问题感兴趣,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现代化农业,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