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尔兰国花三叶草,就跟今天的主角有关

爱尔兰地区本是远离欧洲大陆的海上小岛,文化较为原始和落后。至4、5世纪之交,一个苏格兰少年被一群海盗掳至爱尔兰岛,沦为奴隶,长达六年。等他历尽千辛万苦逃离爱尔兰回归家乡后,却因为基督信仰的指引毅然渡海回到了爱尔兰,将基督拉丁文化布泽到爱尔兰的每一寸土地上,爱尔兰从此走向文明之路。

一、早期爱尔兰人的文化背景

比德在《英吉利教会史》中称呼爱尔兰人为“scotia”,似乎是把他们同苏格兰人弄混了,直到北欧的挪威人入侵不列颠岛之前,爱尔兰人和北方的苏格兰人都被看作是“尚未罗马化”的凯尔特人,留存在历史记述者的书卷中。

在基督教未传入不列颠岛之前,这里流行着一种祭拜大自然的德鲁伊教。凯撒认为,高卢地区的德鲁伊祭祀就是从爱尔兰地区渡海过来的,他们的服饰、舞蹈和祭拜仪式都有着浓厚的不列颠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凯尔特人的生活

在早期爱尔兰,每一个部落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德鲁伊首领,祭祀团中威望最高的人会被授予“自然之主”的称号,其地位与部落之王不相上下。国王负责为部落成员召开战斗大会,分配狩猎和作战任务。而德鲁伊主要司职日常的生产活动,承担文职性质的工作。

在4世纪之前,人们丝毫想象不到这些信靠“自然之力”的原住民竟然会在一位宗教领袖的带领下皈依基督信仰。他们同基督徒唯一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对灵魂和自然世界都抱有敬畏之心。除此之外,爱尔兰人的活人献祭、随葬和祭拜偶像等恶习,都是基督徒们难以认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网络游戏中的德鲁伊形象

二、罗马人的“文化征服”策略

就是这样一块远离是非之地的边缘小岛,也恰恰因为涉足欧洲大陆的战争和流血而逃避了不少灾难。4世纪以后,罗马帝国进入了持续不断的衰退期,其具体迹象表现为边境战事频仍、难抵外族入侵、禁卫军政变等等。帝国机器的不断老化衰败,致使罗马不能再以传统的军事征服策略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罗马官方在宣告皈依基督教后,其对外征服的方式显得更加多样。从简单地利用军事征服,转而在当地设置罗马化的政治组织,到与传教士合作,在被征服地推行基督教化政策。爱尔兰就是受罗马信徒“传教征服”策略影响的第一块土地,而在这场运动中首屈一指的传教士,就是大名鼎鼎的圣徒帕特里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徒帕特里克

三、圣帕特里克与爱尔兰基督教化

圣帕特里克,又名圣博德,386年出生于英格兰的苏格兰地区,是个名副其实的不列颠人。他的祖父是当地的神父,父亲是教会执事。然而,帕特里克从小很叛逆,不相信上帝,也不愿看书。当时基督教刚刚被罗马承认为国教,在4世纪末的一段时间里,众多愿意投身于传教事业的信徒们在罗马统治的疆域内外掀起了一阵“传教热”。

英格兰当然属于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向当地派遣主教或建立教会都是十分方便的。由于史料缺失,我们并不能确定第一个来到不列颠岛传教的教士究竟是谁,但能够肯定的是,帕特里克的确在公元400年之前就已经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少年帕特里克已经对人祭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厌恶,这不得不归结于基督教思想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帕特里克正在指导归化民

当时的爱尔兰不归罗马帝国统治,那里的臣民还处于“天然”的状态。帕特里克在16岁时被一群海盗绑架到了爱尔兰岛,成为当地人的奴隶。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少年帕特里克在痛苦的生活中开始悔改,向上帝反思自己犯下的罪,并承诺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神”。他的生活清心寡欲,白天牧羊,晚上在海边或林地里向神祷告,通过不断的自省来获得内心的安宁。

在被虏之后的第六年,有一天他在梦中获得神启,要他回归自己的祖国,帕特里克决定要逃离爱尔兰人的控制。谁知,他果真在几百英里开外的海边发现了愿意渡他过海的渔民。在逃难的过程中,严寒的空气和致命的饥饿感不断向他袭来,他在船里不住地祷告,最终顺利抵达彼岸。亲人们眼见他回到了家,一个个都热心动容地欢迎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尔兰人基督教化后建造的“祈祷者”雕像

归乡以后,帕特里克立刻投身于教会的服事中去。他终日跟随长老们听道,与信徒探讨灵修的经历。他还保持着青年时代的习惯,每晚都会一个人安静反省,回忆当天的过错。在归乡期间,他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拉丁语圣经的基本内容,并熟悉了教会法、教会规章和组织形式等知识,这为他今后的传教事业做了铺垫。

正当帕特里克沉浸在家乡的温暖中时,他再次听到了上帝的呼召。他在自传中记载到,在爱尔兰的密林中,有个声音在对我说:“圣洁的青年,请你来,与我们同行。”是留在亲人身边,还是回到那个野蛮又无序的地方?帕特里克毅然选择了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人力小船渡海很容易出危险

再一次远渡爱尔兰的他,用往后余生的精力走遍了当地的各个角落,以传扬上帝的福音为使命。他知道,自己每一天都面临着被杀害、围攻和重新奴役的风险,但是他丝毫不在乎。有一次,帕特里克被一个陌生的部落俘获。他在向当地居民解释自己的信仰时,随手采下一片三叶草,用来诠释“三位一体”的道理。他智慧的比喻感动了在场的部落成员,爱尔兰人于是将三叶草作为信仰的标志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帕特里克与三叶草

帕特里克遇到敌对的力量时也并不惧怕。有一次,他在当地的一位传教士副手被科罗提克属下士兵杀害,他公开写了一封信谴责部落首领的残酷,但他仍旧愿意用爱的方式引导他们悔改。

帕特里克意识到,让当地的贵族阶层首先转向基督信仰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吸引部落首领信教,他甚至不惜花费金钱寻找“带路人”,以“赠送礼物”的形式一步步接近酋长,以至最终完成目的。并且,他也愿意在当地人中间选拔牧师,而不是安插自己的亲信控制本土教会。

从他432年回到爱尔兰,直到461年去世这段时间里,他成功地在当地建立起了成规模的教会组织,推行了教区制度。他还将拉丁语和罗马文化传入该岛,为爱尔兰人带来同罗马-欧洲人交流的可能,并将修道院学校选作教授知识的中心。当拉丁神学和基督信仰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在欧洲大陆衰落时,爱尔兰却作为一座“充满知识的孤岛”屹立如初,成为照耀“黑暗世界”的一盏明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尔兰修士引领的早期文艺复兴

文史君说

随着欧洲大陆的正式衰落,爱尔兰作为向东“反哺”的大本营,为欧洲的重新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饱受盎格鲁异教徒入侵之苦的英格兰一带就曾在6世纪以后逐渐“非基督教化”,这个时候,爱尔兰信徒将其作为反哺运动的第一站,向其派出大量神学素养和个人品德俱佳的传教士,最终将其顺利同化。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至9世纪,不列颠还出现了一次小规模的文艺复兴,修士们将圣徒抄写的《圣经》手稿和希腊时期的哲学作品重新翻译、整理,引发了当时英国学者们的轰动。爱尔兰作为边远小岛,能在基督教传教史和欧洲文化史上“居功甚伟”,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小的奇迹呀!

参考文献

孙晓鹤:《爱尔兰基督教化的使徒》,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

侯丽:《浅析爱尔兰基督教化及其对早期西方文明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