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么利华

前几天在一个流量还比较大的亲子公众号读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位南京老王花了几百万送儿子出国留学,可回国的儿子却在家啃老,老王一气之下把买给儿子的车卖了,结果父子俩大打出手,儿子扬言要砍死父亲……文章痛心疾首地指出不懂感恩的孩子,成绩再好有什么用?评论区也都在为王父不平,指责儿子忘恩负义。

父母该要求孩子感恩吗?比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情商等等都重要?不懂感恩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No

-Child-

01

感恩不是回报

我用两个小例子来解读感恩与回报。

小冰每次别人请饭,她总要找各种理由、机会快速对等的还回去,本以为这样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可她总感觉自己和别人走不近。

海灵格讲过关于关系中的施与受的动态平衡。意思是在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当一方为另一方付出,受的一方感受到施的一方爱的连接,他会一面享受得到的,一面愿意为这份连接做得更多,而关系在彼此的施与受间不断付出、连接的互动中,互相滋养,水涨船高。

对照小冰在关系中的状态和海灵格所讲的施与受动态平衡,我想大家看出了其中的差异。

小冰在关系中是交换的关系,你为我做了什么,我也要为你做点什么,简单地说两清了。当两清时,关系中的情感就少有了。因此交换本质是情感隔离。这也解释了为何小冰总感觉和别人走不近的原因。

而海灵格所讲的施与受的平衡则是基于爱的连接,你为我做了什么,我接受到了,我也想为你做,而且愿意做得更多。当受的一方接收到爱,会为施的一方做更多……如此循环往复,彼此的情感连接越紧,爱的浓度越高。

这不是简单的交换式的给予,是基于成熟的生命状态,是基于爱的连接,它不等同于回报,我们将其称之为感恩。

我们可以从成人身上看到这一切。当深处感恩,一个人会从骨子里散发出成熟的人格味道,这样的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世间万物是充满感恩的。它不是经由头脑加工出来的,是全然的、发自内在的、真实的流露。

而一个人生命越成熟,越懂得感恩,越懂得尊重和关爱别人,相反,越不成熟,越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那么,当成人过度要求孩子感恩,这过了度的部分藏着我们不自知的匮乏,我们为孩子的付出就会散发出“你要还我”的味道,潜意识里在情感隔离,并为今后的“两清”埋下伏笔。这只会导致亲子的连结更少。如看不清这一点,到头来,也许我们留下的只有我对你这么好,你一点也不懂感恩的悲凉……

这一切,当然不是为人父母的刻意,也许源自我们曾经的被对待。但不管怎样,成人没有完结的东西,不可以向孩子索要。作为成人,我们还是到成人那里用爱去修复,连结,当然修复的路径很多,一段亲密关系,一次心灵旅程的探索和学习,一对一的咨询等等。

它也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感恩不是物与物的交换式给予。

生命能否走向成熟,走向爱和感恩,这和一个人小时候是否得到爱有很大的关系。

No

-Child-

02

感恩不是头脑教育出来的

朔州市实验小学为全体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演讲人言辞激昂地调动着孩子们的情绪,“我们的妈妈一天到晚做牛做马,作为妈妈有情绪,如果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如果不发泄出来就不能更好的爱我们……”

现场演讲人声嘶力竭,孩子们哭声一片,视频传到网上,网友哗然,“营销式洗脑”可以培养感恩的孩子吗?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泰国公益短片,片中一位小学老师每天带着患老年痴呆的母亲上课,上课的时候安排母亲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学生们上课会经常回头看他的母亲而分神,这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然而他们意外地发现,原来老师对母亲尽孝,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由此学会了体谅与感恩……

对照泰国的那则公益短片,润物无声般在孩子内在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我想,大家也许能知道同样作为感恩教育的两则视频的差异了。

然而,带着感恩是被教育出来的错误认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下许多父母在为孩子做了那么多,比如花很多钱学习、补课、游玩,对孩子除了学习外甚少有要求,甚至没有规则要求,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然而孩子却什么也提不起兴趣,不想努力,不想学习,只想自己,不顾他人……

