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看到的这一本小书《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是我2019年出版的《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的姊妹篇。

为什么会想到给女儿写一部谈宋朝历史的书呢?其实是出于个人的一点私心:我的大女儿吴桐同学从小读双语学校,接受的是双语教育,高中计划读国际学校,不准备参加国内高考,直接申请海外大学。也就是说,以我女儿接下来的教育规划,优势是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但在中文的读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方面,可能会是短板。我不愿意看到她对本国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与理解,所以动了念头想给女儿写一部关于宋朝的历史读物,希望她能够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看待历史与传统。

写《知宋》,同时又是出于公心——希望现在的年轻读者能够改变对于宋代中国的成见与偏见,发现华夏传统文化演化至宋代时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斥之为“皇权专制高峰”、“积贫积弱”云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非常期待和欢迎更多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来读读《知宋》。

这些年,我有一个感触,就是觉得我们的政治史、法学史、制度史叙述,基本上都是以对待“他者”的笔调来讲述本国传统,不管是自由主义者的叙述,还是正统派人士的叙述。这构成了一百年来中国的一道比较奇特的文化景观。这样的偏见与成见需要扭转过来。看完《知宋》,我相信会刷新您对宋朝制度与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当然也知道,在今天的中文图书市场中,关于宋朝历史的书籍非常多,既有严肃的学术论著,也有通俗的大众读物,但是,学术论著太枯燥,很难引起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大众读物虽然亲民,但龙蛇杂混、泥沙俱下,胡编乱造的书并不鲜见。因此,我希望自己可以给对宋朝史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套内容严肃、文字生动的历史读物,这也是写作《知宋》的初衷之一。

刚开始写《知宋》时,女儿才读初二。我断断续续写了两年,完稿后,将书稿打印出来,要求她读完全部打印稿,同时帮我校对文中的错漏之处。这时候,我女儿刚读高一,没有高考的压力,有读书的时间,她从头到尾校对了一遍书稿,并帮我绘制了书里的一张插图《宋朝诏敕流程示意图》,还写了一篇文章,谈她校对文稿的感想,这篇文章以“女儿序”的形式收入书稿中。等到这本《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时,她自己亦快要高中毕业,并且已申请到满意的大学了。

时光匆匆过,回想起来,却恍如昨天。

现在,《知宋》的姊妹篇《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也完稿了。同前作一样,这也是一本跟女儿谈论宋朝的历史读物,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知宋》的内容是讲述宋朝的政治与司法制度,它们具体是如何运行的;表达形式则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介绍宋朝的制度文明。至于为什么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

第一,我相信对大众来说,阅读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要比阅读干巴巴的论文更有兴趣与热情,换句话说,我希望这本书更有可读性与吸引力。

第二,故事其实也是“活的制度”,以前我写过不少介绍宋代政治、司法成就的文章,引来了一些反驳,反驳者质问:纸面上的规定都是很动听的,执行起来呢?那么,现在我讲述发生在故事里(而不是写在纸面上)、已经被执行起来的制度及其运作过程,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一些呢?

而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新书,讲述的内容不限于宋朝的政治与司法制度,还涉及宋朝的市政制度、文化制度、商业制度、军事制度等,虽然看起来似乎有点庞杂,但具体选择讲述哪些宋制,我给自己设了一条标准:讲述宋时最昌盛甚至是宋代独有的制度,而在宋亡之后,这些制度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沧桑与宋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而我这一次的表达方式,也不再是讲故事,因为没有一个故事可以完整地体现一项宋朝制度的兴起、运转过程及消亡结局,我需要以鸟瞰的叙事视角来综述制度的来龙去脉,需要捕捉更多的细节来填充历史的骨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将本书内容分为五辑,第一辑讲宋朝市政,第二辑讲宋朝人文,第三辑讲宋朝经济,第四辑讲宋朝政制,第五辑讲宋朝法制。每一辑都由六篇文章组成,文章的标题均取自唐宋诗文,这么处理无关宏旨,只是为了显示一种整齐感。

同我之前的作品一样,本书也引用了大量文言文,这是我有意为之,因为我坚持认为,今天的读者应该学会无障碍地阅读文言文,我也要求我女儿能够阅读文言文,因为我觉得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都是用文言文记录的,如果读不懂文言文,就如同走到一座宝库的大门口,却找不到钥匙。不过,我反对今人写文言文,因为没有必要。坦率地说,这些年,媒体、自媒体极力吹捧、赞叹的几篇今人写的文言文(包括高考作文、辞职信等),实际上都写得极为矫揉造作,如同东施效颦,而且模仿还是台阁体之类不讲人话的文言文末流。总而言之,文言文值得多读,但仿写就不必了。

迄今为止,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了“吴钩说宋”系列五册,包括《宋:现代的拂晓时辰》《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以及您正在看的这一本。各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主旨是一以贯之的:讲好中国故事,重新发现大宋文明。

记得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说: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我写此书,用意亦同。虽然钱穆先生对宋代制度的评价相当低,我不敢苟同,但他主张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看待本国历史的倡言,我铭刻在心,并想时时拿出来与朋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付梓时,我的大女儿已经在读大学一年级。这一次,我同样让她给书稿校对一遍,并写一篇《前言》。如果您问我,先后专门给女儿写了两本书,对你女儿的成长与学习有什么受益?我会这么回答:

很难说阅读一本书对女儿的学习与成长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收益,但家庭的阅读环境与氛围,确实会给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女儿从小就喜欢阅读,读的书很庞杂,视野与知识面都比较开阔,从小学开始,学校举行的课外知识竞赛,她基本上都是拿第一。我们并没有刻意要求她读书,只是家里到处都是书籍,父母都是读书人,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女儿读高三时能拿到大学预录取的offer,我想,这可能也是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我的妻子杨娜也帮我校对了一遍书稿,她很喜欢这一本书——毕竟是写给我们女儿的书,所以她也乐滋滋地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前言。

我的小女儿吴歌正在读幼儿园,还不能阅读爸爸写的书,但我相信,等她长大了,应该也会喜欢。

这本书献给她们。

畅销历史作家、央视“中国好书”得主 吴钩 重磅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刻收下这本最“潮”新书