王符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我想这句话也许道出了感恩的真正来源。

感恩不是用头脑教育出来的,它不是理科的逻辑与计算,不是文科的理解与背诵。它来自生活中的点滴传递与滋养。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我们能真切地看清时下成绩、地位、成就等等与感恩之间的关系,也许会引起我们对起跑线的重新思考。为人父母的健康人格,价值观中潜移默化地关于温暖、善良、感恩的传递也许才是孩子们一生真正的起跑线。

我想,时下感恩的缺失与感恩的被重视都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说是过了度。一个过度被重视的东西,背后会有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也许你会问,为人父母养育了孩子,不该让他们感恩吗?

想法没错,可是父母的付出,不能要求孩子对等回报。这不是感恩,这是交换。

No

-Child-

03

感恩来自爱的教育

孩子不会天生就知道感恩。它来自爱的教育

一个人一生的爱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到6岁,此时儿童张开双臂,毫无保留地向妈妈索要爱。在此期间,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也爱妈妈眼里的自己,这是一个爱的互动过程。

如果儿童没有接收到来自成人足够的爱,没有经由模仿得到过爱,他们没有爱的能力,也无法习得用爱的模式对待他人。

而只有当成人给予孩子的足够的爱,他们才会以模仿的模式回馈成人。也就是说爱是经由内心、穿越身体自动自发地流动,不是经由头脑教育出来的。

第二阶段7-12岁。经过生命头六年的成长,儿童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爱,需要成长。他们把全部生命用于自我成长。此时他们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需要爱, 同时爱也是互动的。

这六年,他们会特别在意和父母的关系,他们大量地从父母身上汲取爱,经由最初来自妈妈的爱,爱妈妈眼里的自己,也由此爱妈妈,逐渐发展出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

如此,再经过六年的成长,他们把注意力从自我与父母的关系中抽开,开启由内向外的发展。开始关注父母,他人,社会。

此后进入第三个阶段,13-20岁,向外实施爱。此时,爱的实施像桥梁一样,令孩子走向社会。

一个妈妈和我描述,四岁的儿子蹲在地上搭积木,她拿了一个小板凳放在他的小屁股底下。此后不久,一天奶奶来家中,儿子看见她蹲在地上摘云豆,马上跑去取来小板凳给奶奶,奶奶感动得不得了,连夸儿媳把孙子带得好,这么小就知道感恩。

四岁的孩子不会主动照顾成人,这是模仿爱。而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可以轻松令孩子习得模仿爱,孩子也会在妈妈充满爱意的关注下被看到和认可。

可见,感恩来自爱的教育。而爱的教育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No

-Child-

04

爱的教育表现在生活点点滴滴。

克莱因说,人活着是为了寻求和客体的连结。连结是生命获取爱的本质。儿童有天然和成人连接的能力。

透过这个连结,儿童早期开始对爱索取,索取是为了获得爱的连结与流动。这不是教育,不是用头脑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生命能量的连结。连结中,爱形成场域将孩子紧紧包裹其中,令其感受爱。

当成人了解儿童对爱的需要,了解儿童在每个阶段的成长路径和方式,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份不耐烦和对抗。

如果你知道儿童身处完美敏感期,对完整有极致的需要;如果你知道儿童身处秩序敏感期,那个平时由他来按的钮,不管你多急,他也要仪式般的按一下的重要;当你知道他们身处规则意识树立,哭闹并不一定是在对抗,而是他们无法耐受不被满足的情感体验……

而当孩子无法接受成人关于规则的要求,成人温和而坚定的坚持,倾听孩子的情绪。妈妈知道你真想一直玩下去(读出孩子的想法),可是妈妈不让你玩,你很生气,很难过(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接纳孩子的情绪)……此时,你不是用思维告诉他们,而是让孩子的情绪在你的爱中流淌……

经由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有可能体现出爱的品质,理解和体贴他人。因为他的生活环境告诉他,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别人。无爱的教育,无法让孩子抵达这样的生命状态。

只有获得爱的孩子,才有可能做到感恩。

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公众号:利华心理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